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們死而後生》:我明白這是我前半生的最後一夜
晚間九點四十六分,他送了最後一通簡訊給我。幾秒後,他們就衝進來了,第一輪掃射,一顆子彈將他擊倒在地。很殘忍,很卑鄙,但很快,就像鍘刀一刀斃命,而非漫長的凌遲。
法國選前驚傳恐攻 伊斯蘭國槍手夜襲香榭大道
巴黎知名景點香榭麗舍大道昨晚發生槍擊事件,造成一名警察死亡,另二名警察受傷,犯案槍手當場遭到擊斃,伊斯蘭國隨後聲稱這是他們所為,巴黎進入全面安全戒備。
130人,在巴黎恐攻中代表人命;140人,在敘利亞恐攻中卻只是數字嗎?
此時此刻,A坐在我面前,和我分享她在約旦看見的一切。180天,是約旦簽證的期限,卻限制不住她掛念那群難民朋友的心。不久,她又將返回約旦,走向那塊她在祈禱中遇見的國境。
從普林斯頓到烽火中東,發現自己的無知——25歲台裔獨立記者蘇奕安
有句話說「行動可以改變絕望」,如果我們只是僥倖生於安穩、幸運遠離絕望的人,是否更有能力行動、選擇改變?當我們看見那些絕望的面孔,又有什麼不伸出手的理由?
賠上自尊後的崩潰,分手後再做朋友?-英國脫歐(Brexit)公投後的英歐關係
英國與歐盟的關係走到今天,面臨了一個轉捩點-究竟該不該分手?或是還能再努力看看?筆者認為,無論結局如何,英歐關係都已因公投而產生轉變,就如同提分手的情侶,傷痕已生。
【圖話國際】歷經4個月追緝,巴黎恐攻主嫌比利時落網
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攻撃造成130人死亡,震驚全球。18日,唯一倖存的法國籍主嫌沙拉阿布岱斯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遭到警方逮捕。
比利時反恐突襲:成功逮捕巴黎恐攻頭號主嫌
3月18日,比利時警方在布魯塞爾莫倫比克區(Molenbeek),逮捕去年(2015)11月13日涉嫌巴黎恐攻法國籍主嫌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等人。
【圖話國際】9名巴黎恐攻者死前訊息曝光,IS新影片揚言打英法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24日發布影片,公布9名在巴黎恐攻中身亡的成員影像,以及他們在發動攻擊前的遺言,另外也揚言會對法國及英國發動恐攻。
雅加達爆炸案》「聖戰士」攻入世界最大伊斯蘭國家 印尼成IS進軍東南亞跳板
澳洲當局去年底警告,IS有意將勢力延伸到東南亞,並在印尼建立「遠方的哈里發國」。印尼因為宗教及地利之便,成了激進分子前進伊、敘投效IS中繼站。
21世紀一整代人的集體恐懼:一個恐怖主義幽靈,在城市生活的每個角落遊蕩
所謂「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手段」,是當權者侵犯公民權的最好理由,美國就在九一一後就增大了警方任意逮捕拘禁涉嫌恐襲者的權力。
歐洲大城恐攻陰霾 莫斯科紅場史無前例取消跨年
外界揣測,克里姆林宮此舉是為了粉飾「伊斯蘭國」(IS)的威脅。在恐攻陰霾下,法國與英國不打算取消傳統的跨年活動,但規模會比往年縮減。
比「法國最危險的女人」更加危險的女性:勒龐家族三代掀起法國極右風雲
老勒龐的外孫女和她的黨魁阿姨相比完全不遑多讓。瑪麗昂勒龐雖然在第二輪失利,但第一輪選舉的亮麗成績使得瑪麗昂成為國民陣線新一代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