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

工黨是與勞工運動有聯係的政黨,一般政治立場屬於社會民主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24 | 謝達文

英倫版《人選之人》:性騷擾文化常年存在英國政壇,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英國威爾斯黨黨魁普萊斯並未被指控性騷擾,他下台的原因,是因為一份內部調查報告指出,黨內有許多性騷擾案件,也有霸凌和歧視的問題,而「多年來,黨內的有權者怠於行動,沒有挑戰這些不良行為」,導致狀況更為惡化。為此,普萊斯表示他有「道義責任」,請辭下台。

2023/04/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澳洲布局印太迎來二戰後最大規模國防調整;澳中經貿回溫,雙方關係仍「回不去了」

西澳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教授陳傑表示,工黨政府不會像莫里森(Scott Morrison)政府經常提起台灣議題,但會堅持「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路線;工黨政府對中政策緩和,不過不會對雙方關係抱有太大幻想,蜜月期已經不會再來。

TNL+ 2023/03/21 | 謝達文

主持人不能在私人推特批評政治?BBC面對政府和右翼媒體的進退失據

BBC雖是獨立的公共媒體,平時的運作獨立於政府,但因為BBC終究是公共媒體,所以每隔幾年,還是要與政府協商撥款。新聞引述BBC內部人士的說法,認為這使得高層特別擔心「政府會怎麼想」。尤其,2016年脫歐公投之際與之後,保守黨內許多人攻擊BBC太偏向留歐派、自由派,更是加深了保守黨對BBC新聞製播的不信任。

2023/01/23 | TNL 編輯

紐西蘭新總理:前總理阿爾登任內遭到「可惡霸凌」,呼籲男性終結厭女症

阿爾登宣布辭職後,針對其性別與衍生而來的抗壓力討論不斷。福斯新聞(FOX)主播稱她是「那個有大牙的女士」,甚至英國老牌媒體BBC也以〈阿爾登辭職:女人真的可以擁有一切嗎?〉為文章標題評論阿爾登為人母與總理的雙重身分,遭外界抨擊「令人震驚的性別歧視」。

2023/01/22 | 潘柏翰

紐西蘭工黨選出希金斯接替阿爾登,不到9個月任期如何打贏民調落後的國會選戰?

希金斯首度獲選為國會議員是在2008年,2020年7月他被任命為健康部長,該年年底就被指派為防疫部長,因為協助紐西蘭防疫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希金斯在總理阿爾登的任內更是善於協調解決問題。希金斯任命了卡梅爾・塞普洛尼(Carmel Sepuloni)為副總理,塞普洛尼將會是該國首位太平洋島原住民副總理。

2023/01/17 | 張博丞

英國政府預計否決蘇格蘭《性別認同改革法》,蘇格蘭社會正義大臣:民主與跨性別權益黑暗的一天

英國蘇格蘭事務大臣傑克(Alister Jack)則寫了一封信給史特金,信中表示,該法案將對英國平等權的保護造成重大的影響。他表示,該法案的通過,將會影響單一性別的俱樂部、協會組織與學校的權益,並且也會破壞男女同工同酬的規範。

2023/01/11 | 張博丞

英國擬修「罷工法」強制維持罷工期間最低限度服務,工會:不民主、不可行、不合法的提案

持續性的罷工讓英國社會損失巨大,尤其醫療業罷工使病患就醫受延誤,英國商業大臣夏普斯表示,政府絕對相信罷工的權利,但保護大眾的生命和生計是他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保障公共安全,他必須通過這個罷工法。他也指出,該法與西班牙和法國的現行法律相似,沒有違反歐洲人權法。

TNL+ 2022/12/07 | TNL國際編譯

非民選世襲貴族、神職高層長期把持席位,英國工黨提議廢除上議院、以全新的民選議會取代

前英國首相強森便曾遭到指控,在其擔任首相期間,提議將數名與其政治立場相近的保守黨人士選為終身貴族,以此獲得上議院席位。強森也在其任內提名俄羅斯媒體大亨列別傑夫(Evgeny Lebedev)為終身貴族,後者最終在2020年順利成為上議院議員。不過,列別傑夫也被抨擊,其任職迄今,僅在上議院的各大會議中發言過一次。

2022/11/24 | BBC News 中文

英國最高法院裁定:未經英國政府同意,蘇格蘭政府不能舉行獨立公投

斯特金並不打算放棄獨立。她已經明確表示,她會把最高法院對獨立的不利裁決描繪成蘇格蘭民主道路上的另一個路障,並希望被剝奪了發言權的不公平感覺會推動公眾支持獨立的浪潮。

2022/10/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特拉斯辭保守黨魁成英國史上最短命首相,施政處處碰壁,唐寧街歲月如惡夢一場

英國首相特拉斯上任45天即狼狽宣布下台,事實上她9月初就任時並未享受多久的政治蜜月期,便馬上歷經「重重劫難」,任內一片混亂,成為她變成史上任期最短英相的致命傷。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週評論,「這個保鮮期,只有生菜堪比擬」。

2022/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內政大臣下台,辭職信疑暗諷首相也該走人;特拉斯面對議會質詢自稱鬥士拒辭職

身陷困境的特拉斯在為其政治生存奮戰時,已有至少5位同黨保守黨國會議員呼籲更換她。民意調查顯示,她個人和她所屬政黨的支持度急劇下滑,國際市調公司「輿觀」(YouGov)18日稱,掌權僅6週的特拉斯已成為他們所追蹤過最不受歡迎的領導人。

2022/10/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新財相韓特警告稅將「不減反增」,特拉斯傳面臨逼宮危機

根據《泰晤士報》、《電訊報》和其他媒體報導,特拉斯9月6日上台後,保守黨民調崩盤,令資深保守黨議員深感震驚,他們正在策劃倒戈,可能在數日內有動作。前財政大臣韓蒙德表示,特斯拉將該黨多年來辛苦建立的經濟競爭力成績毀於一旦。

TNL+ 2022/10/04 | 謝達文

特拉斯一上任就為富人大減稅,讓英國工黨逮到「借力使力說故事」的機會

英國工黨舉行黨大會期間,趁著媒體的焦點擺在他們身上,工黨說的「故事」很明確:「支持工黨,因為工黨才會照顧『我們一般人』,保守黨是站在有錢人那邊的政黨」,以及「支持工黨,因為工黨才是能顧好財經的政黨,保守黨則在亂搞。」

2022/10/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減稅計畫惹議特拉斯提油救火,民調顯示工黨支持度領先保守黨33個百分點

特拉斯除立場反覆外,頑棘的通膨幾乎注定英國央行將繼續升息,而這又會傷害背負房貸的民眾並加大經濟衰退風險。偏偏她被《BBC》問到相關政策會衝擊房市時,答稱「利率是獨立機關英格蘭銀行的事」,還加了一句「全世界都在升息」,再把問題全怪到俄烏戰爭。

TNL+ 2022/08/07 | TNL國際編譯

澳洲通過擴大減排法案,欲擺脫「石油成癮」惡名,目標2050淨零碳排

澳洲眾議院將通過近十年來首起因應氣候變遷的法案,旨在2030年之前將碳排放量減少至2005年度的43%,並放眼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此法的通過,象徵著澳洲政府開始著力以環保為出發點改善當地氣候的新時代,然而在跨黨派的討論中也浮現出各界對於目標訂定的不同想像。

2022/07/27 | BBC News 中文

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蘇納克與特拉斯的「中國爭論」,以及影響英中關係的多重推力

從種種跡象看,不管此次英國政權更迭如何演繹、未來各種重大政策如何調整,一點已經比較明確,那就是英國主流民意曾一度盛行的期望透過與中國經濟合作而促成「合作共贏」的「務實」戰略思路已經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