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
奇蹟般的《世界人權宣言》,如何改變二戰後殘破的國際秩序?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誕生,是出於確保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人類造成的史無前例的的恐怖悲劇不再重演的美好願景。就在2023年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宣言距發表已滿75週年之際,《瑞士資訊》聚焦於《世界人權宣言》是如何孕育而生的,以及在當今這個時代其是否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2020/07/04 |
「黑命貴」的不正義:假平等之名,實則邪惡的無政府主義
諾齊克一語道破羅爾斯的「宏大敘事」背後的「幽暗意識」——那些理直氣壯地倡言平等的人,很可能是出於嫉妒。嫉妒的人如果不能夠擁有一件別人的東西或才能,他就寧願別人也不擁有它。比起別人有而自己沒有來說,他寧願大家都沒有。
2020/04/22 |
《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反資本主義抗爭最深層的價值——平等、民主與社群
資本主義造成的那種不公正的不平等,不僅限於所得與財富。資本主義在美滿人生所需的社會條件方面也會造成嚴重的不平等。此處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否取得有意義而且具有充實感的工作。
2020/02/09 |
《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理應「自由」的現代社會,為何依然讓人喘不過氣?
現代理應是自由的,人們卻不得不過被各種規則束縛的生活。傅柯將各個時代特有的「知識架構」稱為「知識型」,並且探討真正能實現個人幸福的社會是什麼樣子。
2019/05/15 |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導論:為何本書用的術語是「觀念」而非「意識形態」?
「觀念論」(idealist)和「唯物論」(materialist)的歷史解釋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辯論。新觀念會引發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嗎?還是與之相反,觀念是時代的產物呢?本書的立場毋寧是,觀念經常走在物質變遷前面,隨即在解釋和推動這些變遷上推了一把。
2019/05/14 |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導論:為何本書用的術語是「觀念」而非「意識形態」?
「觀念論」(idealist)和「唯物論」(materialist)的歷史解釋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辯論。新觀念會引發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嗎?還是與之相反,觀念是時代的產物呢?本書的立場毋寧是,觀念經常走在物質變遷前面,隨即在解釋和推動這些變遷上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