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1/11 | 精選書摘

《影響力習慣》:我們浪費太多精力和才智在應付辦公室政治、衝突以及高維護成本的同事上

為了找出影響力成員究竟具備哪些讓自己脫穎而出的特質,作者莉茲針對谷歌(Google)、奧多比(Adobe)、領英(LinkedIn)、美國太空總署(NASA)、史丹福醫療中心等機構的經理人進行調查,勾勒出他們心目中A+成員的輪廓,並訪談最終出爐的影響力成員,梳理出讓他們持續發揮影響力的工作方式。

2022/08/15 | 精選書摘

《克服倦怠》:當不斷努力總是被打回原點,其實「不處理」也是一種處理

如果你在最心煩意亂的當下,無法區分什麼是事實,什麼是過度擔憂。那麼就把內心的「全部」都放空。其實,人並不需要在內心完全清空達到「淨心」,人可以先讓自己藉由內心「靜心」,把內在雜音全部刪除。

2021/12/02 | 精選書摘

《失控的努力文化》:男性在下班回家途中感到放鬆,而有些女性稱下班後為「砒霜時間­」

作者從自身過度努力的經歷出發,對工作的意義提出質問,並從歷史和社會學觀點進行考察,描繪出勤奮的努力文化如何被形塑而成;更援引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的研究,明確指出人類的大腦需要放空、沉澱,才能真正地充電、運作。

2020/07/07 | 精選轉載

【插畫】工作壓力大,我「化悲憤為食量」

不管暴肥或暴瘦,都是身體的警訊,工作時除了調節心情外,也要搭配適度的運動,有健康的身體,工作效率也會變得更高!

2017/11/02 | 精選書摘

為什麼過勞死幾乎都發生在男性身上?

從勞動時間這一點來看,家有嬰幼兒的職業婦女是屬於長時間勞動的類型。儘管如此,我們幾乎不曾聽過家有嬰幼兒的職業婦女在廚房過勞死的新聞。「過勞死並非單純由長時間勞動所造成,埋首於單一工作而捨棄其他一切事物也是原因之一。」

2017/11/01 | 精選書摘

為什麼過勞死幾乎都發生在男性身上?「只專注於一件事」的危險性

從勞動時間這一點來看,家有嬰幼兒的職業婦女是屬於長時間勞動的類型。儘管如此,我們幾乎不曾聽過家有嬰幼兒的職業婦女在廚房過勞死的新聞。「過勞死並非單純由長時間勞動所造成,埋首於單一工作而捨棄其他一切事物也是原因之一。」

2017/07/03 | 精選書摘

頂尖投資銀行從業員的變形生活

一位在一家頂尖銀行做了幾個月的實習生說,「人的適應力這麼強真令人驚訝,我會打瞌睡,通常在下午四點,不過撐得過去。我九點進去,半夜離開,凌晨三點也不是什麼例外。當連續幾天可以午夜之前離開,我心想:哇,好幸運啊。連續三個週末不用工作,也同樣會這樣想。」

2017/07/03 | 精選書摘

在頂尖投資銀行,大家會建議新手努力增加花費,存錢意味著你在避險

一位在一家頂尖銀行做了幾個月的實習生說,「人的適應力這麼強真令人驚訝,我會打瞌睡,通常在下午四點,不過撐得過去。我九點進去,半夜離開,凌晨三點也不是什麼例外。當連續幾天可以午夜之前離開,我心想:哇,好幸運啊。連續三個週末不用工作,也同樣會這樣想。」

2017/06/26 | Louis Lo

立院二讀通過,公務員因工壓力太大自殺也可領撫卹金

考量社會型態轉變,公務員可能因工作壓力,或本身疾病難治,或體恤家人費心照護而自行結束生命,做因病故或意外死亡給予撫卹的延伸意涵。

2017/03/10 | Louis Lo

【圖輯】你累了嗎?看看自己是哪種症狀,去這10個地點旅遊紓解壓力

生活種種跡象可能都是一些提醒你調整的暗號,如果出現以下這10種症狀,意味著你可能該安排一場旅行,去走一走了。

2017/03/09 | Louis Lo

【圖輯】你累了嗎?看看自己是哪種症狀,去這10個地點旅遊紓解壓力

生活種種跡象可能都是一些提醒你調整的暗號,如果出現以下這10種症狀,意味著你可能該安排一場旅行,去走一走了。

2016/11/05 | 王偉雄

公司鼓勵員工冥想提升生產力,不是與冥想的原意相違嗎?

冥想源於宗教修行,而宗教不會鼓勵人追求物質生活的成功。不少商業機構利用冥想訓練來提高員工的生產力,以增加公司的盈利,不是與冥想的原意相違嗎?

2016/11/04 | 王偉雄

公司鼓勵員工冥想提升生產力,不是與冥想的原意相違嗎?

冥想源於宗教修行,而宗教不會鼓勵人追求物質生活的成功。不少商業機構利用冥想訓練來提高員工的生產力,以增加公司的盈利,不是與冥想的原意相違嗎?

2016/05/27 | TNL香港編輯

工作到死? 日本37%年輕人預計自己無法退休

工時長,工作年期長,更不打算退休?全球12%青年沒有打算從工作中退休,在日本更有37%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會工作到死亡為止。

2016/03/11 | TNL香港編輯

帶寵物上班減員工壓力 港日台企業齊仿效

不少硏究顯示帶寵物上班可舒緩員工壓力,近年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實行帶寵物上班計劃,而香港也有企業開始嘗試推行此計劃,讓寵物走進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