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

幼兒也稱為幼童,是人類發展的階段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4/17 | 精選書摘

《兒科醫師想的和你不一樣》:寶寶無故大哭不止,有可能是「腸絞痛」

因為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具有神經抑制作用,想藉此作用抑制哭泣並無助益,且在未滿2歲嬰幼兒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較多,所以目前不建議使用含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脹氣膏塗抹腹部。

2019/11/01 | 好食課

小心「急性鹽中毒」,嬰幼兒一天能攝取多少鈉?

短時間內接觸極巨量的鹽份,尿液來不及排出,會造成血液中鈉含量過高,進一步導致高血鈉症,這就是急性鹽中毒的現象。

2019/09/01 | 問8

為什麼會有「芒果比較毒,皮膚不好不要吃」這種說法?

香澄艷黃的色澤跟甜蜜的香氣,色香味俱全,讓人口水直流。等等,開動之前,先來看看關於芒果的3個關鍵問題,就能安心地大快朵頤囉。

2018/12/16 | 周雪君

6日大女嬰感染伊波拉奇蹟康復

剛果一名女嬰出生6天就出現感染伊波拉的症狀,隨即送院,成為當地最年幼的伊波拉病人。她的奇蹟存活令當地醫護人員感到鼓舞。

2018/09/02 | 吳馨恩(壞情感)

標榜「進步」的兒童性別繪本,存在許多錯誤、守舊的觀念

我有一個兩歲的表妹,希望她不會受到錯誤的性觀念影響,甚至是遭受性暴力而不自知。看到這本在網路家長社團很受推崇的性教育繪本,許多人都說這本非常前衛進步,但當我仔細看過一遍之後,發現這樣「進步」的繪本依舊存在許多錯誤、守舊的觀念。

2018/07/13 | 廣編企劃

第一線推動托育 侯友宜與專家同場 要讓父母安心托育

孩子是每個父母心頭肉,台灣目前的托育環境,是否能在父母需要將孩子託付給家人以外的機構或個人照顧時,有安心的選擇餘地?由學前教育發展學會主辦、關鍵評論網協辦的聯合舉辦的托育座談《安心的托育與教育環境座談:誰來讓我放心托?》座談中,聽聽專業人士的分析與建言。

2018/05/12 | 讀者投書

對抗過敏只能勤打掃?把握三個「免疫發展期」讓你事半功倍

把握孩子免疫發育的關鍵重要時期,提早打理體內環境、調整體質,加上定期運動、充足的睡眠,相信在面對外界環境變化時,更有機會能對抗過敏、降低發作的機率。

2017/10/14 |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

美國兒科醫學會:不要讓一歲以下幼兒喝果汁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日前公佈了一個讓許多家長跌破眼睛的建議:不要給1 歲以下幼兒喝純果汁。那1歲以上的小孩呢?那大人呢?接下來到底怎麼喝果汁才對?

2017/10/14 |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

美國兒科醫學會最新建議:不要讓一歲以下幼兒喝果汁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日前公佈了一個讓許多家長跌破眼睛的建議:不要給1 歲以下幼兒喝純果汁。那1歲以上的小孩呢?那大人呢?接下來到底怎麼喝果汁才對?

2017/08/12 | TIME

在烽火連天的尼日利亞,讓婦女與嬰兒取得必要營養是最大挑戰

慢性營養不良可能阻礙一國的經濟發展。世界銀行在最新的「世界營養概述」中寫道:「兒童早期的發展遲緩將對其成年後的教育、收入、生產力等造成影響。」

2017/08/11 | TIME

在烽火連天的奈及利亞,如何讓婦女與嬰兒取得必要營養是最大挑戰

慢性營養不良可能阻礙一國的經濟發展。世界銀行在最新的「世界營養概述」中寫道:「兒童早期的發展遲緩將對其成年後的教育、收入、生產力等造成影響。」

2017/07/13 | Louis Lo

教育部也要「前瞻」,4年投入81億拚公幼佔4成、增1000班

教育部表示,具體而言,2017年至2020年,全國規劃增設的公共化幼兒園將有1,247班,總計34,249名額,今年就會增設超過190班。

2017/05/09 | 羊正鈺

3年來首例!孕婦回台產檢才發現是愛滋寶寶

為了讓嬰幼兒免於愛滋威脅,疾管署自94年起推動「孕婦全面篩檢愛滋計畫」,並就篩檢、醫療及照護三方面,架構母子垂直感染防疫網:

2016/08/14 | 精選書摘

用這些「遊戲」終結學習焦慮!打怪、破關仍可學到課本的大知識

研究發現,提升學生內在動機的重點,在於給予他們可以承擔的適當挑戰,這個挑戰必須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且做得好。

2016/06/06 | 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童常手抖、哭鬧不止?孩子若出現這些異狀,家長必須提高警覺

醫師建議糖尿病童家長,應根據兒童的血糖水平、進食量等作記錄,當孩童出現異狀,如莫名哭鬧、注意力不集中、發抖等問題,應特別提高警覺。

2016/06/06 | 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童常手抖、哭鬧不止?孩子若出現這些異狀,家長必須提高警覺

醫師建議糖尿病童家長,應根據兒童的血糖水平、進食量等作記錄,當孩童出現異狀,如莫名哭鬧、注意力不集中、發抖等問題,應特別提高警覺。

2016/04/21 | 李牧宜

私幼兒園老師待遇只須符合最低薪資?全教總:請善待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全教總指出,台灣私幼學費過高,政府投注大量學費補助降低家長負擔,卻也造成排擠其他幼教經費的問題。且能加入工會的教保人員只佔極少數,幾無工會可以為幼教人員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