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

書寫是人類有意識地使用文字來記錄資訊、表達意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1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史蒂芬金《絕筆》:只有真正熱愛寫作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一本犯罪小說

虛構與現實,就這麼再度於金的筆下相互輝映,告訴我們寫作與閱讀,將能使人生獲得短暫片刻的全然自由與無限可能,正如同金最精采的那些作品,藉由生命中那些熠熠生輝的美好與殘酷,就這麼把你拉入書頁,與這些角色們一同上路。

2023/06/03 | 精選書摘

【小說】阮慶岳《銀波之舟》選摘:是的,記憶與夢境總會讓我想到死亡

阮慶岳最新小說作品,以小說之筆自我解剖,彌縫自我生命創傷困境。為了解答存在之謎,作者以小說之筆自我解剖,透過文字一次又一次復返記憶現場,審視記憶與書寫之間永恆的爭辯與彼此違逆。也經由書寫將記憶放下、通往領悟和渴慕,以此彌縫自我生命創傷困境。

2023/05/12 | 精選書摘

《他們在這裡寫作》:《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不做的事──在播放音樂的環境中寫作

雖然愛特伍沒有固定的寫作作息,不過通常是先手寫,然後在電腦上謄寫二三十頁(在早期她用的是打字機),接著繼續手寫。她把這種方法稱為自己的「移動彈幕」法(rolling barrage),原本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種砲兵戰術。

2023/04/0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作者臥斧:如果擁有超能力,我要用來多讀點書

「這本書想談的,是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們如何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或者,我們真有辦法選擇和決定嗎?」為此,臥斧選擇把主角年齡定在三十歲左右,「年紀還不算太老,人生仍在變化,又身處選擇的十字路口。」

2023/04/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閻連科:《聊齋志異》的妙,在於蒲松齡無意間寫出人類生活存在的巨大悖論

當閻連科出版以古典文學《聊齋》為本的論述《聊齋的帷幔》及小說《聊齋本紀》,不免令人好奇:同樣反應社會、檢視眾生樣貌的中國古典小說那麼多,閻連科為什麼要談一本充滿妖異狐鬼的古典文學、又為什麼要以此為本創作新作?

2023/03/23 | 讀者投書

如何讓ChatGPT成為「影子寫手」,寫出專屬於你的「味道」?

幾乎多數的人都會利用ChatGPT輔助自己寫作,但是如何讓它寫出來的文章有「人味」、甚至有「你的味道」,就是一件值得我們去實驗的事情。因此,在這篇文章裡,我將結合深津式泛用Prompt和我過去的寫作經驗,和你分享如何讓AI成為你的影子寫手。

2023/02/26 | 精選轉載

創作者會被AI取代嗎?會取代你工作的不是AI,而是比你會用AI的人

如果你覺得現階段的ChatGPT就能把你幹掉,那你真的應該被淘汰,因為你充其量只是一個「資料搜集員」,用不著AI,客製化一點的爬蟲就把你弄死了。至於真正的創作者,我認為現階段的AI還威脅不到,但我們還是得未雨綢繆,看看該怎麼做才能長期跟AI競爭。

2023/02/21 | 方格子vocus

ChatGPT回應「AI能否寫出一首好詩」:看來詩人暫時不用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

詩人如同販賣矛盾的商人,每完成一首作品都是在否定自己的存在。極端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寫詩,就是不斷證明自己未能寫詩的過程。這般情況下,AI透過學習寫出來的作品,自然難以成為偉大之作。一名詩人如果能夠被AI完整學習,在文學觀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他同時是一名失敗的詩人。然而,只有我的一方言論不夠公平,於是我也請ChatGPT反駁我的論點,想不到它沒有打算為AI護航,得到的回答如下:

2023/02/17 | 方格子vocus

ChatGPT實測:哪些文字工作可以請ChatGPT幫忙?它的強項與弱項各是什麼?

最近爆紅的ChatGPT,透過我的實測結果,告訴讀者到底有哪些事情可以請ChatGPT幫忙,哪些事情還是自己動手比較又快又好?而除了弱項之外,以下是ChatGPT自稱的強項,我還要它舉了例子,大家自行參詳。

2023/01/28 | 方格子vocus

從寫情書到改文案:五個我親身實證有效的方式,助你培養文字說服力

文案,那就是實際去寫、去想,該怎麼把一件事說到讓人心動?以下,是我正式走入文案職涯前就長年在做的練習,這些練習也讓我對文案有了一些不同於主流的見解。

2023/01/2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安然與實恩》作者葉揚:所有人讀完這本書,都會覺得自己是愛情小天才吧?

葉揚笑稱,大概所有讀者從上帝視角讀《安然與實恩》,都覺得自己比男女主角更會談戀愛,是「愛情小天才」吧?在愛情裡,行動肯定比理念或信仰更重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星星之火配上十七年的時間,就可能會一再熄滅。」

2023/01/09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Meta/元」對談五:邊界的釐定與拆除

我知道那些界線的存在,我不會完全無視它們。如果是網絡的話,講的是演算法:如果是實體雜誌、傳媒的話,講的是賣點。當中有許多都是有關界線和權力的計算。我們總是覺得可以在虛擬世界找到一些實質或無界線的東西,但後來你又會發現虛擬世界是有界線的,而且還是很多界線的,甚至比現實世界更多。

2022/12/3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作者瓦基:擅長又喜歡的事兩者交集,便是扭轉人生、打造夢幻工作的核心

「要解決痛點,創造價值,」這樣的創業者思維,是瓦基過往升任主管後便持續內化的思考模式,瓦基也用此種態度其初期的斜槓、到如今脫離企業體的工作模式。解決為他人忙碌、被工作綁架的痛點,過上自己想要的自主人生,正是瓦基創造價值的實證。

2022/12/17 | 精選書摘

林青霞《青霞小品》:從《暗戀桃花源》到《江雲之間》

林青霞二○一一年出版了《窗裏窗外》,二○一四年出版了《雲去雲來》,二○二○年出版了《鏡前鏡後》。二○二二年出版《青霞小品》第四本書,跟前有些不同,主要是想著開開自己的玩笑,也希望在苦悶的疫情生活中博君一笑。因為都是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小細節,所以便取名「青霞小品」。

2022/12/15 | 精選轉載

金曲獎作詞人林秋離老師辭世,〈江南〉歌詞裡最好的句子為何是「圈圈圓圓圈圈」?

林俊傑的恩師林秋離日前病逝,他催生〈哭沙〉、〈聽海〉、〈剪愛〉、〈曹操〉、〈天黑〉等經典好歌,作者曾在林老師身旁上了四年的課,從他所寫詞的〈江南〉就可以看見林秋離的創作思維。

2022/12/13 | BBC News 中文

塔利班統治下,阿富汗女作家分享她們秘密寫下的故事

帕蘭達是一個筆名,它的字面意思是鳥。像她這樣的婦女,尤其是城市中受過教育的婦女,拒絕被關籠裡。許多人已經逃離國家了。許多人仍持有希望,還有一小群人勇敢地加入抗議。即使在這個國家的偏遠角落,我也遇到了一些文盲婦女對監獄般的生活感到憤怒。

2022/12/13 | 精選轉載

作文老師:看陳亞蘭金鐘封帝致詞,學習「TRAIN」寫作法五大重點

從感恩的召喚開始,透過押韻生金句,劃出人際黃金圈,再加上類比的疊加和數字的魔法,陳亞蘭金鐘封帝的致詞,其實正好展現了「TRAIN」的寫作技巧。

2022/12/11 | 精選書摘

愛特伍《與死者協商》:祕密在於,決定作品是否有意義的不是作家自己,而是讀者

愛特伍對她自己的寫作經歷進行了坦誠的評價,《與死者協商》是前所未有的對作家世界的寶貴內幕觀點。愛特伍旁徵博引,談及許多健在和過世的作家,也談及她自己在加拿大和國際文壇的寫作經驗軼事。輕快語調之下,是她嚴肅看待寫作之目的與樂趣的態度,以及對西方文學之傳統及迷思的深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