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工會

工會(英語:trade union),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星展併花旗客服量能不足狀況多、員工嚴重加班,全金聯將提檢舉要求勞檢

全金聯理事長鍾馥吉指出,星展銀行輕忽銀行合併的複雜度且缺乏演練,根據前幾天接獲申訴資料,至少15家分行出現違法狀況,包括超時工作12小時以上、甚至直至隔天零時後才關門,以及連續數天晚上11時後才關門。

TNL+ 2023/08/22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民間要求警察值勤配戴隨身攝影機,工會要求額外加給引發爭論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犯罪學專家卡茨(Charles Katz)認為,警察工會要求津貼的「操弄」行徑相當可笑。卡茨稱:「事實證明警方執勤時攜帶隨身攝影機能有效減少民眾對警察不當行為的投訴,且仔細想想,那些能保障員警職業清白及生命安全的裝備,會因為員警配戴後就給他們津貼?難道員警穿上防彈背心也要給予額外補助?」

2023/07/14 | 德國之聲

談判破局:好萊塢演員工會與編劇工會上演63年來首次「雙罷工」,《奧本海默》影星提前離開倫敦首映

好萊塢的編劇自今年5月起展開罷工,如今演員工會也宣佈加入罷工行列,成為1960年代以來,好萊塢影視業首度爆發「雙重罷工」。勞資雙方有哪些訴求與主張?

2023/07/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張忠謀:拜登說「工會回來了」聽了有點刺耳,國家安全至上「這還能算全球化嗎?」

張忠謀說,全球化的基礎是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現在則是國家安全、科技領先(與國家安全有關)、以及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在全球化之上。他認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定調為競爭與合作,至少目前,競爭成分高於合作。

TNL+ 2023/06/02 | 黎蝸藤

為國泰空姐說句公道話:中國輿論誇大又煽情,「毛毯事件」根本稱不上歧視

「If you cannot say blanket in English, you cannot have it」,正確的說法就是如果你不會說「毛毯」的英文, 你就不能拿到它。在中國流傳的翻譯中,卻說「如果你們不會說毛毯的英文, 那你們就不配擁有毛毯。」這個「配」字一下子帶出來「上下等級關係」,配得起還是配不起。中國網友在此事中有「歧視感」,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這個「配」字帶出來的。

2023/05/26 | 賴詩涵

長榮航勤阻止員工加入企業工會,桃園市勞動局聲請解散

由於長榮航勤企業工會一再拖延與拒絕基層員工加入,桃園市政府勞動局已依《工會法》向桃園地方法院聲請解散工會。長勤員工今日前往勞動部陳情,希望獲得勞動部正面支持解散長勤工會。

2023/04/25 | 賴詩涵

華航高雄空服員不得加入桃園市空服員工會,工會組織以工作地點認定合理嗎?

日前華航高雄空服員被公司要求簽署2016年華航罷工時已和華航公司協議廢除的「勞動基準法84-1約定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申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卻被勞動部以團體協議僅限在「桃園市」內工作的空服員為由,表示在高雄市工作的空服員不算在桃園工會的組織內,駁回裁決。但高雄空服員也會去桃園上班、華航公司登記地也在桃園,為什麼不能加入桃園工會?

2023/03/29 | 德國之聲

德國運輸業要求加薪10%陷僵局, 陸海空面臨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罷工

由於通貨膨脹之後的生活成本增高,德國兩個工會要求為交通運輸行業工人要求漲薪10%,為此組織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全國罷工,全國各地的火車、長途客運、公共汽車以及大部分航班都於當天停止營運。

2023/03/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反年改怒火燒向馬克宏,從社會危機逐漸轉為民主危機

巴黎一棟建築的牆上一道「是你們選我的,自然由我決定,你們閉嘴」反諷塗鴉,充分反映越來越多法國人覺得馬克宏是個與民眾漸行漸遠的傲慢統治者。另一塗鴉「查爾斯三世,你知道斷頭台吧」,則想趁英王的原訂到訪,諷刺馬克宏的地位已等同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後被送上斷頭台的法王路易十六,顯示法國民眾覺得馬克宏已踩到紅線。

TNL+ 2023/03/24 | TNL國際編譯

要求調薪30%談判破局,洛杉磯學校職員大罷工3天、逾42萬學生受影響

2021年美國公立學校教師的年薪約為6.5萬美金(約197萬新臺幣)看似明顯高於最低標準。但在加州一年的生活費用高達5.3萬美金(約160萬新臺幣),意味著教師扣除生活所需的花費後,能投入儲蓄的金額所剩無幾。此外,這些學校教師與美國民眾平均領到7.5萬美金(約新臺幣227萬)的年薪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2023/03/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總理動用「終極武器」強行通過年改法案,在野黨聯手發動不信任案

馬克宏的退休金改革法案16日在國會面臨決戰日,但在下議院的國民議會最終投票表決前,因執政黨團對投票結果沒把握,由總理柏納(Elisabeth Borne)在最後一刻宣布動用終極武器——援引憲法第49.3條,終止辯論且不須投票,法案視為通過。反對派議員今天也提出不信任動議對行政部門還以顏色。

2023/03/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總理未經國會投票、強制通過退休改革法案,在野黨齊聲砲轟、7000民眾聚集巴黎抗議

由於執政黨團對投票結果沒有把握,因此在最後一刻宣布動用終極武器——憲法第49.3條,即辯論終止,且不須投票,法案立即視為通過。此決定引發朝野震動與反對黨怒火。激進左派不屈法國領袖梅朗雄對法媒表示,退改法案「沒有任何國會正當性」,並支持向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政府多數在我們眼前崩垮」。

2023/03/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克宏年改法案取得關鍵勝利,法國參議院通過退休年齡延至64歲

政治鬥爭激烈角力,街頭鬥爭也同時登場。法國工會11日舉行第7場反年改全國示威,抗議年改法案。根據內政部資料指出,11日全國共有36萬8000人上街;法國總工會數字則為100萬人,為自1月19日反年改社會運動以來人數最低的一次。但法國民主工會聯盟秘書長貝爾傑(Laurent Berger)告訴媒體:「或許街頭的人比較少,但內心的憤怒卻更多。」

2023/03/09 | 賴詩涵

長榮航勤阻止員工加入企業工會,桃園市勞動局下最後通牒,3/22前會限期改善還是兩敗俱傷?

今年元旦長榮航勤爆發員工「集體請假潮」後,雖薪資勞動條件有改善,但長勤員工想依法加入工會、行使會員權益卻連連被阻。自1月18日委請桃市府勞動局送交入會申請書以來,就遇到改章程、改會員表格,及無批准員工入會,會員人數卻暴增還馬上宣布舉辦會員代表選舉等明顯「阻撓」入會的奇怪手段。一個正常的工會,歡迎員工加入都來不及了,為何長勤工會一擋再擋?

2023/03/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百萬人大罷工反年改,近六成民意贊成「癱瘓國家」

法國政府表示,為了在2030年之前讓退休金制度擺脫赤字,必須實施改革。其他歐洲國家的退休年齡大多訂在65歲以上,法國政府的提案將使法國制度跟上這些國家。在保持緘默數週之後,馬克宏上月說,「沒有奇蹟般的」解決辦法可以保障未來的退休金,「想要維持制度繼續運作,就必須工作更長時間。」

2023/03/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希臘火車對撞增至57死,鐵路工會罷工抗議政府沉痾,憤怒民眾示威與警方爆發衝突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及其他政府官員很快地將事故指向「人為疏失」,但越來越多人認為這場悲劇根本可以避免。反對黨報紙《Syntaktwn》即以「這並非失誤,而是犯罪」為頭條標題,並報導鐵路工會長期以來一直對鐵路系統的內在風險發出警示。

2023/02/09 | 精選書摘

《大失衡》:如果勞工只爭取短期利益而忽略貧富不均的系統性問題,那就是「外力協助的自殺」

如今,麥考汀與勒納爾試圖要把這種宏大願景找回來。他們和其他勞工運動工作者發起一個組織名為「為共好而談判」(Bargaining for the Common Good),這是一個工會側翼團體與社群團體,主要工作在於協調行動並造成更大的社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