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

《居住正義》(英語:99 Homes,中國大陸譯《99個家》,香港譯《鬥地主》)是一部2014年的美國劇情電影,由拉敏·巴赫拉尼執導並和阿米爾·納達里共同編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09 | 法扶報報

被建構的「有土斯有財」:為什麼世代變遷,年輕人觀念卻仍舊不變?

「有土斯有財」這句俗諺,彷彿刻在台灣人的基因當中,不僅代代相傳,而且在任何討論居住議題的過程中都被反覆談起。但果真如此嗎?作者認為「有土斯有財」或有其文化因素,但真正成為台灣人的普遍認知,是源於台灣的都市化進程與住宅政策制度的發展缺失,而直至今日,這些尚有許多未能解決,又進一步使得每一代年輕人(被迫)接受「有土斯有財」的概念。

2023/02/28 | 《思想坦克》

西雅圖社會住宅法案公投,中產階級無力負擔「美國夢」至少住得起房

社會住宅的概念在美國是新的想法,因為美國政府補貼的住宅主要是以中低收入所得者。但西雅圖社會住宅運動也是由中收入者發起,因為住宅愈來愈貴,連中收入者都有嚴重的居住困擾,也讓這個運動,變得像是一個中產階級覺醒的行動。

2023/0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利空出盡?專家:4大關鍵指標估今年房市仍冷風陣陣,央行將繼續支持升息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有打炒房殺手鐧之稱的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信心指標卻回升,可能因政策不溯及既往,被認為打炒房效果有限;如果接下來兩三個月指標維持同樣趨勢,意味市場解讀「利空出盡」,必須密切關注。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則從經濟成長率下修、實質薪資衰退、資金水位下降等總體經濟數據及利率等4大指標分析,認為房市降溫趨勢不變,今年住宅市場續呈「價縮量緩跌」的格局。吳大任也說,當前CPI計算方式明顯低估居住成本,且沒辦法反映自購住宅後,沉重的房貸負擔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2023/02/01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對談2222-居住篇】200年後居住正義為何?能夠活得任性又韌性嗎?

200年後,每日的樣貌會不會變成:以AI穿越蟲洞,進入元宇宙上班;而穿梭蟲洞返回的「家」,更變成由AI思考模式構築出變出日日不同的模樣,居住在這裡的未來人,快樂嗎?

2023/01/10 | 李秉芳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炒房最重罰5000萬、違規轉售罰300萬、私法人買房「許可制」

還有一項通過的附帶決議,將建請內政部研擬「追繳不法所得」,包括紅單轉讓、預售屋換約、房市炒作等行為,除了違規所處的罰鍰外,還須追繳炒房者的不法所得利益。

2022/12/31 | 賴冠伶

國安高層會議敲定民生經濟4大方向,蔡英文:財政許可下,中央剩餘1800億元研議全民共享

蔡英文指出,除各部會既有經費外,也將再以其中約1000億元額度,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來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最後剩餘金額約1800億元,除預留一定財源以備不時之需,在財政許可範圍內,也會適時研議與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2022/12/21 | 李秉芳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炒房最高可罰5000萬,花敬群:「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沒有違憲疑慮

對於管制私法人購屋是否有違憲疑慮?花敬群說明,法人並無直接居住需求,住宅又是民眾生活必須品,如何平衡保障其價格穩定、可合理負擔,避免不需要的人進入市場競爭,是主要修法目的。應該沒有違憲的疑慮。

2022/12/09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中):如果民進黨在內政上只是更像國民黨,那在地方選舉有何用?

保護台灣對抗中國,台灣人可以做出犧牲:為了穩定不該過多批評民進黨政府、接受了工資不應該上漲太多的說法。但隨後,他們看到企業利潤繼續增加,物價漲到他們的工資跟不上,被迫掙扎著用微薄的薪水買房。因此,選民不再願意民進黨找藉口。

2022/11/20 | 圖發事件

每日選舉圖表|煩惱議員要投誰?試試用好/奧議員指標來判斷

2022九合一選舉還剩一週就要投票,你已經決定好心中想投的議員候選人嗎?如果你還沒決定,或許可參考這份由全國監督議會聯盟(全督盟)發表的好議員與奧議員指標,作為自身的投票參考標準。

2022/11/16 | 李秉芳

「巢運」調查六都與新竹807位議員參選人居住正義訴求,囤房稅與《平均地權條例》支持度最低

巢運提出的訴求中,其中攸關打炒房的囤房稅以及《平均地權條例》,是所有候選人中支持度最低的兩個議題;尤其是藍綠兩黨,接受問卷訪問的議員候選人中,約半數都表達猶豫。

2022/11/07 | 人本教育札記

在劇中與現實都被踐踏的「釘子戶」:《非常律師禹英禑》的昭德洞村落,台灣也有很多

《非常律師禹英禑》中昭德洞的村民在村長帶領下奮起反抗,爭取捍衛家園不受開發破壞。在台灣當然也有類似案例發生,但在大眾輿論與媒體報導中,他們不是捍衛家園的戰士,而是阻礙城市、鄉鎮發展的「釘子戶」。

2022/11/05 | 李秉芳

【台北市長選舉辯論會】面對高房價與居住正義難題,陳時中、蔣萬安和黃珊珊怎麼說?

台北市長選舉今(5)日進行電視辯論會,媒體針對台北高房價、社宅興建等居住正義問題提問3名主要候選人;並要3名候選人承諾,當選後社宅政策會不會延續?若社宅政策KPI、數量跳票,承諾不再競選連任。

TNL+ 2022/10/24 | 謝宇棻

以色列大選:20歲網紅進軍政壇,「熱火青年黨」領袖穆赫塔爾的暴起與暴落

主打年輕人高房價的穆赫塔爾爆紅後,遭爆料坐擁海景公寓,讓人開始質疑她一直宣稱在現狀下,自己一輩子都買不起公寓的真實性;儘管穆赫塔爾辯稱,正是因為自己註定買不起公寓,老爸才會用退休金幫自己在海法買下這間公寓,有些人還是不埋單。

2022/10/04 | 讀者投書

社宅已不再是「要不要做」,而是「如何做得更好」:三位台北市長候選人各提出哪些政見?

針對社會住宅的量能問題,住盟所提出的主張是:社宅不分黨派,中央蓋、六都也要蓋。三位台北市長主要參選人,有哪些社宅政見?其他專家和議員候選人,又提出哪些方案?

2022/10/03 | 賴冠伶

大學生的住宿困境:校內新宿舍近3萬價格難負擔,校外租金補貼「北漂族」恐看得到吃不到

無論是宿舍提升計畫,亦或者校外租金的補貼,這些政策背後想解決的都是居住正義問題。學生代表期待要解決結構性的問題,成為一個永續性的計畫。

2022/09/29 | 李秉芳

徐國勇讚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經濟火車頭」,民團立委痛批,憂《平均地權條例》本會期修法無望

禁止預售屋換約的《平均地權條例》上會期立法院沒排審,已給了投資客喘息甚至重新炒房的機會,但在本會期開議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和國民黨團曾銘宗都對此態度保留;民團憂心,如今內政部長此番言論,眾建商都反對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還有可能通過嗎?」

2022/09/04 | 讀者投書

隔間、頂加的物件也能申請補助,這種名實不符的「公益出租」如何能成就居住正義?

是當政策沒有能力為租屋族把關其承租的單元是否合適,反而打開大門給予公益出租人的殊榮與獎勵,無非是助長國人對違建容忍、肯定加蓋分租、一屋多租等有欠居住安全與品質的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