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

庇護(拉丁語:Pius,/ˈpaɪəs/ PY-əs,拉丁語:[ˈpiːʊs]),為拉丁語中「虔誠」的意思,是一個男性名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07 | 長河

中國「走線」偷渡美國人數飆升,是為了人身安全還只是「想來美國」?

偷渡來美的「前輩」可能會經歷一段比較困難的適應期,至少半年多無法獲得社會安全卡合法工作,為了維持生計,不乏有人開始做起「偷渡生意」,比如提供偷渡經驗,為後人進行一對一付費諮詢和指導。

TNL+ 2022/06/12 | 長河

河南基督徒家庭為何寧願逃亡195天,經歷11個國家、冒著生命危險赴美,也不要留在中國?

「封控」在中國並不是新鮮事,如果此次所有人都覺得上海封控不可理喻,理所應當也應認為中國之前對任何人、任何事進行的殘忍封控都是不可理喻。

2022/03/05 | 德國之聲

烏克蘭百萬難民出逃,歐盟史無前例啟動「臨時保護指示」計畫給予一年庇護

歐盟在3月3日達成共識,將前所未有地啟動一項臨時保護計畫,提供因俄羅斯入侵、不得不逃亡的烏克蘭難民臨時保護。根據聯合國難民署,俄烏戰事以來烏克蘭已有百萬難民出逃。流離失所的烏克蘭人,最終恐達700萬人。

2021/08/20 | TNL 編輯

英國政府目標讓2萬阿富汗人前往定居,新法案卻可能視未經許可抵達的難民為罪犯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Laura Padoan指出,難民的權利可能受到國籍與邊界法案的威脅,英國一方面承認阿富汗人正面臨危險需要保護,一方面又要懲罰自行前往英國的人們,這兩者十分矛盾。

2021/04/27 | 德國之聲

香港將通過修訂入境條例,港人憂限制出入境自由

港府表示,修例只是為了能夠在大量的庇護申請當中,從源頭辨識出非法移民。不過,一些律師說,該條例授權當局在沒有法院命令的情況下禁止任何人進出香港。

2020/10/17 | TNL香港編輯

保護傘餐廳潑糞疑犯稱「因為吃壞肚子」,台警質疑說法續追查、加強巡邏撐反送中商店

不少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人因害怕遭港府秋後算帳,到台灣尋求庇護。為協助在台尋求庇護的港人維持生計,今年4月間在台北開設「保護傘」餐廳,提供部分因此來台、被稱為「手足」的港人就業機會。保護傘餐廳並不是第一宗在台港人受到攻擊的事件。

2020/09/14 | 傅紀鋼

討論是否接收香港政治難民時,根本上無法迴避「統獨問題」

對於鐘聖雄談香港政治難民的臉書文,許多藍綠陣營都借題發揮。而正如鐘聖雄在文中所述:「這個『不能講』背後有很多考量,最關鍵的當然是中台政治問題。」台灣要不要接受香港政治難民?這跟國家認同和統獨議題有關。

2020/07/01 | TNL 編輯

英國認定《港區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延長港人BNO護照居留期、未來可申請公民權

英國政府認為《港區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所保障的香港自由權,今宣布延長港人的BNO護照居留期限至5年,居留期滿後可申請定居和公民權。

2020/05/29 | 李秉芳

台灣國會跨黨派共同「撐香港」:呼籲「超前部署」建立更完整庇護機制

林昶佐上一屆就在國會組成「台灣國會西藏連線」,協助在台藏人解決生活困難,現在要幫助香港人,他希望這屆立法院可以思考,機制上建立可以怎樣更完善。

2020/05/25 | TNL 編輯

「港版國安法」若通過,《港澳條例》或停止適用:港人來台有哪些衝擊?

《港澳條例》是為規範及促進台灣與香港及澳門之經貿、文化及其他關係而制定,和中國人所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比,規範較為寬鬆。蔡英文昨夜的臉書貼文,也引發社會討論,如停用《港澳條例》影響將會如何。

2020/03/07 | Louis Lo

【圖輯】人生如戲:阿富汗演員逃離塔利班劇場,在難民營演出最艱難的角色

在塔利班組織演出的威脅劇情後,這位演員被迫帶著三名女兒與妻子展開旅程,先是逃到伊朗、土耳其,最後來到希臘。

2020/03/04 | 德國之聲

土耳其開門放難民,歐盟束手乾著急

突然間,來了下一個危機。土耳其替難民打開通往歐洲的大門。現在,歐盟又得自己去應對難民了。德國之聲評論員Bernd Riegert指出,舊有的衝突由此再度爆發。

2019/10/25 | 李秉芳

英國冷凍貨櫃車「懸疑」命案:39人都遭凍死

英國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偷渡地點之一,光是去年就抓獲8000人,更多人在邊境被攔下,犯罪集團藉此大發偷渡財。在過去4年,這些必須返國的難民確實回國的比率下降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