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白紙運動」一週年:參與青年有的曾被關在精神病房、有人出走海外 張俊杰在北京的中央財經大學讀大一,去(2022)年11月27日晚上,他一個人在教學樓前舉起白紙,被保安拍下照片。隔天早上,他又獨自前往同一地點舉起白紙;大約5分鐘後,校方就有人衝過來,叫他不要做這件事,後來要他簽一份離校承諾書,表示「因為突發疾病需要返回家鄉治療」,校方並通知張父將他接回家。 白紙運動 中國 More... 社會運動 防疫 封控 封城 中共 維穩 精神病院 留學生 維權 2023/06/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走過封城寄望將孩子送出國「潤學」,上海家長坦言:成本很高、期待很低 這名NGO工作者說,想要「潤」和當前的社會氛圍以及去年封控都有關,儘管現在上海表面上都恢復舊樣了,但是民眾更看清了這個體制的本質,「今天可以封你一次,以後當然也可以。」 上海 封城 More... 中國 潤 出國 留學 移民 走線 偷渡 躺平主義 2023/03/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從規定兩劑國產疫苗到「人來就好」,中國解封後迎來熟悉的工作日常 以整個上海為例,近期記者接獲多個大型展會的報名通知,已經不需要提供疫苗接種與核酸陰性證明;此外也有一些採訪單位聯繫採訪事宜並詢問意願時強調「不用特別準備,只要人到就好。」 中國 疫情 More... 解封 封城 核酸檢測 疫苗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國藥 科興 2023/03/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短短4年,中國從韓國最大順差國轉為最大逆差國,學者:國際供應鏈上兩國地位發生重要變化 中國網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天國指出,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與轉型已悄然改變了中韓兩國的比較優勢,也改變了兩國貿易產品結構。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指出,中國製造業正在逐步變強,原來韓國技術領先的領域,比如液晶面板、智慧手機、電動汽車等,現在中國企業已趕超上來了。 韓國 中國 More... 順差 逆差 韓國貿易協會 動態清零 封城 中國製造業 中韓貿易 2023/02/09 | 讀者投書 人造的畫面,選擇性的歷史:22世紀的中國人,還會記得李文亮、鍾南山、亮馬河嗎? 如果22世紀的人們,淡忘了李文亮、鐘南山、亮馬河,在根本上忘卻了2022年5月北京實質上是封城了,天津有大學高喊「打倒習近平」的口號,全國人民得天天做核酸、掃健康碼的日常,那這三年的瘟疫跟三個月的八九年學運,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亮馬河 李文亮 More... 鍾南山 疫情 封城 集體記憶 中國 中共 2023/0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外匯基金慘蝕2024億港元創紀錄,學者:受中國防疫措施、中美關係拖累 學者表示,外匯基金嚴重虧損情況罕見,多項負面因素同時發生,其中包括中國去年嚴格防疫封控和中美關係緊張。 hkop 外匯基金 More... 香港 金管局 俄烏戰爭 中美關係 加息 封城 2023/01/19 | 德國之聲 北京亮馬橋「白紙運動」抗議之後,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自己的朋友「失聯」了 11月27日晚的北京亮馬橋抗議事件已經過去一個半月,許多嚴格的防疫政策在此後不久就不再執行。這件事的討論熱度已經不如從前,但對不少參與這起抗議的當事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白紙運動 中國 More... 北京 亮馬橋 群眾運動 學生運動 抗議 封城 封控 警察 公安 2022/12/10 | 德國之聲 如何評判中國日前發生的「白紙革命」是成功或者失敗? 如何評判中國日前發生的「白紙運動」?它成功與否?政論家鄧聿文指出,要想在中國開展一場有組織、有綱領的政治反對運動,在當下可能還是一種奢望。 但「白紙運動」喚起了民心,這實際上為未來的革命培育了火種。 中國 白紙運動 More... 群眾 抗議 示威 中共 六四事件 習近平 去中心化 封控 封城 疫情 動態清零 核酸檢測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京採檢「10人混1管」數量異常大增,中國ICU病床不到6萬張,放棄清零面臨嚴峻考驗 核酸檢測能在中國大行其道,除了投入大量人力及資源,憑藉的是全球罕見的10人混1管「十混一」檢測法,將10個人的採樣融合在同一根試管,以取得10倍的檢測速度。若發現異常,再針對這10個人進行1人1管的「 單管」檢測,找出真正的感染者。但這種檢測方式,卻被中國民眾戲稱為「株連九卒(9人)」的「連坐法」。 中國 防疫 More... 疫情 COVID-19 武漢肺炎 薪冠肺炎 封控 封城 動態清零 核酸檢測 ICU 十混一 2022/1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富士康動盪後,郭台銘致函北京促中國清零政策轉向,郭辦嚴正否認 知情人士說,中國衛生官員與政府顧問抓住郭台銘致函機會,強力主張政府需要加快鬆綁防疫限制。數週後,北京、上海等大城爆發示威,讓決策幕僚敦促鬆綁防疫限制更有說服力。郭台銘辦公室透過聲明否認此事,鴻海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尚未回應採訪要求。 中國 疫情 More... 清零 郭台銘 富士康 動態清零 供應鏈 封城 封控 2022/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共青團中央罕見坦承「鬆綁封控是回應抗議」,但專家推估中國取消清零冬季恐達百萬人死亡 共青團中央日前發文表示,已收集民眾對封控政策的不滿與建議,經過多方溝通改進後順利解決,各地區也陸續解除清零政策,然而此舉卻引發外媒擔心,中國目前疫苗普及率仍不高,貿然解封恐在冬季爆發感染潮,從而壓垮中國醫療量能。 中國 中國封控 More... 封控政策 疫情 疫苗 新冠疫情 武漢肺炎 動態清零 共青團中央 農曆新年 COVID-19 新冠肺炎 封控 封城 2022/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地方單位稱要求「政績與防疫掛鉤」引發亂象,公衛專家:擺脫清零陷兩難,未來數週是關鍵 公衛專家黃嚴忠在《紐約時報》撰文,指中國如何擺脫「清零」陷兩難,老人疫苗接種率低,放鬆措施可能有62萬人死亡,不放鬆則一線地方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公眾和財政壓力,而未來數週是關鍵。 中國 防疫 More... 封控 鬆動 清零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專家建議 封城 核酸檢測 2022/12/04 | 德國之聲 「白紙運動」雖然未敲響中共喪鐘,但對年輕一代卻是一場必要的「演習」 「白紙運動」雖然是30年來前所未有,但還是很快被鎮壓下去了。道理很簡單,因為共產黨絕對不會讓反抗火焰蔓延的,這從11月28日中央政法委開會的主旨就體現出來:要「堅決依法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 但是,這次抗議活動確實意義不凡。那麼,它對今後的中國意味著什麼呢? 白紙運動 中國 More... 中共 習近平 防疫 動態清零 封城 封控 社會運動 學生運動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封控將放寬?北京、廣州已有個案改採居家隔離,副總理孫春蘭、官媒皆改口「病毒沒那麼可怕」 中國多地爆發抗議過度防疫的「白紙運動」後,官媒一反過去報導方向,開始釋放COVID-19並不可怕的訊息。《人民日報》1日引述專家意見,表示COVID-19感染者「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此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延續前一日談話論調,強調COVID-19病毒致病力在減弱。 中國 COVID-19 More...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封城 隔離 小區 動態清零 疫情 孫春蘭 衛健委 居家隔離 長新冠 TNL+ 2022/12/02 | 長河 烏魯木齊大火延燒出「白紙運動」,「相信國家」的五毛們還要被騙幾次才會醒? 很欣慰,在清零政策持續三年後,在一次比一次嚴重的次生災害發生以後,終於有中國人站出來,開始質疑政府、要求自由。自由應該是天賦人權,一個人如果不能大聲說出自己的渴望、正當行駛自己的權力,任由政府說了算,就等於把自己的生命交到政府手裡,任人宰割。 中國 白紙運動 More... 清零 封城 烏魯木齊 火災 相信政府 核酸檢測 自由 2022/11/30 | 德國之聲 「白紙運動」遍地開花,中共高層陷入兩難,專家:對中國公民有極大激勵作用 中國各地連日來的「反清零」示威行動,不僅讓不少中國人民公開表態對政府的不滿,也激勵更多人以行動來表達訴求。這樣的示威在極權的中國會有效果嗎? 中國 白紙運動 More... 封控 封城 疫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動態清零 清零 言論自由 示威 北京 2022/11/24 | 德國之聲 動態清零明年有望鬆綁,但中國企業能不能熬過今年寒冬仍是問題 中國或將於明年結束嚴格的清零政策重新開放,但對許多企業而言,能不能熬過今年的寒冬仍是問題。 中國 疫情 More...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封城 動態清零 2022/11/19 | 德國之聲 鄭州富士康工人為「逃疫」徒步返鄉,河南地方政府動員退役軍人支援入職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河南省的地方政府動員號召退役軍人和基層幹部到鄭州富士康工作。不久前,大批鄭州富士康工人為「逃疫」徒步返鄉,引發全球關注。上週,蘋果公司降低了對iPhone14出貨量的預測。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富士康 中國 河南 鄭州 幹部 退役軍人 防疫 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