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寬恕

寬恕,或饒恕、原諒,是一種自願行爲,其中行爲人(即受害者)放棄針對加害方的消極感情(復仇等),甚至還能為對方祝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5 | 精選書摘

《做自己的人生教練》:永遠別低估小睡15分鐘的力量——19項自我照顧清單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在寫作的過程中,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描述自己遇到的數百名20幾、30幾歲的年輕人,大多覺得自己只是在「扮演大人」,深感焦慮、壓力與疲倦。在本書,她以自身體認與多年輔導經驗,為讀者提供解方。更重要的是,作者引用數十位實際訪談的案例故事,告訴讀者,別只聽她說,聽聽所有與讀者有同樣煩惱的人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2022/10/13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敵/Anti」對談四:敵我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裂縫

俄烏戰爭中,當有侵略者打到來,當我還在「手軟」的時候,那個士兵已經將我們全部打死。那當下,如果你手上有一把刀,你要不要捅向眼前的那個士兵呢?劉曉波說的「我沒有敵人」,但別人卻把他視為敵人。他即使好像聖人一樣,卻逃不出這種敵我關係和悲慘的下場。我們應怎理解敵我關係?

2021/12/16 | 精選書摘

《我不是自己的》:「寬恕」何其難,不管爸爸是什麼樣的人,我都要面對人生的難題

記者,逃亡者,出櫃者,為父頂罪,慣竊,關懷者,無法選擇父母的孩子……百餘則真實人物故事,收錄自《壹週刊》長期最受矚目、百萬人次點擊專欄「坦白講」與「壹號專題」。

2021/03/26 | 精選轉載

諮商心理師:你沒有義務原諒傷害你的人,但別讓「不原諒」掌控你的人生

當我們選擇原諒對方,似乎就對不起受傷的自己。但若不選擇原諒,似乎得要持續輪迴在悲痛之中。原諒與不原諒,都是難。也因如此,不管選擇哪一邊,感覺自己都是「錯」的。我們該如何突破這個兩難?

2019/12/10 | 精選書摘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寬恕是關於自己的,是自我的療癒,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無關他人。但我們往往容易偏執於自己的立場和視角,困於仇恨無法脫身,心變得很窄。當一個人能夠跳出自己的視角,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從更高的地方看到周圍人的不同處境、不同思想時,他才是一個成熟的、有智慧的人,才是擁有寬恕能力的人。

2019/01/30 | 王薀老師

二戰倖存者的人生啟示:寬恕是化解痛苦,尋求和解的最佳方式

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寬恕」真理的救贖,他徹底地解放原本仇恨的心。他甚至很勇敢地重返受創的地方,和那些曾經長期毆打傷害他的往日敵人,化解心中的怨懟,他以德報怨地選擇了寬恕他們,從此以後他的人生改變了,他心中充滿了平安和諧與安樂。 

2019/01/30 | 王薀老師

二戰倖存者的人生啟示:寬恕是化解痛苦,尋求和解的最佳方式

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寬恕」真理的救贖,他徹底地解放原本仇恨的心。他甚至很勇敢地重返受創的地方,和那些曾經長期毆打傷害他的往日敵人,化解心中的怨懟,他以德報怨地選擇了寬恕他們,從此以後他的人生改變了,他心中充滿了平安和諧與安樂。 

2018/09/04 | 精選書摘

《以小勝大》:繼續被失去女兒的傷痛折磨,還是走出傷痛?

權力能夠成就的有限,但這是不易學習的一課,需要那些當權者認知並接受:他們自以為的最大優勢,其效用其實是有限的。

2018/03/19 | TIME

我們應該寬恕在#Metoo中箭落馬的男人嗎?

贖罪和寬恕並不代表他們可以重獲名望,不是每個人都值得大眾欣賞、吹捧。原諒一個人的罪行並不代表全面恢復他的權位,特別是當他的權勢是拿來殘害他人並掩蓋罪行。

2017/12/30 | 精選書摘

唯有牽絆能使你獲得救贖,這是《星際大戰》所傳遞最強大的訊息

盧卡斯後來跟父親重修舊好。他把許多痛苦與理解化為一段話:「他終於看到我從他口中的『大器晚成』變得真正發光發熱。我讓他得到所有父母所希望的那件事:孩子要平平安安,照顧得了自己。這是他真正要的,也是他所得到的。」

2017/11/03 | 精選書摘

一封從未寄出的信——林肯總統的帶人成功心法

讓我們別再苛責他人,而是試著理解;讓我們想通對方這麼做的原因為何。正面心態遠比批評有好處、有成效,而且更能激發同情心、包容心與仁慈心。「了解一切,才能寬恕一切。」

2017/11/01 | 精選書摘

余秋雨《泥步修行》:忿然難解的深仇大恨,用這六個「排除條例」過濾掉

我在心中張羅了一個「法院」,舉證的要求極為嚴格,只要有點滴猶疑便立即排除。而且,即使證據確鑿了,只要有一絲寬恕的可能,就一定寬恕;只要有一絲原諒的理由,就一定原諒。

2017/10/24 | 麥志綱

會不會累積怨恨,跟你相不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大有關係

事實上愛積怨的人,其實是對世界的一種不信任,常常因為不相信這世界可以擁有公平正義,所以無法忘懷任何傷害,也只有非常強烈的儀式才能讓他們原諒一件事情。

2017/02/23 | 精選書摘

轉型期特赦相較於我們對「寬恕」的一般看法,有何不同?

正義掌握在司法的手中,受憲法的標準所限制與正當化,而寬恕則掌握在政治的手中,可任意用來達成政治的目標,並明顯地在轉型期情況下被正當化,例如根據和平與和解為基礎的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