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TNL+ 2023/07/29 | 留德趣談

四海為家的人與沒家鄉的女生

口頭上雖說不會再回去生活,但每天打開手機,總會先看當地新聞;別人問自己哪裡來,不加思索就回答這個城市的名稱。還有每天都堅持與子女講母語,教導他們寫方塊字,在他們還未被朋輩同化時記住自己的根。

2022/03/22 | 留德趣談

在外地生活,別人沒聽過自己的家鄉時

外地港人也不應期望當地人認識自己的家鄉。真正有國際觀的人,遇到沒聽過自己國家的人,一點都不會動怒,只會輕輕一笑,然後感嘆世上國家何其多,不認識有何奇怪。

2020/04/24 | 廣編企劃

吳念真導演:再平凡的人生,只要有心都有故事可說

你有故事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嗎?或者想透過故事去追憶一段歲月或一個人嗎? 《真世代》正在募集台灣在地故事,邀請你來分享「關於家鄉,你的感受、你的驕傲與你的擔憂」。

2019/03/14 | 讀者投書

【離鄉工作徵稿】離鄉工作並非必須,除非你有夢、你堅持

在異鄉我獨立自主,學會打理自己生活的一切,而為了工作,這是非不得已,因為我僅少的選擇坐落在北部。 離鄉工作非必須,除非你有夢,你堅持。不然我覺得在家裡孝順父母,顧其終老會是最好的選擇。

2019/03/08 | 讀者投書

【離鄉工作徵稿】「北漂」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在台北生存的本事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離鄉背井似乎是一件很「潮」的事情,周遭的朋友沒有一個留在嘉義打拼。北漂究竟是為了逃離父母親的手掌心,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倘若現在的工作,並不是建築在前往夢想的道路 上,我們又是為了什麼北漂? 

2017/11/01 | 眼底城事

我的家鄉不只有八卦山、大佛或肉圓──讓學生說出「在地宣言」的彰化專題課

進入一所彰化的高中任教後,聽到學生說「彰化除了八卦山、大佛、肉圓。好像就沒有什麼了!」再聽到他們說平時也不一定常常在吃肉圓,「那個肉圓排隊的都是觀光客啦!」我意識到原來台灣的教育體系,從來沒有好好的帶學生們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沒有告訴學生們對於家鄉和地方的想像,不應該只有刻板印象。

2016/08/06 | Esor Huang

教你說家鄉故事!用文化資產導覽App認識身邊老建築

這些就在居住地附近的建築,是不是也隱藏了什麼在地故事?內容很紮實的政府製作App中,提供了我們去學會住家附近歷史故事的機會。

2015/11/05 | 換人

她交換了60個歐洲人愛的故事後,回到自己的城市成立世界第一個氣味導覽

深受歐洲各大城市免費在地導覽的啓發,我希望自己也能為家鄉說故事。然而,我也期望能夠創造獨一無二的導覽體驗。掀開靈感儲思盆,我把自己一直以來對於嗅覺的高度感知,與托付於其的想像力,準備投放到大眾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