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

僱傭是指兩個夥伴之間的契約關係,其中一方為僱傭者(雇主、僱傭人、資方、甲方),另一方為被僱傭者(僱員、受僱人、勞方、乙方)。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8 | BBC News 中文

OpenAI CEO、ChatGPT創辦人阿特曼,如何看政府監管與AI對就業的影響?

當被問及他對人工智慧發展最大的噩夢時,阿特曼表示,他預計人工智慧將對就業產生重大影響,但很難預測這種影響到底是什麼。他說,重要的是要把GPT-4視為「一種工具,而不是生物」。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4月青年失業率20.4%創新高,學者:疫情衝擊、官方監管措施惡化就業環境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17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青年失業率達20.4%是蠻糟糕的數字,「過去只有在南歐國家看過這樣的數字」。他提到,中國青年失業率飆升還有其他結構性問題,例如官方監管網路業,這些行業是年輕人傾向投入的業別,卻由於官方政策打擊,導致職缺釋出數量下降,進而影響青年就業狀況,甚至是整體經濟動能。

2023/03/30 | Hang-TV越南夯台灣

在台越南留學後畢業生去哪了?填補台灣就業人力缺口,外國學生畢業後工作機會大

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Trinh Hai Dang先生表示,台灣工作步調比越南更快、工時也較長,也提醒學弟妹們,如果要在台灣工作就要把中文學好、唸書時就要準備履歷;在台達電工作的Le Manh Trung先生表示,台灣是科技、半導體產業的天堂,很喜歡在台灣的工作環境,另外若不在台灣工作也沒關係,越南也有許多台商,重要的是「在台灣學到什麼回越南做貢獻」。

2023/03/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大專院校畢業生1158萬人再創新高,北京碩博士畢業生人數首超大學生

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蘇秀麗表示,北京市碩、博士畢業生人數首次超越大學生,這個新變化有利有弊,一方面顯示人才培養層次高,人力資源價值大;另一方面,研究生相對來說具有較強競爭力、選擇空間更大,不過就業進度也相對地放緩。

2022/12/22 | 傅瑞德

看日本麥當勞廣告有感:中老年人再就業是企業的金礦,如果失敗多半是因為過不了這兩關

在壽命和健康狀況普遍改善、人們工作年限也更長的現今,妥善運用中年人力其實是很好的短缺紓解方式、也是中年人重回職場建立信心的機會。對於投資人來說,甚至可能是風險更低的選項。然而,想返回職場的中年人也必須有讓自己重新開機的自覺。

2022/12/03 | 方格子vocus

沒人雇用的一代:自由工作者「打零工」維生,社會階級會倒退嗎?

我生於1986年,長輩則是生於1950到1960年間,青壯時期正逢台灣經濟起飛,根深蒂固地相信在「大公司、大組織」裡工作,家大業大的地方比較有保障,跟著巨人走就算人生不成功,也保證不失敗,所以長輩很納悶為何現代年輕人(泛指18到39歲)都不一樣了,怎麼鄰居的孫子、親戚的孩子、朋友的朋友的晚輩都在做按件計酬、按時計薪的零工?

2022/08/12 | 莊貿捷

美國通膨仍在高點造成「實質薪資倒退」,三分之一民眾動用儲蓄支付開銷,甚至靠信貸維生

美國人儲蓄率從去(2021)年12月的8.7%降至今年6月的5.1%,顯示入不敷出的情況,今年第2季度信貸餘額總計增加到8900億美元,將較去年同期成長13%是20多年來最大的年度增幅;新增信貸帳戶是2.33億個,也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

2022/06/29 | 518職場熊報

找到工作就給三萬元!勞動部「青年就業獎勵計畫」開跑,如何申請一次了解

畢業季來了,但剛好遇上疫情造成企業人力需求縮減怎麼辦?勞動部今年推出四項方案,用「穩定求職、就業輔導、職業訓練、先僱後訓」等不同管道與模式,幫助應屆畢業青年可以平穩地度過疫情難關,並順利與社會接軌。

2022/06/15 | 藍妮蒨

畢業生看過來:勞動部「青年就業獎勵計畫」開放受理申請一次看,最高可領3萬

青年就業獎勵計畫自6月15日起受理申請,青年尋職津貼計畫則將會在8月中旬啟動,分別可以獲得數千元至數萬元的補助,幫助青年衝就業,渡過疫情難關。

2022/06/12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中國解封復產、33項穩經濟措施出爐,基本面是否有望落底回升?

中國清零政策不僅讓生產出現停滯,也大幅衝擊內需消費動能,而為了穩住今年的經濟增速,政府於5月開始密集宣布加碼政策。

2022/06/10 | 梁敏萱

缺工時代|有解法嗎?除了低薪問題,總體獎酬也要改變

青年求職率下滑是近10年來的趨勢,除了少子化影響,新世代求職的觀念也正面臨巨大的轉變。薪水不再是唯一、更重視工作自主性,這場勞工與雇主的對抗,究竟誰能堅持到最後?

2022/03/21 | 《思想坦克》

台灣未來10年的人口健康趨勢,必須及早因應老化、數位化,以及就業關係脆弱化

展望2032年,有幾個顯著影響人口健康的趨勢值得關注,包括老化、數位化,以及就業關係的脆弱化。這些趨勢都牽涉勞動與職場安全健康,也都與整體族群的健康不平等息息相關,有必要即早因應。

2022/03/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越南說中文員工炙手可熱,徵求華語人才廣告增加55%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從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和歌爾聲學(GoerTek,生產無線耳機AirPods),到輪胎和紡織品製造商,來自大中華地區的投資潮席捲越南,像阮氏華(Nguyen Thi Hoa,譯音)這種會說華語的人才炙手可熱。

2022/03/07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職場大騙徒:遠端工作還能轉正職?為了一圓英國夢,這些人都上當白做工

英國最近出現職場詐騙案,從老闆本人到同事甚至辦公室都不是真的存在,卻還是有50多名員工上當受騙。這篇文章除了分析原因,也分享作者在英國遇到的真人真事,提供給有出國工作夢的讀者們參考:在遠距工作流行的時代,網路上看到的不見得就是真的。

2022/01/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年輕人看總統大選:無力解決經濟與就業問題,兩大黨「都不想選」

這次「兩個都不想選」的中間選民可能比以往大選來得要多,原本支持度最高只到3%的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在兩大黨候選人屢傳醜聞之下,支持度竄升到雙位數,雖然仍不敵兩強,但中間選民的猶疑態度可見一斑。

2021/11/18 | 《思想坦克》

台積電進駐楠梓,是否能夠再次「榮耀高雄」?我認為有兩好兩壞

台積電設廠高雄所帶來的好處,高雄人欣然期待;台積電設廠高雄所可能引發的擔憂,高雄人也必須有所準備。希望就如那塊看板所期望的,高雄能夠再次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