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暴力零容忍:別用控制慾望,摧毀你的親密伴侶 在法令政策推動下,台灣性別平權普遍受到重視,但在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中,如近 30 年前的鄧如雯殺夫案,到近日前空姐縱火燒夫案件,我們依然可以想像,精神暴力會如何讓家庭關係演變為「互相傷害」的暴力局面。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暴法 More... 反家暴 婦女受暴 家庭暴力 精神暴力 親密關係 家暴防治 兩性平等 兩性暴力 113保護專線 2020/10/14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家暴法》施行21週年:老中青三代街訪,六大缺失有待改善 在這次婦援會的街頭訪問與實務經驗整理中,可回頭檢視《家暴法》實行20餘年,大眾對於公權力介入處理家庭暴力已成共識,然對於見義勇為協助家暴事件或通報的意願仍會受各項因素所影響;而實務工作上,雖歷經6次修法,但仍有許多可改善之處。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庭暴力 More... 家暴防治 街頭訪問 家防官 婦援會 親密暴力 保護令 社工 2019/06/16 | 精選書摘 《亞洲婚姻移民女性》:新移民女性為何在台灣遭受婚姻暴力? 本文強調,夫妻發生衝突的原因不僅是個人因素,還包含夫家與國家的父權文化與法令制度,例如台灣的《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施行。 亞洲婚姻移民女性 婚姻暴力 More... 父權文化 性別角色 相對資源論 居留權 子宮家庭 家庭暴力 家暴防治 唐文慧 王宏仁 2019/02/26 | TIME 後《洛蓮娜》時代:美國民眾看待家暴的方式有了哪些轉變? 喬登.皮爾(Jordan Peele)是亞馬遜新紀錄片影集《洛蓮娜》(Lorena)的執行製作,該劇在2月15日正式上線。喬登說:「這齣劇以性別歧視及家庭暴力的角度重新詮釋了洛蓮娜.博比特(Lorena Bobbitt)的故事。提供美國民眾一個嶄新的觀點,告訴他們國人過去,或許還有現在是如何誤解了洛蓮娜這號人物。」 Lorena 家庭暴力 More... Lorena Bobbitt 女性主義 婦女受暴 性暴力 家暴防治 #metoo #TimesUp 洛蓮娜 2017/07/07 | If Lin 【圖解】台灣一年八萬多起家暴案,基隆市社工負擔最重 家庭暴力事件,一直不斷的在社會上發生,而政府與民間組織的社工們也持續努力,預防家庭暴力的產生,與照顧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到底,現在社會上的家庭暴力情形是如何?而負責處理家暴業務的社工們,是否負擔得過來這些案件?本文整理2016台灣家暴案件的資料,呈現現在的家暴情形,以及社工們負擔的樣貌。 家庭暴力 家暴 More... 家暴防治 社工 盛行率 社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