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 |
【參與式前瞻】線上會議可以取代實體活動嗎?重新思考「面對面討論」的意義
學院提供的如果只是片面、單向的知識傳遞,那這波疫情引起的線上課程浪潮,已經可以沖垮大學學院富麗堂皇的高牆。但是如果學院提供共造知識、建構式知識的場域,提供現場面對面才能給予的「專注力」、「創造力」、「凝聚力」活動,那麼面對面討論,仍然無可取代。
2021/05/22 |
【參與式前瞻】浮動的時間觀:為什麼談到未來時,大多數人仍都想著現在?
UCLA有一個心理學實驗,調查受訪者認為「現在」是幾秒?幾分鐘?一小時?還是幾天?但如果時間作為客觀工具和主觀認知同時並存,那麼又該如何判斷「時間」對於「決策」造成的影響呢?
2021/01/16 |
2020台北雙年展:如何用五大展區,呈顯出《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的價值觀?
北美館兩年一次的重量級展覽「台北雙年展」,並沒有因為新冠肺炎而缺席,而除了既有的展覽外,2020台北雙年展亦藉此機會舉辦活動,讓展出的五種意識形態能夠互相辯證。
2019/10/03 |
《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影響世界的設計學校,以師徒制打造創意共同體
2019年時逢包浩斯百年,究竟它是怎樣的設計學校呢?又如何以設計影響全世界?以下我們將介紹包浩斯所開創的設計教育體制,從創立理念、預備課程再到工作坊,恐怕會讓你驚訝這所百年前創立的學校觀念竟如此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