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

小麥是小麥屬(學名:Triticum)植物的統稱,是一種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於中東的新月沃土地區,後來廣傳至歐洲與中亞地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稱黑海穀物倡議已延長60天,烏克蘭堅持依約展期120天

俄羅斯副外交部長格魯希科(Alexander Grushko)14日表示,促進烏克蘭農產品出口的黑海穀物協議已獲延長60天。但一名烏克蘭高階官員告訴《路透社》,烏方將堅持去年協議同意的120天延長期限。

2023/01/03 | BBC News 中文

氣候變遷與病蟲害威脅農作物生存,數百年前的小麥樣本能解決世界糧食供應問題嗎?

世界需要更多的小麥,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50%,研究人員需要發現多樣化的小麥品種:能夠在目前不能種植小麥的地方種植、而且需要能夠應付環境改變的小麥作物。

2022/11/19 | Louis Lo

【圖輯】當肥沃月彎不再肥沃:每一口井都是乾的,伊拉克農民在絕望中自盡

「肥沃月彎」是一條從地中海延伸到波斯灣的弧形地帶,這裡的農業在一萬多年前就已經發展起來。由於降雨量減少、數十年的衝突以及流經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水量減少,伊拉克遭受了三重打擊。

2022/11/06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的糧食危機:烏克蘭向世界各地出口多少糧食?有不通過黑海的替代路線嗎?

聯合國在9月份表示,只有不到30%的烏克蘭出口糧食送到了低收入國家,而44%的糧食被運往了高收入國家。然而,從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來看,烏克蘭恢復全球糧食出口有助於降低7月至10月底的糧食價格。

2022/08/31 | BBC News 中文

通膨帶動食品價格上漲,不同國家的人們如何應對「餐桌挑戰」?

在奈及利亞,麵包店的大部分食材都是進口的。但是一條麵包的售價只是歐洲價格的一小部分,所以麵包漲價很難被市場消化。該國還面臨公共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大多數企業都使用燃燒柴油的私人髮電機。但燃料價格上漲了30%。雖然奈及利亞石油資源豐富,但它沒有燃料精煉廠,所有的柴油都要進口。

TNL+ 2022/08/24 | TNL國際編譯

糧食危機加劇,阿根廷耐旱基因改造小麥品種「HB4」獲多國青睞

雖然主要基改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的種植,在許多國家已行之有年,但目前全球僅有阿根廷准許種植與消費經過基因改造(GMO)的小麥,該品種的基改小麥具抗旱特性,被官方命名為HB4。

2022/07/06 | 德國之聲

非洲擁有大量可耕地,有巨大潛力自給自足,為何還需依賴進口糧食?

世界糧食計劃署本週表示,肯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的大部分地區面臨著嚴重的糧食不安全風險。非洲人生產糧食,但不是自產自銷 。疫情和戰爭會改變這種生產模式嗎?

2022/06/30 | 陳禹蓁

全球糧價飆漲,稻米「量足價穩」抑制亞洲通膨,稻農醞釀轉種價格更高的玉米、大豆

由於亞洲稻米豐收,6月中旬米價比去(2021)年低了約7%。相比之下,小麥高出37%,玉米則高出27%。《南華早報》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本月預測,由於亞洲再次豐收,今年全球稻米產量將略低於去年的歷史最高水平,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大收成也將有助於抵消其他地方的短缺。

2022/06/08 | 德國之聲

烏克蘭港口受阻推升全球糧價,俄媒披露:允許商船從被俄軍圍困的奧德薩輸出糧食

俄羅斯官方近日頻頻表示,將允許烏克蘭糧食通過俄軍封鎖的海岸線出口海外。但是,就黑海護航問題,各方尚存在分歧。鑑於國際糧價飆升,聯合國正在努力恢復烏克蘭糧食出口。6月8日,俄外長將去土耳其討論此議題。

2022/05/17 | TNL國際編譯

極端熱浪+通膨惡化,印度禁止小麥出口恐加劇全球糧食危機、進一步推升糧價

印度政府部分高層的說法表示,外界一直將暫緩小麥出口的政策稱為「禁令」,但它「並不是禁令」,該舉措是為了控制國內小麥及其他硬質小麥(Atta)作物價格的上漲。

2022/05/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度巴基斯坦連日熱浪破40度,小麥歉收、無電可用,專家:考驗人類生存極限

印度西孟加拉省(West Bengal)和奧里薩省(Odisha)等地區為了對抗氣溫持續上升,已經宣布停課。西孟加拉省省長班納吉(Mamata Banerjee)上週表示:「孩子必須長途跋涉到學校,很多人都流鼻血,他們禁不住這波熱浪。」

2022/04/20 | 德國之聲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價上漲,暴露歐盟農業系統的根本弱點

俄羅斯侵烏戰爭正衝擊著世界範圍糧食供應,俄羅斯、烏克蘭本是全球糧食出口大國。世界那些地區最受影響?歐盟是否面臨糧食供應危機?

TNL+ 2022/04/17 | 黎蝸藤

俄烏兩大世界糧倉開戰引發全球糧食危機,中國「囤糧」挨批有沒有道理?

有數據顯示,最近十年中國都一直增加囤糧。而這一輪囤糧的快速增長,至少從2021年11月就開始了,當時還沒有烏克蘭危機,因此沒有證據說,中國蓄意趁戰爭去囤糧。

2022/04/16 | Louis Lo

【圖輯】「世界糧倉」烏克蘭遭戰火摧殘,農民感嘆「我們種下了小麥,但是它們長得出來嗎?」

由於烏克蘭處於戰爭狀態,亞科夫利夫卡面臨的困難處境在全國各地皆有。烏克蘭農民生產的糧食,一直以來使該國成為全球前五大小麥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倉之一。

2022/04/11 | 莊貿捷

中國大舉囤糧掌握世界五成糧食儲備,《經濟學人》:全球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近日地緣政治變化劇烈,全球糧食價格不斷上漲,其中最大的消費國——中國開始囤積糧食,試圖淡化和西方各國的連結。

2022/03/31 | TNL國際編譯

俄烏戰爭導致中東糧價飆漲,黑市、恐慌搶購蔓延,專家示警可能引發阿拉伯世界政局動盪

烏俄戰爭使「世界的糧倉變成了僅能供應百萬人的糧倉」,以阿拉伯世界為例,身為世界上最大的穀物進口國之一的埃及,有85%的穀物仰賴烏克蘭進口;黎巴嫩於2020年前後,亦有高達81%的穀物由烏克蘭供應,而葉門(港譯「也門」)、敘利亞、突尼西亞亦是烏克蘭穀物出口的高度依賴國。

2022/03/28 | 柳金財

中國糧食系統貪腐狀況相對不嚴重,習近平為何下重手整肅?

儘管中國糧食系統腐敗相對於其它部門較為不嚴重,但因中國政府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20、30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