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2/25 | BBC News 中文

加拿大軍方發現中國在北極進行監視活動,加外長:中國是個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力量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北極表現出興趣,在過去的20年裡,它向該地區33次派遣了高層人物,並參與了大多數主要的北極機構。中國還擴大了破冰船隊,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冰蓋融化,中國希望通過該地區開闢一條通往歐洲的較短貿易路線,並獲得新興資源。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機密文件揭露中國干預選舉、多管齊下滲透政商界,國會擴大調查

CSIS的機密文件還指出北京會掌握加拿大政界、商界等各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其間諜手段包括勒索、賄賂和性引誘等方式。加拿大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和企業高管的個人信息等,都透過中國駐加拿大領事館送交給北京。

2020/11/03 | 精選書摘

《民主的弱點》:美國選務設施漏洞百出,導致歐巴馬顧此失彼

大選過後,歐巴馬總統整個人陷入了超現實的狀態。他原本預期會發生的網路攻擊事件,竟然沒有發生,但普亭所青睞的候選人的確是當選了。在他卸任前的一次訪談中,他也說自己沒有意識到,網際網路讓美國人民受到外國勢力的操弄有多嚴重。

2020/11/03 | 精選書摘

《民主的弱點》:美國在海外提倡民主,就是「幫助」特定候選人贏得大選

美國於是也曾參與,讓外國領袖在投開票上落敗而下台。美國提倡民主的反向力道,幫助塞爾維亞反對黨可以被選民聽到,也防止了米洛塞維奇在選票上舞弊。這樣的行動,該算是公開行動嗎?

2019/12/18 | 李秉芳

美國兩院通過最新《國防授權法》,要求提交「中國干預台灣大選」報告

報告內容應描述美國情報機構如何努力協調技術與物質,支援台灣辨認、遏止與打擊中國的影響行動,以及協助台灣增進能力,以遏止外部勢力損害自由公平選舉。

2019/12/09 | 柳金財

民進黨面對中共統戰只能大喊「別上當」,正正展現其政策工具之有限

針對「26條措施」,民進黨當局提出類似「台灣人要小心」、「披著糖衣的毒藥」之論述,固然對選民有宣傳之用,但執政者更應該提出有效對策因應,因為一味反制批判,恰恰凸顯其兩岸治理能力及政策工具之匱乏。

2018/12/08 | Project Syndicate

臉書散播令人髮指的不實消息,顯示內部有見不得人之事

毫無疑問,對數百萬人數據的壟斷,再加上網路新聞與訊息的流通,對民主構成明顯且現實的威脅。臉書的管理階層已經屢次向大眾證明,不負責任的行事難以使人信服。

2018/12/04 | 《思想坦克》

未來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不大,加大與加速台美關係反而可行

在大敗後對中共妥協,恐怕更可能引發黨內的分裂,以及失去信任民進黨的選民支持(綠營還有近40%的選票)。換言之,兩岸關係的主控權完全不操在民進黨政府手裡。

2018/10/10 | Project Syndicate

歐盟與各國民粹政府互不信任,普亭樂見活生生的歐洲地獄

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在幾個關鍵國家中的崛起,對抵抗俄羅斯侵略的安全機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情報共享需要互信,但曾為信任提供基礎的同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2018/10/10 | 黃柏彰

彭斯演說代表美中關係的冰界點,進入新冷戰競逐時代

川普政府想要發聲的最主要對象顯然是華府政策圈、國際各界、以及中國本身。這也是為什麼此篇演講像極了一篇川普給中國的正式「分手信」,而不是情侶之間爭吵後的氣話。

2018/10/05 | 李秉芳

美國副總統重砲批中國,是挺台灣民主還是為了共和黨選情?

彭斯這項演說象徵美國對中國態度更為強硬,而且已經超過這兩大強國間貿易戰的範疇,觸及雙方在台灣、網路活動、海上自由航行權和人權等方面的爭端。

2018/10/05 | 李秉芳

美國副總統重砲批中國,是挺「台灣民主」還是為了「共和黨選情」?

彭斯這項演說象徵美國對中國態度更為強硬,而且已經超過這兩大強國間貿易戰的範疇,觸及雙方在台灣、網路活動、海上自由航行權和人權等方面的爭端。

2018/09/29 | 黎蝸藤

中國「合法」干預美國期中選舉,但合理嗎?

中國這次干涉美國大選,雖然說合法,但在政治上影響極為惡劣。更奇怪的是,這明明是臭棋,中國媒體原先卻自我感覺良好,大肆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