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展覽

展覽會(簡稱展覽) 是指陳列物品並於特定時間內供人參觀的集會,為一種大型項目管理及社交活動,其活動展示商品、藝術、公司組織形象及服務。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廣編企劃

Living as ONE:一圖看懂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看見居住、永續新可能

全臺首場以「社會住宅」為命題的主題展覽「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即將於9月23日至10月01日登場,邀請大家於展出期間走入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與北向製菸廠,一窺臺灣社會住宅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2023/09/08 | 王祖鵬

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展覽透過3大子題,討論何謂「新生命」

忠泰美術館,透過當代藝術展覽,回應長期關注的「城市」與「未來」議題,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則表示:「科技帶領著當代生活不停地變動與發展,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型態與認知。我們該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適應並前進的方式?」

TNL+ 2023/09/01 | 王振愷

台灣公部門大型藝術節如何操作?從浪漫台三線《淺山行路人》談起

隨著台灣近年來地方藝術節慶的爆發,也開始走向專業與非專業混用的情境,以藝術之名而生的大小型標案不斷冒出,但回到台灣的社會脈絡,城鄉差距與人口老化還尚未嚴重,那在非城市區域進行大地藝術節的問題意識會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我參與浪漫台三線藝術策展計畫《淺山行路人-關於路的多重進行式》後,找到一些解答。

2023/04/13 | TNL 編輯

國美館35週年館慶大展《時代記憶》,4/15起親炙陳澄波、林玉山國寶畫作等近200件館藏

為了迎接35周年館慶,國立台灣美術館將於4月15日推出《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展出近200件典藏品,其中包含林玉山的〈蓮池〉(1930)、陳澄波的〈嘉義遊園地〉等國寶級藏品。

2023/03/25 | 王祖鵬

北美館《生活決定意識》個展:台灣影像實驗先驅高重黎,創作生涯展望與回顧

北美館的最新展覽《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呈現了高重黎這位深耕手工實驗影像藝術家的生涯,而其展名引自於馬克思與恩格斯洞察歷史唯物論的名句,高重黎表示:「唯有赢得我們自己的影像機器才能贖回我們的歷史與未來;這一場抵抗現代啟蒙的鬥爭與勝利。」

2023/01/13 | 廣編企劃

全家邀請消費者一同透過日常有意識的選擇,讓永續行動可以簡單又便利!

隨著永續議題日益重要,全家推動全台店舖化身永續生活服務平台,致力於打造兼具便利、舒適且環保的空間。為實現永續綠色經營,全家在節能、商品、店舖、物流、總部營運等各面向,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簡單就能響應永續生活的選擇。

2023/01/05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對談2222】黃珊珊、沈方正、柯金源、賴青松與未來大人物對談:關於未來,我們有更多選擇

現在即未來、你會怎麼選擇?等到2222,你我的世界將是什麼模樣?「2222未來選擇地」講座將邀請不同領域的「現代實踐家」: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公視我們的島《海之岸》導演柯金源、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與「未來大人物」這群正在為台灣未來樣貌努力做出改變的年輕人對談「選擇」能如何讓世界不一樣。

2022/12/31 | 方格子vocus

【展覽】《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當衣冠碰上禽獸,還會是夥伴嗎?

文學中的動物們,是文化符碼,是生活點滴,是百獸的眾生相,在這當中有愛、有惋惜,有同情,也有懷念,有反省,或許動物文學,便是讓人類向動物學習謙卑的開始。所幸,現在人們的觀念也在轉變,以人工毛皮取代動物毛皮,不進行動物實驗,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動物的動物權,即使還有待時間推移讓這些觀念變得更為普及,但在未來能夠建立一個對動物們更友善的環境,也十分令人期待。

TNL+ 2022/12/31 | 林易萱

【2022台灣年度藝文展覽回顧】「延續、群眾、挑戰」三組關鍵字,與台灣脈絡下的「超級特展」

為了能夠更聚焦在美術館的脈絡裡,筆者在這歲末年終之際,以台灣的公立美術館展覽為對象,與讀者用三組關鍵字「延續」、「群眾」與「挑戰」來回顧2022年的藝文展覽概況。然而,到底我們能不能單憑展覽參觀人數就斷定群眾對於「台灣美術」的熱潮消失?其實,有沒有可能去年萬人空巷的壯觀場景只是一個開始?

2022/12/16 | TNL Marketing

來自2222的一封信: 《2222-未來選擇地》科幻永續主題展 未來世界前導故事釋出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透過未來人視角,打造電影敘事的沉浸式體驗原創展覽。

2022/12/07 | 方格子vocus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巡迴展——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

本次「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恰好趕上具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重新啟用,在此時段展出別具意義,林明賢組長也期待北臺灣的觀眾們能從中看到新舊媒材的輝映關係。林組長指出,傳統文化常隨著時間推移而被人們淡忘,藉由科技的介入互動,可以重新引領我們再來認識這些創作,也有機會讓過去的作品激盪出新時代的意義。

2022/11/22 | 廣編企劃

感受大高雄的新藝術生活方式:「世界百大名畫大展」,義享時尚廣場開展中

豐富又多元的文化以及藝術活動,用親民、高娛樂性的呈現方式,義享時尚廣場的每一步,都是為了實踐「時尚、生活、人文、藝術」的精神,希望藝術不僅僅侷限在美術館中,而是能用更自然的方式走入你我的生活裡。

2022/11/12 | QSearch

台南地獄展 vs. 高雄文博會,誰才是2022全台展覽聲量王者?

以現今各大展覽想要成功宣傳與推廣,能否炒熱社群話題成關鍵,截至今年10月底,熱門展覽、博覽會中,以臺南的「地獄展」最為熱門,高雄的文博會與設計展也不惶多讓,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社群操作的啟發呢?

2022/11/11 | TNL 公司

《2222-未來選擇地》第一個由200年後未來人舉辦的展覽,虛實交錯的沉浸式體驗,2023/1月登場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 200 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2022/10/23 | 漫遊藝術史

《真實相片?──加拿大與美國當代攝影》特展:德語區學者旁觀北美當代攝影世代的對話

策展人認為自1980年,由於當代攝影的百家爭鳴,北美的主導地位不再,因此該展企圖梳理三個世代的北美當代攝影發展,提出屬於德語區國家學者一種旁觀者清的觀點。例如,展覽序文中提到近年來美國政治與社會的動盪,尤其是川普與後川普時代,讓人重新檢視定義攝影乘載的真實性,以及攝影呈現的現實究竟為何。

2022/09/23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如果未來可吃自己的肉、若是可以指控警察人臉辨識侵權?「超限社會」特展腦洞大開開展

「超限」一詞,來自於軍事著作《超限戰》,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引自此概念,邀請台灣與國際藝術家顛覆技術如何能延伸人類的感官經驗,並用美學策展進行一場奇幻實驗。

2022/07/23 | every little d

【展覽】野老朝雄 "CONNECT連結":曾以江戶時代「市松紋」設計東奧會徽,邀請台灣民眾共創「祈福千紙鶴」

野老朝雄擅長運用幾何設計原理進行創作,圖案源於簡單的規則和結構,卻能組合出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此次首度在台舉辦個人大型策展,除了展出豐富圖紋創作,亦有多件全新作品將獨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