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9 | 疑案辦 鄧如雯殺夫案(下):女性的悲劇成為跨時代集體創傷,接下來就是娘子軍反擊的時刻了 女性的悲劇,成為跨時代的集體創傷,我們每天在電視新聞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女性同胞們有坐以待斃嗎?並沒有。接下來就是娘子軍們反擊的時刻了。 鄧如雯 鄧如雯殺夫案 More... 家暴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 2023/02/18 | 疑案辦 鄧如雯殺夫案(上):被迫嫁給強暴、家暴她的丈夫,她親手結束了這場四年多的惡夢 長期累積的壓力,讓她在絕望之際,求生的意志壓過理智。在丈夫入睡後,她親手結束了這場4年多的惡夢。 鄧如雯選擇自首,這可能是活到22歲以來,少數屬於她自己的選擇。 鄧如雯 鄧如雯殺夫案 More...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暴 家庭暴力 2022/02/22 | 勵馨基金會 當親密關係暴力型態「偽裝」了,我們如何察覺暴力即將或已經發生? 當理性認為對方沒有做直接的傷害或攻擊行為,這時候回到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就比任何外在環境、他人的建議,甚至有沒有實質證據都還來的重要。 家庭暴力 施暴者 More... 受暴者 親密伴侶 精神暴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 2021/11/11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暴力零容忍:別用控制慾望,摧毀你的親密伴侶 在法令政策推動下,台灣性別平權普遍受到重視,但在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中,如近 30 年前的鄧如雯殺夫案,到近日前空姐縱火燒夫案件,我們依然可以想像,精神暴力會如何讓家庭關係演變為「互相傷害」的暴力局面。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暴法 More... 反家暴 婦女受暴 家庭暴力 精神暴力 親密關係 家暴防治 兩性平等 兩性暴力 113保護專線 2020/10/28 | 方格子vocus 鄧如雯殺夫案至今27年,其實我們都正在被家暴? 家庭與婚姻暴力是性別與權力的角力過程,是社會問題而非個人問題,個人資源差異、性別權力關係失衡是家庭婚姻暴力的重點。 鄧如雯 鄧如雯殺夫案 More... 家暴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 2020/10/14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家暴法》施行21週年:老中青三代街訪,六大缺失有待改善 在這次婦援會的街頭訪問與實務經驗整理中,可回頭檢視《家暴法》實行20餘年,大眾對於公權力介入處理家庭暴力已成共識,然對於見義勇為協助家暴事件或通報的意願仍會受各項因素所影響;而實務工作上,雖歷經6次修法,但仍有許多可改善之處。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庭暴力 More... 家暴防治 街頭訪問 家防官 婦援會 親密暴力 保護令 社工 2019/01/24 | Objection - 蕭奕辰 「我是為你好」的家暴台灣,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依照官方統計,每年有10幾萬家暴案件。而隱藏在表面上的官方數字背後的,是不知道多少幾倍的龐大黑數。所以我才說,最危險的地方既不是酒店也不是賭場,而是學校及家裡。家,對很多人而言並不是什麼最後的避風港,而是監獄、牢籠。 家暴 社會案件 More... 刑法 刑事訴訟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 2019/01/16 | 法操FOLLAW 動用私刑攻擊家暴父,是否構成「義憤傷害罪」? 一名林姓男子因為兒子出門買肉圓沒加辣,因此痛毆兒子和妻子。事情爆發後,不少網友紛紛肉搜這名男子甚至進行毆打,這其實有觸犯刑法的可能。但是聽到鄰居家孩子被打,哭喊救命,這時候衝進他人家,須要負刑責嗎? 鄉民正義 義憤傷害罪 More... 私刑 阻卻違法事由 傷害罪 侵入住居罪 家暴 家庭暴力防治法 私刑正義 2017/12/13 | 男性解放 世新跟蹤騷擾事件:停止譴責受害者,想一想法律能做什麼? 日前發生於世新大學的暴力事件,明顯屬於「跟蹤騷擾」(stalking)。對此,邀請大家「停止譴責受害者」、「想一想:法律能做什麼?」,以及「再想一想:法律之外,能做什麼?」。 世新大學 跟蹤騷擾 More... 譴責受害者 結構暴力 自我保護 社會秩序維護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 暴力防治 情感教育 陽剛特質 十二年國教 2015/03/05 | TNL 編輯 跟蹤騷擾無法可管!婦團盼立法保障人身安全 王如玄表示,雖然目前家暴防治法或相關法令裡,已有保護令,但僅限制家庭成員、同居、親密關係等認識的人,對於調查中高達3成的陌生人根本無法可管。 保護令 內政部 More... 同居 問卷調查 女學生 家庭成員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暴 家暴法 性暴力 性犯罪 性騷擾 法院 王如玄 現代婦女基金會 科技跟騷 立法院 聯合國 行政罰鍰 親密關係 警告命令 跟蹤 跟蹤騷擾防制法 長青國際法律事務所 防治令 陌生人 2015/01/24 | TNL 編輯 「恐怖情人條款」三讀:非同居之親密暴力可聲請保護令 被害人年滿16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的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情事,可聲請保護令。 三讀 保護令 More... 同居伴侶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 尤美女 性侵害 恐怖情人 立法院 緩起訴 親密關係 認罪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