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唐納·約翰·川普(英語:Donald John Trump;1946年6月14日—),美國政治人物,第45任美國總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7 | 精選轉載

從林秉樞案到現在,都證明政治圈裡反社會人格不是罕見的現象

在選舉時,是不是更常看到政治文宣上浮誇的政見標語、海報上候選人擺出誇張的表情,那是因為在政治領域,如果沒有一點衝動、冷血、操弄,可能就難以成事。川普在競選時,美國一家媒體就以「你是否願意投給一位精神病態」為題,指出為何精神病態在政治圈比資訊電機、餐飲服務、交通運輸的比例都要高。

TNL+ 2023/06/05 | TNL國際編譯

從仇外川粉到佛州「禁說同性戀」,美國社會是否存在法西斯主義?

美國極右派發動種種攻擊已非新聞,除了墮胎權的推翻損害女性生育自主權,有色人種歧視及暴力案件頻傳、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比比皆是。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更是直接批評,共和黨極端主義及保守主義者根本就是一群「半法西斯主義」擁護者。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川普被捕假照片、與拜登互罵深偽錄音⋯⋯有心人士利用AI製造政治假象,美2024年選戰掀隱憂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資訊學院教授法瑞德(Hany Farid)告訴《法新社》,「讓人關切的地方在於,當操縱媒體變得輕而易舉,否定事實也就沒有那麼困難了」。「例如說,如果一位總統候選人做了某些不得體或於法不容的陳述,他/她大可以聲稱紀錄是假造的。這種情況尤其危險。」

2023/05/24 | 張博丞

美共和黨總統初選:佛州州長迪尚特將參戰,非裔參議員史考特競選資金雄厚但知名度不足

迪尚特被許多民眾視為是「激進的保守派」。在墮胎議題上,迪尚特規定佛州懷孕超過六週以上的女性,不得墮胎。在槍枝議題上,他取消了佛州民眾需要持有持槍證,才能攜帶槍枝至公共場所的規定。此外,他也積極打壓非法移民,對跨性別者實施多項限制,並通過禁止教師在課堂上討論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法案。

2023/05/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希拉蕊:俄烏戰爭令中共侵台野心受挫;分析:中國調停俄烏企圖修補與歐關係

希拉蕊說:「你看,川普就好比送給習近平和普亭的禮物,他非常迷戀獨裁者,他在戰略上對中國無能為力,而且你也知道,他在北約議題上顯然會朝著普亭想要的方向去做。」希拉蕊表示,她不認為川普會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勝出,但她警告,要是他真的勝選,川普會讓美國退出北約。

2023/05/17 | BBC News 中文

驅逐非法移民的《第42條法案》終止,美墨邊境彌漫著困惑和混亂

24歲的喬和女友埃斯邁尼來自委內瑞拉,蛇頭和其他偷渡者告訴自己,一旦出現在美墨邊境就會被立即驅逐出境。這導致他倆趕緊非法穿越邊境。「所有移民都在談論5月11日,」已經身在美國難民營的喬說,「但其中有很多謠言。我只知道有些事情在發生變化」。

2023/05/16 | 賴明君

美國司法部公布川普「通俄門」調查報告,指責FBI受政治目的操縱且缺乏嚴謹分析

美國司法部特別顧問達勒姆(John Durham)在15日公布歷時4年的調查報告,指責FBI在調查川普「通俄門」事件時,不夠嚴謹、被政治目的操縱。並表示FBI當初就不應該對此案件展開調查。

2023/05/16 | 賴詩涵

外媒分析藍營提名:《外交政策》稱郭台銘為「台灣川普」想和北京交好,《彭博》認為侯友宜獲國民黨徵召機會大

國民黨已排定在明日的中常會正式公布總統候選人。《外交政策》認為,郭台銘與中國深厚的個人和商業關係,可能反而使他沒那麼適合與北京進行交流。彭博則引述不具名來源分析,國民黨會選擇侯友宜而不是郭台銘,因為侯友宜不論在民調、還是在立法委員及地方人士中,都擁有更高的支持度。

2023/05/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川普出席CNN座談會重點一次看:否認性侵、重申選舉舞弊、首度回應國會暴動案

10日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的座談會,是川普自2016年來首度參加CNN節目。他先前稱CNN是報導「假新聞」的媒體,擔任總統時從未同意接受CNN記者採訪。川普競選團隊表示,川普已開始把重心轉移到2024年選戰,屆時可能再度對決現任總統拜登,他上CNN節目是踏出共和黨舒適圈。

2023/05/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川普遭陪審團認定性侵作家卡洛爾,判賠500萬美元,選戰是否受挫待觀察

川普自此案上(4)月25日開審以來一直沒有出庭。他在自創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直斥這項判決「非常糟糕」,並表示「我完全不知道這個女人是誰」。川普的發言人史帝芬.張(Steven Cheung)表示,川普將上訴,此案只要還在上訴,川普就不用支付這筆賠償金。

2023/05/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會暴動案:極右團體「驕傲男孩」4成員共謀暴亂罪成立,彭斯向大陪審團作證受矚目

彭斯向一個在華盛頓的聯邦大陪審團作證,配合調查他曾效忠過的總統,這對司法部相關調查具頗意義,可能提供檢方有關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暴動前的一些對話和第一手關鍵資訊。加上彭斯有意角逐2024年白宮寶座,可能在共和黨內成為川普潛在對手,他出庭作證也具有某種程度政治意義。

2023/04/30 | TNL 編輯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演講談「台灣長治久安之計」:面對中國威脅,「軟弱才是挑釁」

波頓並主張台美需大幅強化雙邊關係,他表示,自己早在2000年時就主張過,美國應給予台灣完全的外交承認,在達到此目標之前,雙方需要更深更廣的戰略對話,不只討論賣哪些武器系統,還需協調怎樣分工合作,「等中國真正發動攻擊時再討論就太遲了」。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宣布競選連任黨內挑戰少,高齡、經濟表現與川普都成挑戰

拜登在2021年就任總統時78歲,已經是美國史上最高齡的總統。他如果成功連任,第2次就職總統時將是82歲,任期屆滿時會是86歲,幾乎比先前的記錄保持人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大10歲,雷根在77歲時第2任期屆滿。

2023/04/25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散布陰謀論 vs 新聞自由,福斯新聞挨告為何選擇花240億天價和解?

福斯新聞在2020美國大選期間大幅報導電子投票作假遭告,最終支付約240億台幣和解金,專家表示,如果官司打下去,有可能福斯高層主管、塔克卡森等當家主持人、甚至母公司董事長通通要出庭作證,如果到時候被迫在法庭上坦承不相信陰謀論,恐怕更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