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導彈

飛彈(英語:guided missile,簡稱missile)即導引火箭彈,是本身配有導引系統且可以在大氣層或太空中進行有動力飛行的爆破型遠射武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6 | Abby Huang

疫情以來首次:中國、俄羅斯派團參加北韓「勝利日」閱兵,北韓是否終於要鬆綁邊境?

北韓在2020年起因為防疫與外界切斷了所有貿易和外交關係,甚至是經濟和政治上的盟友俄羅斯和中國也不例外。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參加今年「勝利日」活動,暗示北韓可能將鬆綁疫情限制;就在幾週前,北韓官媒發布了北韓民眾不戴口罩四處走動的照片。

2023/07/12 | 王昱晴

尹錫悅出席北約峰會談及韓半島核威脅,北韓今早發射飛彈向日韓傳遞挑釁訊號

7月11日、12日北約(NATO)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2023年的北約高峰會,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他將在會議中提及國際間對北韓核武器發展的抵制,呼籲世界各國應統一立場,展現反對核武的決心。然而,今天早上北韓無預警發射一枚導彈,使朝鮮半島和日本地區緊張關係加溫。

2023/07/06 | 蕭如芯

「PS752航班擊落事件」伊朗遭加拿大等4國聯合控告,要求履行《蒙特婁公約》公正起訴罪犯

2020年,一架烏克蘭客機遭到伊朗飛彈擊落,三年過去,加拿大、瑞典、烏克蘭和英國代表176名罹難者向國際法院對伊朗提起訴訟。加拿大等4國向國際法院所提交的申請書中提及,伊朗聲稱該飛機因「人為錯誤而無意中成為目標」。伊朗稱事故的發生是因操作員誤將民航飛機誤認為是巡戈飛彈,且操作員未在開火之前取得上級同意便擅自行動。

TNL+ 2023/04/25 | 陳慶德

稱台灣是國際議題,尹錫悅為何「重拾抗中初心」大談台海問題?

尹錫悅為何會突然提及「臺灣問題」?除了因為現今韓美日正屬於軍演現況,三國關係正屬交洽熱烈之際,尹錫悅也將以「國賓」身份出訪美國,故在行程之前,大表親美之姿。從言談之中,可以體會到他身為12年後,以「國賓」重登美國領土訪問之事十分自豪,發言大剌剌陳述親美「國際現況」,然而此強硬立場,事後能否保持一貫,仍值得我們關注。

2023/03/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停止分享核武資料,俄不改變暫退限核條約決定;2022全球可用核彈頭俄中增加最多

在俄烏戰爭使核武緊張升高的情況下,29日公布的一項最新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操作中的核子彈頭數量已增加,而增加彈頭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中國。

2023/03/29 | 張博丞

俄國向日本沿海發射導彈、北韓軍事技術突破,核武威脅引發亞洲各國擔憂

金正恩向來有誇大北韓軍事實力的習慣,對各國來說,最重要的是確認北韓有沒有可以裝載在這些導彈上的核彈頭。從昨日的照片來看,北韓提供了初步的證據。許多人認為美國和國際社會應該採取軟化的態度,嘗試與北韓談判,以防止核威脅繼續擴大。然而報導也指出,雙方的核武談判已經停滯4年多,且平壤沒有表現出想要談判的跡象。

2023/03/05 | BBC News 中文

拜登政府第九度對台軍售F-16戰機導彈有何戰略意義?

美媒《華盛頓郵報》3月1日刊出一篇報導稱,美國批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包的66架「F-16」戰機訂單,將在2026年全部交付,屆時台灣將有200多架「F-16」第四代戰機,數量在印太地區數一數二。但該報強調,台灣空軍目前飛行員人數面臨嚴重短缺,需補進約100名飛行員來駕駛新交付的「F-16」戰機。

2023/02/19 | TNL 編輯

北韓證實金正恩下令發射洲際彈道飛彈,飛行900公里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射程可涵蓋美國全境

《北韓中央通訊社》今(19)日證實,於昨日下午進行了洲際彈道飛彈(ICBM)發射訓練,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日本自衛隊退役海將指出,目前北韓和美國的狀態就如同在玩「懦夫遊戲」,如果美韓實施聯合軍演,想對北韓造成威脅的話,北韓也會反制,「雙方如同小孩子爭吵似的狀態,非常危險。」

2023/01/09 | BBC News 中文

朝鮮半島局勢:從核武到接班人,2023年我們會看到怎樣的金正恩?

要製造戰術型核武,北韓首先必須製造出微型核彈,能夠裝載入小型導彈當中。全世界目前尚未見到證據顯示平壤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情報界在2022年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等待北韓測試這樣的裝置,但是相關的測試並沒有發生——這很可能將會出現在2023年。

2022/11/16 | 李芯

疑俄製導彈在波蘭造成2人死亡,拜登:從軌跡來看,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

有3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指出,初步評估顯示,這枚導彈是烏克蘭軍隊在俄羅斯導彈進犯時所發射的,烏克蘭的電力基礎設施當時遭到毀滅性的攻擊。波蘭總統杜達謹慎表示,官方並不確定導彈是誰發射的,也不知道是在哪裡製造,他只說「很可能」是俄國製造,但仍在證實中。

2022/10/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西方逾50國聚首北約,承諾提供烏克蘭防空系統;烏國防部呼籲法國:給我們更多大砲來證明你愛我

影片約10秒處再出現一行字幕:「但是如果你們真的想贏得我們的芳心」,緊接著就出現大砲開火畫面,字幕接著寫道:「沒有什麼比155公厘高機動性自走砲更好的了。」

TNL+ 2022/10/12 | 陳慶德

北韓頻繁試射飛彈搏國際版面,是進行第七次核子試驗的前兆嗎?

儘管北韓方對於試射飛彈一事,僅是輕描淡寫言及只是為了自衛,防堵美帝威脅,並未嚴重危害鄰國安全,但飛彈之亂,明顯升級區域緊張情勢,也連帶惹起韓美警戒與不滿。

2022/10/05 | Abby Huang

美國CIA局長警告2027年共軍犯台,邱國正:未來向全民發放「導彈警報」,只要共軍跨過紅線一定反制

考量北韓、日本都有導彈警報,但共軍越界台灣只有軍方掌握訊息,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未來會跟內政部做協調,「一有航空器過來,或者飛彈過來」,將馬上與內政部連線,就像地震警報一樣,一有地震發生警報就直接發出去。

TNL+ 2022/09/27 | 張宇韶

曹興誠提出「百萬攻擊無人機」,對於建構台灣防衛戰術帶來全新思路

在俄烏戰事的實證中,我們都看到了無人機的軍事價值,而曹興誠提出的「百萬攻擊無人機」方案,為建構防衛台灣的戰術規劃帶來了全新思路。

2022/08/23 | BBC News 中文

中共環台軍演後續:日本考慮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遠程導彈,可覆蓋中國、北韓領土

該報導援引日本政府消息來源稱,這種遠程導彈是在現有的射程100公里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從海上或者空中進行發射,將主要部署在該國南部的琉球群島,能夠覆蓋中國和北韓海岸線。

2022/08/09 | TJ

【關鍵眼中盯】飛彈穿越台灣上空不需發布通知嗎?我們為什麼要幫「國防布」護航?

想想當年台灣人民對「國防布」的氣憤與對真相的追求,今天怎麼會變得樂於為不主動公布解放軍飛彈資料的國防部護航?如果那些理由為真,那我們是不是該建起一座長城「屏蔽」所有境外發布的國防資訊,以免影響戰略或騷動民心?

2022/08/06 | BBC News 中文

中國環台軍演導彈「穿越台灣上空」,小琉球居民與旅客訴說他們的觀察

解放軍實施軍演前夕開始,距離福建廈門市僅有5公里的金門島便陸續有中國無人機飛掠領空。但相較於許多媒體聚焦中國環台軍演在台灣造成的「人心惶惶」,大部分金門居民對軍演或無人機掠過住家上空的感受並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