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害蟲

有害生物(Pest)泛指所有會對人類或人類日常生活關注的物種有害的動物或植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5 | 王昱晴

2024巴黎奧運倒數,法國陷入「臭蟲危機」,馬克宏保證不讓光之城變成「叮咬之城」

法國首都巴黎最近幾週頻傳「臭蟲」災害,一名搭乘地鐵的民眾拍下車廂內的畫面,上傳TikTok並寫下:「由於臭蟲氾濫,巴黎正處於中世紀時代。」道出「不敢坐」的心聲。距離巴黎奧運開幕不到一年,總統馬克宏與執政黨因臭蟲問題,受到反對黨攻擊。

2020/01/08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為甚麼害蟲近年能捲土重來?

多年來科學家致力研發各種有效的殺蟲劑對付這些令人困擾的害蟲,而我們也曾經以為人類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然而,近年隨著氣候變遷、全球化與現代生活模式轉變,這些害蟲居然有了捲土重來的跡象,而且比之前更難應付。

2018/01/27 | 精選書摘

麻雀擠進城市,城市容得下牠們嗎?

麻雀並非特稀有動物。以前的小朋友可能接觸過麻雀,只是現今孩子看到的機會反不多。風景地貌改變,我們很易感受生態環境惡化,但物種消失,卻常毫無知覺。

2018/01/26 | 精選書摘

繁殖力強大的麻雀,恐怕是近年來數量變遷最讓人有感的鳥種

麻雀並非特稀有動物,只是普遍常見鳥種。以前的小朋友可能都有和麻雀接觸的經驗,只是現今孩子看到的機會反而不多。風景地貌改變,我們很容易感受生態環境惡化,但身旁物種消失,卻常毫無知覺,更不知其嚴重性。

2017/07/03 | 蘭姆酒吐司

埋伏在米粒間的刺客:為什麼米裡面會有穀牛?

米象是糙米、白米中最常見且危害程度最高的害蟲,米象產卵於稻穀之糊粉層內,碾米過程中不易破壞,不過米象十分受溫度影響,溫度在13度時,成蟲就幾乎不會活動,產卵數也會有顯著的影響。

2017/07/03 | 蘭姆酒吐司

埋伏在米粒間的刺客:為什麼米裡面會有米蟲?

米象是糙米、白米中最常見且危害程度最高的害蟲,米象產卵於稻穀之糊粉層內,碾米過程中不易破壞,不過米象十分受溫度影響,溫度在13度時,成蟲就幾乎不會活動,產卵數也會有顯著的影響。

2017/05/16 | 精選書摘

與你分享意大利麵的不速之蟲——玉米象

玉米象雌蟲會用象鼻狀的口吻在穀粒開一個小孔,在裡面各產一顆卵,再用分泌物將洞口封起來。孵化的幼蟲會啃食穀類及其加工產品、義大利麵等食材的內部,成長到四齡幼蟲後即在原處化蛹。羽化的成蟲會在穀粒內部待數天,等到覆蓋身體表面的角質層硬化後,便咬破穀粒鑽出來。

2017/05/15 | 精選書摘

與你分享義大利麵的不速之蟲——玉米象

玉米象雌蟲會用象鼻狀的口吻在穀粒開一個小孔,在裡面各產一顆卵,再用分泌物將洞口封起來。孵化的幼蟲會啃食穀類及其加工產品、義大利麵等食材的內部,成長到四齡幼蟲後即在原處化蛹。羽化的成蟲會在穀粒內部待數天,等到覆蓋身體表面的角質層硬化後,便咬破穀粒鑽出來。

2016/06/04 | 環境資訊中心

毛骨悚然嗎?美研究:近百種昆蟲都是你的好室友!

在調查的554間房間中,只有五間沒有蟲出沒。博通表示,「人們通常覺得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大自然有所區隔,事實上,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察覺到關聯之處。牠們的確就在周遭。」

2016/06/04 | 環境資訊中心

毛骨悚然嗎?美研究:近百種昆蟲都是你的好室友!

在調查的554間房間中,只有五間沒有蟲出沒。博通表示,「人們通常覺得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大自然有所區隔,事實上,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察覺到關聯之處。牠們的確就在周遭。」

2015/04/12 | 食物知情權

「過去從沒有農夫自殺......」但為什麼努力工作的農夫現在無法生存?

全球化與基因改造使地方小農喘不過氣,生活與債務的壓力,至今已奪走25萬印度農民的生命,而這些小農自殺的「用具」,不少就是致使農產失收的毒性除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