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 趙君朔 各種避重就輕,只能用「打假球」來形容拜登對中共的態度 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基調已經非常明顯:三句不離盟邦的重要、強調守護民主人權與維護國際規則。這些看起來都很動聽但並無法應對當前的世局,也等於鼓勵獨裁者大膽行事。 拜登 多邊主義 More... 布林肯 蘇利文 國務卿 國安顧問 美中關係 對中政策 緬甸政變 外交政策 2021/02/11 | TNL 編輯 日本自民黨成立「台灣小組」將提對台政策建言,有議員倡「日本版《台灣關係法》」 自民黨內部會議中,有議員提議日本應仿傚美國,制訂類似於《台灣關係法》的法案,在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狀況下維持牢固的雙邊關係。 日本 自民黨 More... 台灣關係法 台日關係 議員 對中政策 對台工作 對台 外交 國際關係 人權議題 中國施壓 佐藤正久 2020/12/10 | TNL 編輯 拜登內閣首位華裔官員:台裔女律師戴琦有望獲提名為美國貿易代表 戴琦以一名國會工作人員的身份被提名為美國首席貿易代表,背後是得益於民主黨內部持各種意識形態的議員的大力推動。戴琦的提名如獲美國國會同意,她將會是貿易代表處首位有色人種女性的領導人。 美國 拜登 More... 貿易代表 Katherine Tai 對中政策 關稅 民主黨 台灣 戴琦 2020/12/10 | 德國之聲 對中國,拜登的「價值觀外交」這張牌能否奏效?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24日公佈了首批內閣名單,最重要的國務卿人選落在了拜登的長期盟友布林肯身上。鑑於對華外交是美國新政府面臨的最嚴峻外交挑戰,布林肯本人的民主外交經驗強化了外界關於拜登政府將對中國實行價值觀外交、打民主人權牌的看法。 2020美國大選 中共 More... 拜登 對中政策 人權 布林肯 民主 價值觀 2020/12/07 | 陳方隅 拜登主政下,對中鷹派有發揮空間,但台美關係會低調一段時間 拜登主政下,對中國強硬的「鷹派」人士會有發揮空間,但人數可能會比川普政府還要少一些,對中國的強硬制裁政策很可能會減少。而所謂多邊關係以及與盟友修復關係等方面,也是需要長時間的調整與討論,目前仍然需要觀察中國政策後續走向。 2020美國大選 拜登 More... 川普 外交政策 共和黨 民主黨 進步派 對中政策 美中關係 2020/12/02 | 德國之聲 拜登執政下的中國政策,「台灣」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拜登上台後,會對川普的對華政策在結構上做全面調整,這已是毫無疑義的了。但是,所有關心那地區的人和利益相關的國家,特別是中國更關心的是,今後的中美關係到底能走多遠,因為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中國的前途,更關係到地區是否穩定和繁榮。 2020美國大選 拜登 More... 川普 亞太 印太戰略 中國 習近平 對中政策 布林肯 蘇利文 台海關係 2020/11/17 | 德國之聲 拜登上台後會改變美對台政策嗎?專家:比歐巴馬強硬、比川普低調 專家分析,目前美國朝野的共識是,蔡英文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夥伴。所以拜登上台後,預期他的外交團隊會延續川普政府對蔡英文的看法與評價。 拜登 台美關係 More... 對台政策 對中政策 美中台關係 美中台 蔡英文 川普 外交 國際關係 對台軍售 美台軍售 朝野共識 2020/11/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對拜登的上台,既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也沒有完全絕望 在台灣、香港、南海、新疆、西藏及中國宗教、人權等重大問題上,拜登與川普不會有重大區別;且可能藉由修補與歐洲及亞太國家的同盟關係,建立「反華統一戰線」;更可能發動旨在結構性變更中國經濟、潛在壓力更大的第二階段中美貿易談判。 2020美國大選 拜登 More... 川普 外交 對中政策 蓬佩奧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