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小王子

《小王子》(法語:Le Petit Prince),是由法國貴族、作家、詩人及飛行員安托萬·德·聖修伯里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30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10/31-11/6:C MUSICAL音樂劇《小王子》、《徽因》台韓合創音樂劇、農村武裝青年《根源kin》,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適逢法國名著《小王子》出版80週年,音樂劇《小王子》這一次要帶我們離開煩擾的大人世界,與小王子一同踏上理解愛、建立關係與尋找自我的星空旅程。台韓合創音樂劇《徽因》,從她臨死前寫給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金岳霖、梁思成、徐志摩的書信,道盡她的人生故事。農村武裝青年以臺語民謠的形式,結合搖滾精神與家鄉認同,用最真摯的音樂,舒緩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傷口。

2022/12/31 | 方格子vocus

讀《小王子》的原著與改編電影:販賣夢想、教人「找回魔法」是一門好生意

在原作繪本裡面,小王子就是小王子,還來不及變成大人故事就結束了,這也比較有想像的空間;長大的王子先生回歸現實後會發生什麼事,不需要想像力就能推演出來,但應該沒有觀眾想看王子先生寄履歷給炒過他150次魷魚的商人,並乞求商人給他第151份工作。

2021/11/13 | 貓心(龔佑霖)

當小王子遇見狐狸:草東鼓手離世與寵物依附

未嘗經歷寵物依附關係的人或許很難想像,但寵物和人的連結,其中的依附關係,絕對不只是養育關係而已,就像Harry Harlow的那些布娃娃媽媽,確確實實地被小猴子們,視為是依附連結的對象。

2021/10/16 | 精選書摘

《最後一次用力擁抱,然後轉身遠行》:喜歡,本身就是一件膚淺的事情啊

喜歡一個人,如同喜歡一朵花、一顆星星,原本就是件簡單的事情。如果非要把它邏輯化,那只能說,這樣的愛原本就算不得愛。

2021/07/14 | 德尼思化

蘇紹連〈讀信〉:讀一封信的艱辛,寫一封信的愉悅

我們通過文字,如今仰望星星,都聽到小王子的笑聲。而有些我們的朋友,困在牢房,他們需要的,正是仰望的期待。

2021/01/21 | 風恂

王羲之〈蘭亭集序〉看似呼應莊子思想,但兩人的想法其實是對立的

說到底,王羲之畢竟還是個儒生,即便他的時代多少涉略了道家的思維,但仍舊無法改變他想積極用世的期待,不然他不會想要否定莊子「一死生、齊彭殤」,因為「否定」本身就是個答案和選擇,但是莊子的人生裡連答案都沒有,莊子的思維中連選擇都是多餘。

2020/06/01 | 遍路文化

聖修伯里與小王子建立信任的基礎,也是孩子與父母之間常有的關係

藝術媒介有自己的特性和感染力,可以是某人情感表現中的實際參與者之一。請你回想一下,當你還是個小小孩的時候,讓你強烈依賴、不能離開的物品,不管柔軟光滑的毯子,或是毛茸茸的玩具等,它好好地承接了你的情緒投射,它是你的情感延伸物,更是你自我表達過程中的實際參與者。

2020/05/31 | 遍路文化

運用藝術來轉化親子關係,從世界名著《小王子》了解「馴養」與「豢養」

藝術媒材對親子藝術陪伴上的心理動力,有很大的幫助,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承接此特性,來聊聊「運用藝術媒材轉化親子關係」。什麼叫轉化呢?簡單的說,使一件事物,轉變它原來的性質成為另一種性質的歷程和結果,叫做轉化。

2020/03/19 | 留德趣談

何時再回來

失蹤者的家屬,一天未知道自己摯愛的下落,都像喉頭有道嚥不下的刺。

2018/12/22 | 精選書摘

從榮格觀點探討「永恆少年」:《小王子》中綿羊的象徵

綿羊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協助個體與母親情結戰鬥?我們稍後會看見它是如何合作的。故事提到牠咬去新芽,那是過度生長的母親情結,但是在心理學上又有何意涵?我們內在的群眾對於對抗母親情結能夠給出多大的幫助?

2018/10/09 | 書生百用

治癒現代人孤獨心靈的絕佳好書:《小王子的領悟》

讀《小王子的領悟》,就像變回小孩,坐在和藹的父親身旁,聽他用溫情的語氣細說故事與人生寓意,得到了一些領悟,也留下了一些困惑;其中最寶貴的是,拾回因成長而丟失的童心,重新學習馴服自己。

2018/10/09 | 書生百用

治癒現代人孤獨心靈的絕佳好書:《小王子的領悟》

讀《小王子的領悟》,就像變回小孩,坐在和藹的父親身旁,聽他用溫情的語氣細說故事與人生寓意,得到了一些領悟,也留下了一些困惑;其中最寶貴的是,拾回因成長而丟失的童心,重新學習馴服自己。

2018/09/28 | 書生百用

愛情中的獨一無二 或許只是子虛烏有?

當我們回到初衷,便會發現「獨一無二」一直誤導了我們。我們真正渴求的是戀人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肯定,以及保證愛情持之以恆,且具有深厚的價值。

2018/09/28 | 書生百用

愛情中的獨一無二 或許只是子虛烏有?

當我們回到初衷,便會發現「獨一無二」一直誤導了我們。我們真正渴求的是戀人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肯定,以及保證愛情持之以恆,且具有深厚的價值。

2018/05/23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應該走出哲學的B-612星嗎?

《哲學有偈傾》常請不同領域的人,用一集節目的時間來探索一下哲學的邊界在何處,抑或其實哲學本無界,有界的只是我們這些有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