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
《馬格蘭的街頭智慧》:紐約骨子裡是一個充滿視覺衝擊的城市,每個去過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在珍・雅各的紐約市之中,「街頭的眼睛」(雅各心目中的城市守護者)是一群好管閒事的人和隨時保持警覺的年長者。但過去七十幾年來,街頭攝影者同樣也在街頭觀察,且帶著巧妙的心思。
2020/08/11 |
引人誤解的「決定性瞬間」(下):布列松發現,相機是捉住「客觀偶然」的絕佳工具
布列松著名的「決定性瞬間」一說,卻常引人誤解。究竟他如何看待攝影?他和現代藝術之間有什麼淵源和對話?
2020/08/11 |
引人誤解的「決定性瞬間」(上):《世紀一瞬間》點出布列松的「視網膜裡內建了構圖機制」
布列松著名的「決定性瞬間」一說,卻常引人誤解。究竟他如何看待攝影?他和現代藝術之間有什麼淵源和對話?
2016/09/01 |
拍下「刺刀前的獻花女孩」成經典 法攝影師Marc Riboud辭世
「我對於世上的美善事物,向來比暴力與醜怪更為敏感。我著迷於在生命最熱烈的當下,盡可能用最熱切、最深入的方式將之紀錄下來。」
2016/08/31 |
拍下「刺刀前的獻花女孩」 法國攝影師馬克・呂布辭世
呂布足跡遍及歐、亞、非、北美,他是首先獲准進入中國及蘇聯拍攝的西方攝影師之一,並紀錄中國文革與40年來的發展巨變;越戰期間更是少數能在南北越間自由穿梭的記者。著名作品「獻花女孩」照片則是1973年在美國的反越戰遊行中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