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1/02 | 精選轉載

美國政客為何把移民掉在副總統官邸門外

德州政府早前把數車的移民掉在首都華盛頓市的副總統官邸外,一些右翼輿論聲稱,是要讓支持外來移民者自己面對移民問題。美國這一波的移民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自尋求庇護者的處理。今天很多香港人自己也跑到世界各地當難民了,是時候對難民制度多一點的理解。

2019/02/06 | 精選書摘

《邊境人生》:官方政策加上媒體敵意,讓尋求庇護者陷入絕望的靈薄獄

種種官方政策加上敵意濃厚的媒體,無疑讓尋求庇護者受盡苦難,並進一步助燃種族主義,導致仇恨犯罪增加。在此局勢下,針對難民和移民的極右派活動也同樣日益頻繁。

2017/05/18 | Kayue

斯諾登聲援難民家庭 要求港府提供保護

3個在港曾協助斯諾登的難民家庭被入境處拒絕其免遣返聲請,面臨被遣返原國,斯諾登拍攝影片聲援。

2017/04/14 | 讀者投書

面對流離失所的人,你要小心「戰爭新聞」帶來的麻木

人道危機,無法用人道救援解決。解決方案,仍留待政治、外交或軍事途徑。民眾除了捐款,透過這些展覽認識與了解流離失所和難民實際的處境,能盡可能建立相對客觀正確的認識。

2017/04/14 | 讀者投書

面對流離失所的人,你要小心「戰爭新聞」帶來的麻木

人道危機,無法用人道救援解決。解決方案,仍留待政治、外交或軍事途徑。民眾除了捐款,透過這些展覽認識與了解流離失所和難民實際的處境,能盡可能建立相對客觀正確的認識。

2017/02/23 | Kayue

曾收留斯諾登的難民擔心,斯里蘭卡警察到香港找他們算帳

斯諾登以及3個斯里蘭卡家庭的代表律師Robert Tibbo指,他們從多個渠道得悉,去年11至12月期間至少有兩名斯里蘭卡警員來港,並拿著部份人的照片向本港斯里蘭卡社群查問下落。

2016/12/08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政黨「假難民」問卷調查,魔鬼在細節

早前有政黨以「『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為主題公佈一項民意調查結果,但設計問題的研究人員,亦似乎對本港酷刑聲請的情況認識不足。

2016/12/01 | Kayue

曾助斯諾登難民 搬屋後遭拒發津貼

所有在港尋求庇護者其實都面對同一問題︰審批過程緩慢以致等待時間長,前路茫茫,期間只能靠微薄津貼過活,亦無法工作。

2016/11/30 | 陳娉婷

「難二代」童年坎坷 愛心教授Isabella仗義助學

不到十歲的小孩,人生本有無限的可能,但生於難民家庭的下一代,卻注定要承襲無國籍的身分,失去教育、三餐溫飽等基本權利,被社會邊緣化。長期關注難民議題的教授Isabella決定仗義助學、在元岡幼稚園舉辦playgroup,燃亮孩子的童年。

2016/11/29 | 陳娉婷

99%被否決的絕望:審批機制不公、當值律師不力

審批免遣返聲請的統一審核機制核實率低至0.7%,難道當中99%的聲請人一概都是「假難民」?核實率低得驚人,很可能是審批制度出了問題,或當值律師未能提供足夠的援助,導致上千名審批被否決的難民正尋求上訴或司法覆核。

2016/11/27 | 陳娉婷

滯港難民:浪費九年青春,等不到一個身份

一個滯留在香港的政治難民,等足9年,期間不准工作,受盡歧視,但他並沒有因著沮喪的遭遇而氣餒,更成立香港尋求庇護者及難民協會,向同路人伸出援手。

2016/10/29 | TNL香港編輯

她在冰島議事台上哺乳引發關注,卻鮮少人關心她捍衛的那份法案

即使是注重女性權益的北歐,議事殿堂上哺乳依然少見,只是,伸張自身權益的女議員在捍衛的那份法案,卻可能造成另一族群權益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