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

屏東可以指:

屏東縣,臺灣南部的一個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7 | 精選書摘

《菊子》:客家庄的醫生娘,具有思想保守卻也歡迎個人主義的迷人特質

端莊又不失保守,優雅不落俗套,她在東京學習的正是當時倫敦、巴黎流行的結合家事與藝術風潮。可惜在屏東的客家莊庄,引領不了風潮,也是她晚年的一些遺憾,沒有舞台,但有恬靜幸福的日子。

2023/03/17 | 精選書摘

《菊子》:醫生娘不喜歡複雜的人際關係,三姑六婆的八卦她其實只是當聽眾

那個年代電力不足蠻常停電,在燭光、星光、月光下,醫生娘會教孩子們吟童謠:「月光光,薑必露,露打花,星仔下來鑲,鑲到多少片, 十二片,嫁滿姨,滿姨幾多歲, 十八歲。嫁去哪?嫁到美濃竹頭背。嘸眠床,睡浴堂,沒被蓋,蓋鹹菜,鹹菜鹹丟丟,番婆看到了按夭壽。」

2023/02/04 | TNL 編輯

南部水情告急:多次人工增雨作業仍未見好轉,南市籲南高屏合作抗旱

由於去年鮮有颱風入境,加上入冬後降雨量又比以往少,導致中南部水庫近來水情告急,南部重要的曾文水庫儲水量甚至已經來到23%,令不少人擔心未來是否面臨缺水危機,而嘉義及台南也早在去年12月底就改變水情燈號,期望透過節約用水預防旱災的發生,台南市長黃偉哲近日也呼籲南高屏三地應該互相合作,推動水資源相關政策。

2023/01/07 | 李秉芳

原住民女青年控訴遭3名「部落哥哥」侵害,其中1人是新任鄉民代表,屏東地檢署依妨害性自主罪起訴

檢方指出,事發後三人一再否認,飾詞卸責,且偵查過程中試圖勾串共犯、湮滅證據,認為三人仍有羈押必要,建請繼續羈押、禁止接見與通信。法院也裁定三人續押。

2022/12/08 | 《科學月刊》

【專訪】恆春挖出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科博館團隊分享四個月地獄般的挖掘經驗

今(2022)年5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楊子睿團隊在恆春地頭溝河谷中,發現一具保存得極為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在歷經「地獄般」的3個多月後,終於成功將整具化石從地層中挖掘出來。《科學月刊》這次也特別訪問了楊子睿與幾位這次參與化石挖掘的團隊成員們,聊一聊本次挖掘的過程及當中的辛酸血淚。

2022/12/07 | 醫學有故事

【專訪】《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主角原型劉宗瑀:一手拿手術刀、一手搖筆桿的「小劉醫師」

那是她這輩子第一次說出:「我不要當外科醫師。」當初滿懷雄心壯志的熱情進入外科。受訓期間,師長們醫者仁心的風範,歷歷在目,結果卻是一個個陣亡離職,新進來的戰力又不能馬上派上用場。堂堂一個醫學中心,病人居然得快死了才找得到醫師,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2022/08/05 | 疑案辦

屏東瀧觀橋鍾正芳命案(下):目擊嫌犯為什麼從「長髮男」變成頭髮稀疏的「禿頭男」?

從這些特徵跟線索看來,黃崑亮確實很符合警方要找的人,他過去的作案類型也與鍾正芳命案相符。但除了符合的特徵,黃崑亮身上也有許多與目擊證詞矛盾的點,最明顯的大概就是他那遮不住的禿頭了。

2022/08/04 | 疑案辦

屏東瀧觀橋鍾正芳命案(上): 戒嚴體制下長期被忽視的南台灣,因為少女之死突然沸騰了起來

一個生活單純、家教謹嚴的少女,怎麼會遭逢這種讓人難以啟齒的犯罪?在封閉戒嚴體制下長期被忽視的純樸南台灣,為了少女之死,突然沸騰了起來,全國也不得不將目光暫時轉離台北,關注屏東的悲劇。

2022/07/28 | TNL 編輯

清大團隊在鵝鑾鼻進行考古,發現太平洋島嶼規模最大、距今4000年前的貝器加工場遺址

清大考古團隊從遺址中不僅出土大量墓葬,更發現大量貝器及貝料,包含貝器的成品、半成品、胚料、加工過程廢料與相關的工具,因數量大,極可能是一座貝器加工場,證實史前的鵝鑾鼻人具有一套獨特貝器加工藝技術。

2022/07/18 | TNL 編輯

環團組織墾丁護蟹行動盼減少路殺,公路總局將進行台26線改線或高架化可行性評估

夏季正值路蟹繁殖季節,抱卵母蟹將從海岸林遷徙至海口產卵,然而棲地以被道路貫穿、分裂,使得母蟹須冒險穿越馬路、翻越水泥擋牆,使導致路殺事件頻傳。近年來墾管處、民間團體已著手保護路蟹,期待更好的道路規劃,能夠包容交通與環境生態。

2022/07/10 | TNL 編輯

全台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成功升空,執行團隊:整體飛行流程符合預期,任務99%成功

ARRC團隊指出,HTTP-3A是全世界第一支擁有導控技術的混合式火箭,雖然飛行高度不高,但在技術面卻是重大突破,今天成功發射HTTP-3A第二節火箭,明年初可望挑戰加上第一節進行發射,測試空中脫離、點火的控制力。

2022/06/11 | TNL 編輯

中國將禁台灣石斑輸入養殖業者憂心忡忡,主要產區的屏東、高雄、台南又將如何應對?

屏東縣林邊漁會總幹事陳忠敏說,目前正值夏季,石斑魚生長速度快,漁民只能留在池內繼續養,不僅增加成本,長得越大越難賣,漁民對未來憂心忡忡。

2022/04/03 | TNL 編輯

參加活動的北部遊客確診,吸引超過3萬人次的墾丁「台灣祭」宣布停辦

屏東縣府在恆春半島舉辦「台灣祭」音樂活動,適逢春節連假,現場人潮超過3萬人次。然而,昨(2)日因1名北部遊客PCR陽性確診,經縣府團隊緊急研議,決定今天台灣祭最後一天的活動停辦。民眾失望之餘,也紛紛向主辦單位表示辛苦了。

2022/01/02 | 讀者投書

政府核定的「高鐵延伸屏東」,在屏東境內只有短短1.4公里!設點潮州比六塊厝好太多

屏東幅員百公里,但依照目前規劃,高鐵在屏東境內卻只有短短的1.4公里,其實高鐵設置的最佳路線應為小港機場潮州路線,但就算設在麟洛、南州、崁頂、新埤、枋寮都好,相較目前的2公里的高鐵線,根本就像是在欺負屏東人。

2021/12/05 | TNL 編輯

攻擊男童的比特犬農委會將進行「人道評估」,台灣明年3月禁養、國外犬隻造成傷害飼主須受罰

屏東12月2日晚間,傳出3歲幼童遭鄰居飼養大型比特犬咬死的意外事件,農委會早已公告「比特犬」自2022年3月1日起為「指定禁止飼養或輸入之動物」。而事發至今,有許多民眾到屏東縣長潘孟安的臉書上為了狗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