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5/07 | 精選書摘

《中國妝容之美》:唐玄宗躬行節儉,但華麗妝飾之風很快在皇宮捲土重來

剛當上皇帝的唐玄宗希望一改朝野追求奢靡華麗之舊弊,即位以後連下了幾道詔敕,嚴厲禁斷對奢靡的珠玉錦繡的追逐,親自帶頭將皇家所藏金銀熔鑄為鋌,將珠玉錦繡焚毀於殿前,令「宮掖之內后妃以下,皆服汗濯之衣,永除珠翠之飾」,甚至下令婦女們要把之前的錦繡衣物染黑,不准織造華麗面料,各地官營織錦坊也停廢。

2022/12/02 | 精選書摘

《風流浪子的男友》:清代中期《品花寶鑑》隱含著名旦等同於男性「名妓」的觀念

十九世紀可被視為色情娛樂潮流的成熟期,它(至少)是整個帝國晚期的標誌,而《品花寶鑑》是第一部專注於這一時期的豔情文化的小說,並放大了在那個環境中蓬勃發展的娼優和士人之間的特殊情感關係。

2022/03/13 | 辣台妹聊性別

【專訪】畫室人體模特單澄茵:去除情慾化的想像後,裸露還剩下什麼?

單澄茵同意,模特當然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與畫友的慾望對話,決定如何呈現身體;重點是模特要有拒絕的權利,「『性』應該是我身為模特可以自行選擇的,是加法,而不是已經被先入為主加進來,而我要花一輩子時間,從我的生命去刪減與澄清的。」然而這對未著衣的人體來說這很難做到。

2022/02/05 | 躺平青年

【逆滲透中國】細數那些名噪一時的「辱華」案例,背後隱藏的是中國人根深柢固的偏見與歧視

過去,有外國企業拍了中國人瞇瞇眼的廣告被指辱華,今天中國企業或是普通個人不小心拍了這樣的照片,也難逃辱華的指責。一些單眼皮或是眼睛比較小的中國人,一出生可能就辱華了。

2021/09/26 | Abby Huang

《星期天晚上》S1EP12|在Instagram的修圖濾鏡中長大,新世代怎麼看整形?

去整形變更好,已經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整多少才夠?如果大家都想透過整形變成主流定義的美,會不會變得都長得一樣?這一集,我們來聊聊社群媒體下長大的新世代,怎麼看整形。

2021/08/21 | 精選書摘

《大不列顛小怪癖》:真正的英國庶民時尚不是「英倫風」,而是橘色皮膚和超級高跟鞋

英國伸展臺上的時尚和臺灣人熟悉的經典風衣、蘇格蘭格紋、毛呢、龐克等「英倫風」,並沒有完整呈現英國民間的流行指標。因為真正的英國庶民時尚,其實超乎外國人的想像,有些甚至怪異到讓人很難認同。例如,仿晒後的橘色皮膚。

2021/07/08 | TNL 編輯

向錯誤審美觀宣戰!挪威立法要求廣告商或網紅「修圖」需標示

擁有九萬粉絲、26歲的挪威網紅瑪德蓮(Madeleine Pedersen)接受BBC採訪時表示,政府「該是時候採取行動了」,並希望青少年們不要比較或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修圖外貌。

2021/05/02 | TNL 編輯

在中國她因白化症遭遺棄:被荷蘭人領養後,如今她成了《Vogue》模特兒

患有白化症的模特兒雪麗,接受英國媒體《BBC》採訪說,在非洲的一些國家,白化症患者被獵殺,四肢被砍斷做成藥,她很幸運自己只是被遺棄。

2019/11/09 | Abby Huang

看起來冷漠、與和服不搭,日本特定職業禁止女性「上班戴眼鏡」

眼鏡應該是醫療設備,但為什麼只不允許女性配戴眼鏡?日本社群媒體近期掀起一股「#眼鏡禁止」的討論熱潮。

2019/07/10 | 精選書摘

《古裝穿搭研究室》:復古復什麼古?傳統服飾中的民族主義

若認真對照唐、宋、元、明的服裝制度,會發現明初制定的皇帝與百官服飾,事實上跟元朝的相似度最高──不過元制是仿金制,金人又是模仿北宋服制,勉強也說得上是「復中國之舊」吧。

2019/07/09 | 精選書摘

《古裝穿搭研究室》:復哪個朝代的古?傳統服飾中的民族主義

因此若是認真對照唐、宋、元、明的服裝制度,會發現明初制定的皇帝與百官服飾,事實上跟元朝的相似度最高──不過元制是仿金制,金人又是模仿北宋服制,勉強也說得上是「復中國之舊」吧。

2019/02/21 | Abby Huang

偶像太似樣?韓國政府電視台指引旋即撤回

韓國女性家庭部表示,電視節目因未能正確傳達性別平等而受到​​批評,許多人擔心電視台會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加劇性別的刻板印象。

2019/02/20 | Abby Huang

偶像「長太像」?韓國政府建議電視台限制曝光惹議

韓國女性家庭部表示,電視節目因未能正確傳達性別平等而受到​​批評,許多人擔心電視台會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加劇性別的刻板印象。

2018/12/07 | 李秉芳

​​​​​​​他逃學又逃家,卻逃不開「衣服」的束縛

他從很小就意識到自己「不喜歡穿衣服」這件事,當初只是單純覺得穿衣服不舒服,後來他漸漸認知到在這個「不允許裸體」的社會文化中,背後更多的是對不同價值觀的壓迫限制,以及對性的污名化。

2018/12/07 | 李秉芳

​​​​​​​他逃學又逃家,卻逃不開「衣服」的束縛

他從很小就意識到自己「不喜歡穿衣服」這件事,當初只是單純覺得穿衣服不舒服,後來他漸漸認知到在這個「不允許裸體」的社會文化中,背後更多的是對不同價值觀的壓迫限制,以及對性的污名化。

2018/09/04 | 無左路

何謂「人才」:龔自珍《病梅館記》與鄭明析《獵豹松》

文彩、能力卓越的龔自珍,一生中創作了非常多的詩,著有《龔自珍全集》,散文的話就以《病梅館記》最為有名。全文都在談論關於梅園的事情,對於時事、國情一字未提。但對於現有體制扭曲的感嘆,卻令閱讀的人產生共鳴。

2018/06/07 | 精選書摘

世俗地活著:如何打開女人的話匣子?

一個被職場放逐的年輕人跟同樣喪志的夥伴開了間餐廳,期待集體擺脫魯蛇人生。然而魯蛇人開的魯蛇餐廳,就如同他們被拋丟於世俗之外的命運,直到店裡出現一位名叫Belinda的常客⋯⋯態度高傲、賤嘴毒舌,每句話都射出一把鋒利的劍,Belinda刺中所有人盲點。

2018/06/06 | 精選書摘

世俗謀生潛規則:如何打開女人的話匣子?

一個被職場放逐的年輕人跟同樣喪志的夥伴開了間餐廳,期待集體擺脫魯蛇人生。然而魯蛇人開的魯蛇餐廳,就如同他們被拋丟於世俗之外的命運,直到店裡出現一位名叫Belinda的常客⋯⋯態度高傲、賤嘴毒舌,每句話都射出一把鋒利的劍,Belinda刺中所有人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