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居留證

永久居住許可證是一種給外國公民的證件,也常用綠卡一詞指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0 | 讀者投書

你可能沒想過:台灣身份證號碼制度為何對在台外籍人士構成明顯歧視?

台灣的身份證號碼制度導致外籍人士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受到普遍歧視,包括申請信用卡、網上銀行以及零售會員資格等服務。儘管有了「更新」的身份證號碼,但由於起始數字不同,外籍人士在使用這些服務時仍然面臨諸多障礙。

2023/01/04 | BBC News 中文

台灣禁訪台港澳居民遊行及接受採訪?學者質疑法律依據

廖元豪指出,原則上港澳人士歸《港澳條例》管理,外國人歸《入出國及移民法》管理,後者條文寫得更嚴格和具體,可作補充。「但《入出國及移民法》也保證了合法集會遊行這個權利,何況《港澳條例》從頭到尾根本沒有這個規定,那你怎麼能說人家不能參加集會遊行,這個說不通。」

2022/11/05 | 讀者投書

我在葡萄牙當交換學生:葡萄牙人很會察言觀色,十分熱心,說是歐洲的台灣人也不為過

我的觀察是,只要在這片土地上各自安好,葡萄牙並不會趕盡殺絕,而是採取更人道、人性的方式來處理。例如上述的就業居留,就有一種就地合法的轉圜餘地,不僅給予勞工機會先在當地試試看是否勝任工作內容,對政府、雇主而言更可以填補勞動力缺乏。

2022/10/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因戰爭離境的俄羅斯人居留陸續到期,在國外避提國籍與普亭劃清界線

協助俄人離境的社運人士拉普波特(Eva Rapoport)3日對《美聯社》說,開戰後立即離境的俄人是「受過良好教育、西向的國際化族群」,近日出走的這批「幾乎是所有能夠逃離俄國的人」。

2022/02/19 | 方格子vocus

瑞士護照其實超難申請,為何還有一堆人搶破頭想要入籍?

瑞士國土面積雖然小,但強勢又穩定的貨幣、生活品質佳⋯⋯種種定居瑞士的好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再者,瑞士接受擁有雙重國籍,所以申請人不需要為了成為瑞士公民而放棄母國國籍,相信這些都是多數外籍人士入籍瑞士的考量。

2020/08/19 | 移人 Migrants' Park

移工地景擬真體驗營,學童扮演「一日移工」體驗異鄉人在台生活

活動設定由學員化身印尼籍移工「阿蒂」與「阿國」,在好友莉塔的引導下展開吃喝玩樂各項行程,主辦單位特別製作了精美的居留證與視訊影片,帶領學員進入角色情境中,為闖關活動增添趣味性。

2020/07/17 | 讀者投書

「移工」赴台的挑戰:社會因缺乏理解而產生隔閡,不平等待遇或文化衝突是家常便飯

我們先來想想,當你要到另一個國家工作是為了什麼?簡單來說,經濟因素是首要考量。移工選擇來台,不外乎是因為原生國家經濟條件差,出國工作薪水比母國高出許多,而對台灣而言,則是能補充本地勞力的不足。

2020/04/14 | The Canaan Project

【影片】外籍人士也可以參與全民健保?畢業、離職後如何自己辦理健保

一個在台灣生活的馬來西亞人,外國人在台灣是否可以參與全民健康保險,也就是所謂的「健保」呢?

2020/03/10 | 李秉芳

海外台灣人的健保費是否公平?該不該調整?6個QA一次看

2017年短期返國復保再出國停保者約有6.1萬人,短期返國復保期間總保險費收入約3.16億元,就醫的總醫療費用約2.82億,立委溫玉霞以此指出,這些人並沒有「拖垮」台灣健保。

2020/02/26 | 讀者投書

「旅居港澳無戶籍國民」不是僑胞,但在台灣比「外國人」還不方便

「旅居港澳無戶籍國民」回台觀光探友交流都是自掏荷包,但許多規範卻使他們比外國人還要弱勢,希望法律制定時應該一視同仁,不再各類人群之間差別待遇——特別是最受限制的居港澳國民。

2020/02/13 | Abby Huang

「國籍沒選台灣自己承擔」?開放陸配子女來台引發的「國籍」論戰

陸委會表示,和台灣人結婚的陸配的前婚姻子女,如果要申請長期在台居留,每年只有300個配額,可能排隊就要排個6-7年。

2018/11/22 | 羊正鈺

國發會:下一代身分證的性別改採編號,「7」留給跨性別

台灣應在2020年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eID)」,屆時會區分內含及外顯資訊,像性別就可能不外露,若不用插卡機去讀就讀不到。另外還特別保留7給跨性別人士使用。

2018/02/19 | 精選書摘

收容上百位無國籍孩子,關愛之家楊婕妤:沒居留證,有錢也打不到預防針

楊婕妤在30年前創辦關愛之家,現在大多照顧移工媽媽和暫時沒有國籍的孩童。一般民眾對非法居留者的眼光不那麼正向,楊婕妤認為,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說媽媽非法,孩子就是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