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2 |
【小說】《機器如我 人類如你》選摘:我猜他如果朝我動手,就能像折牙籤一樣折斷我的胳臂
《機器如我人類如你》這個帶有經典麥克尤恩風味——引人思考,也令人坐立難安——的故事不太算是典型的科幻,反而更是在透過看似帶著完美理性的機器,來反觀我們身而為人的獨特混亂,探索著意識究竟為何物,挖掘道德之中困難模糊的灰色地帶,並促使我們重新思索人的定義。
2023/02/08 |
《魔鬼詩篇》作者魯西迪遇刺後推出新作《勝利之城》,透露精神創傷寫作變得「非常艱難」
75歲的魯西迪接受《紐約客週刊》(The New Yorker)訪問時說:「有種東西叫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是他自去年8月12日在紐約州肖托夸郡(Chautauqua County)一場活動上遭人刺殺以來,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2022/12/11 |
愛特伍《與死者協商》:祕密在於,決定作品是否有意義的不是作家自己,而是讀者
愛特伍對她自己的寫作經歷進行了坦誠的評價,《與死者協商》是前所未有的對作家世界的寶貴內幕觀點。愛特伍旁徵博引,談及許多健在和過世的作家,也談及她自己在加拿大和國際文壇的寫作經驗軼事。輕快語調之下,是她嚴肅看待寫作之目的與樂趣的態度,以及對西方文學之傳統及迷思的深刻了解。
2022/05/21 |
【小說】《親愛的夏吉・班恩》選摘:小夏吉這時放開派克大衣,微微敞開一條縫,達令先生的目光不由自主向下飄
布克獎評審團主席瑪格麗特・巴斯比指出,本書讀來動人,令人身歷其境,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個關係緊密的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以及價值觀,注定是一部經典之作。
2021/07/11 |
【書評】《一匹馬走進酒吧》:台上歐吉桑脫口秀散發的苦楚,是你我難以迴避的人生縮影
本書寫法化約一場兩個小時的脫口秀,藉著台上57歲的秀場老將自陳,和台下法官老友的觀察入戲,敘事框架不俗,橋段、口語更且入心動容。
2021/04/03 |
【小說】《消失的字母J》選摘:「嘰喳之夜」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麻醉了自己的感官
霍華・傑可布森以令人膽戰心驚的筆法,描述一個大屠殺後的末世。人們高唱和平、有口無心地道歉,卻醞釀出一股沉默而強烈的反動情緒。隨著只在私下提起的「那件事」慢慢浮出水面,故事的不安感升到最高點。
2020/05/22 |
《牛奶工》書評:北愛少女殘酷日記,是政治小說更是一部成長小說
在整個故事中,安娜伯恩斯並不正面論歷史或政治的是與非,而是透過受害少女的內在思辨著眼於政治在人們身上產生的影響,生來便直挺挺杵在日常生活中,還未有能力理解,又巨大到不容忽視,所以會說這是一部政治小說,同時更是一部成長小說。
2017/11/06 |
【陳思宏專欄】男性極痛圖鑑:《渺小一生》
這些男性角色膚色族裔多元,性向開放,互相拉扯依賴,這是21世紀的男性情誼書寫,女作家筆下的新世紀男性不再是單一閉鎖,不再是只會喝酒把妹說髒話耍陽剛演醉後大丈夫的白人,這些男角纖細敏感,與殘酷的現實廝殺,模樣立體浮出書頁,彷彿是讀者身邊友人,非常可親。
2016/05/17 |
韓江憑《素食主義者》奪國際曼布克文學獎 韓國作家首奪殊榮
45歲的韓江,是韓國著名作家兼寫作教師,她成為首名韓國作家入圍布克獎,隨即奪獎。她將會跟譯者Deborah Smith分享5萬英鎊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