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機會

僱傭是指兩個夥伴之間的契約關係,其中一方為僱傭者(雇主、僱傭人、資方、甲方),另一方為被僱傭者(僱員、受僱人、勞方、乙方)。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2 | 精選書摘

《私募帝國》:從踏上IPO征途以來,私募股權業的一舉一動總是伴隨著各種爭議

本書作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資深記者,長年追蹤私募股權產業動態,親身深入產業內幕,也曾實際接觸、訪問過產業中各集團的創始者與領導人物。他帶來詳實的第一手觀察,為這個實際掌控著全球金融的神祕產業,譜下波瀾壯闊的長篇史詩。

2023/05/02 | 方格子vocus

沙烏地阿拉伯新設四經濟特區,積極布局「後石油時代」發展路線

沙烏地阿拉伯此次新設四個經濟特區,瞄準了不同製造端與產業,涵納工業、採礦、能源、物流。而其整體動機,便是要推動國家的經濟轉型,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收入的慣性依賴,擴大非石油產業的GDP佔比,並為受過高等教育且不斷增長的年輕人口創造就業機會。

2023/01/18 | 張博丞

印度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專家憂就業機會不足恐錯過「人口紅利」窗口

印度每年培養70萬名工程科系畢業生。然而,印度科技業無法提供這麼多職缺,科技業的就業市場過度飽和,使很多工程學科畢業生無法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在求職上。她表示,政府在教育政策上,存在巨大缺失,並補充:「印度的教育政策強調死記硬背,而不是創造性思維。」

2020/06/23 | 德國之聲

鼓勵「髒、亂、差、劣」的地攤經濟,可見中國就業數據有多糟

為減輕失業壓力,中國政府有意重啟一度遭打壓的地攤買賣。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指出,這一做法有利於經濟,但在新冠病毒感染波再現的背景下,亦隱含風險。

2020/03/09 | 精選書摘

《繁榮的悖論》:考慮開拓新市場時,五大關鍵鎖定「創造市場的創新」

你可以這樣想:每個新創的市場,不管它是銷售什麼產品或服務,都會產生三種結果:獲利、就業機會、文化改變(這可能是最難追蹤的,但或許也是三者之中最強大的)。這些因素一起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20/02/10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從財閥壟斷到「MeToo」風潮,回顧南韓電影產業的轉型與挑戰

從國家瀕臨破產到大財團挹注資金的興起,南韓電影產業政策可視為經濟發展政策的一環,背後的思維模式,主要是將電影當成一種產品,可以幫國家賺取外匯,並且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2018/11/02 | 《思想坦克》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議題

社會學、地理學、人口學都研究人口遷移,但這些學科從來沒使用過「漂」這種術語。因為「漂」不是一般的人口遷移問題,而是在中國特有戶籍制度下才會產生的戶籍問題。

2018/09/11 | 李秉芳

北市推5萬職缺讓退休軍公教「打工」,柯文哲:只是比較有「優勢」

台北市政府強調,這些都是兼職工作,五萬是人次而非職缺,基進黨以代課老師職缺為例,指出這些臨時聘任的工作,如果找退休老師去填補,就排擠了年輕代課老師的工作。

2018/04/05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台灣勞工的地表遷徙:為什麼台北平常人這麼多,過年就唱空城?

採訪至此,已然可以想像當政客、鄉民看到這番研究分析,會施放地圖砲無差別攻擊。問及會否擔心不同立場的壓力,林季平堅定地回應:「學術研究就是據實以報,真理會越辯越明,只是負面攻擊的話沒意義。」

2018/01/09 | 精選書摘

有權力雇你的人,最想知這五個問題你的答案

記住,「面試」往往不只一次。在某間公司決定聘請你(你也真心想在那裡工作)之前,你可能要面試好多次——除非是那種超小型家族企業。接下來這幾個技巧,是針對在一間公司求職會遇上的所有「談話」場合,最好銘記在心。

2018/01/08 | 精選書摘

「有權力雇你」的人,最好奇你這五個問題的答案

記住,「面試」往往不只一次。在某間公司決定聘請你(你也真心想在那裡工作)之前,你可能要面試好多次——除非是那種超小型家族企業。接下來這幾個技巧,是針對在一間公司求職會遇上的所有「談話」場合,最好銘記在心。

2017/08/14 | 精選書摘

脫歐,然後呢?在這四個單一市場上,英國絕不能捨棄其領導地位

現在的英國該重新面對如何領導歐洲的巨大挑戰。而我的結論正是本書最初的論點,運用巧實力與邱吉爾的三環政策,以全新同時也是最古老的方式面對歐洲。

2017/08/14 | 精選書摘

脫歐,然後呢?

現在的英國該重新面對如何領導歐洲的巨大挑戰。而我的結論正是本書最初的論點,運用巧實力與邱吉爾的三環政策,以全新同時也是最古老的方式面對歐洲。

2017/08/07 | TIME

拯救美國經濟,民主黨第一件應該要做的事

川普把美國人遇到的麻煩怪在移民和外國人上,並支持親大企業、支持傾向收入前1%的政策。我們需要正視這件事:美國大企業經濟是國內問題的重要一部分,寬鬆的法律也讓這一切發生。

2017/08/06 | TIME

拯救美國經濟,民主黨第一件應該要做的事

川普把美國人遇到的麻煩怪在移民和外國人上,並支持親大企業、支持傾向收入前1%的政策。我們需要正視這件事:美國大企業經濟是國內問題的重要一部分,寬鬆的法律也讓這一切發生。

2017/04/29 | 羊正鈺

川普就任百日——郭董2度赴白宮:擬投資3千億,「將由白宮宣佈」

川普本周六(29日)就職百日將前往賓州哈瑞斯堡向支持者發表演說,巧合的是,2013年郭台銘曾承諾在當地投資3000萬美元,創造500個就業機會,但一直未兌現。

2017/01/11 | 經新聞

運彩可不只是遊戲,更能創造真正的「運動經濟」

兩屆世界盃,台灣運彩的銷售量上漲了3倍,在產值約有1.5兆美元的全球運動產業中,運彩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