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 | 李秉芳 死刑犯是怎麼長大的?逾7成僅國中學歷,平均關20年忍受煎熬絕望,寧願死也「不想當沒用的人」 多數死刑犯覺得,寧願死也不願意終身監禁,不知道自己繼續被關下去活著有何意義。還有人表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被執行就是把命還給被害人。有個死刑犯分享,之前有個死囚殺死媽媽,被判死刑時都安然自若,後來改判無期徒刑後,反而自殺死了。 死刑 廢死 More... 反廢死 死刑犯 監所 學歷 判死 監獄 虐待 不人道對待 酷刑 國際人權公約 人權 尊嚴 殺人 殺人償命 弱勢族群 2023/08/18 | 《思想坦克》 《八尺門的辯護人》:在牌桌上喬事喬人喬生死,法律本來就是權衡和妥協之下的產物 本劇可以看到台劇的顯著進步,以及平日難以討論分明的議題,透過戲劇開啟觀眾的想要理解,儘管有些政治橋段處理得極生硬,難掩瑕疵。若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值不值得看?我還是會說滿值得一看的。嗑完劇,甚至可以把原著小說找來一讀。 八尺門的辯護人 司法黃牛 More... 歧視 原住民 原住民加分 廢死 死刑 2023/08/05 | 精選轉載 臨床心理師看《八尺門的辯護人》:鄧伯的案子讓我第一次思考「殺了人該不該判死刑?」 「拜託沒那種屁股就不要生」、「智障生智障不是活該嗎」、「前世欠債今生還」、「這種年紀就算判死也撐不到那一天了吧」。讀故事的人不多,看熱鬧的倒是不少,為了正義也好,為了宣洩也罷,這兩件事本來就很難分得清楚,只是那些情緒性字眼,都離我看過的鄧伯非常遙遠。 死刑 廢死 More... 八尺門的辯護人 台劇 可教化 唐福睿 臨床心理師 2023/08/04 | 精選轉載 《八尺門的辯護人》:在多語族群混居的台灣,語言使用的本身就是權力階級的展現 《八尺門的辯護人》用一個權力架構萬般不對稱卻很合理的故事,訴說了越過殺人之門那基於義憤、似乎短暫的心神喪失的過程,其中牽涉產業利益糾葛、造成連翻譯都是根本問題,最後還在責任年齡上都有所爭議的故事,讓人快要懷疑,這離奇是否司法之日常。 八尺門的辯護人 唐福睿 More... 死刑 廢死 法律文字 漁工 佟寶駒 外籍移工 司法官 2023/07/28 | 讀者投書 死刑的特色與困局:廢死之後,台灣治安會更加猖狂敗壞嗎? 關於死刑的爭議可謂爭論不休、永無止境,小到成為辯論賽的議題,大則成為政治上用以互相角力的口水戰。以下筆者將分析死刑之特色、廢死意義以及不同面向對於死刑的看法,並結合現有的法理依據,深度論述死刑是否有其存在之價值,以及未來若成功廢除死刑後台灣將會何去何從。 死刑 廢死 More... 死囚 刑法 國際特赦組織 聯合國 生命權 2023/06/28 | 李秉芳 國家人權委員會將成立「逐步廢死小組」,陳菊呼籲政府暫停執行死刑 國家人權委員會也將成立「逐步推動廢除死刑並促進社會對話工作小組」,規劃透過深入調查被害人家屬與死刑犯家屬所面臨的處境、促進人權教育以提升民眾對廢除死刑的了解、加強與國會溝通修正涉及死刑之相關法條等方式多管齊下。 死刑 廢死 More... 廢除死刑 國際特赦組織 人權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 人權 死刑犯 2023/06/20 | 李秉芳 立院今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聚焦死刑存廢,尤伯祥:贊成在民意基礎上逐步廢死 蔡彩貞回應,她認為死刑存廢牽涉法令制度,符合人民及社會對為安需求,死刑存廢需要綜合評量;賴士葆要求表態,若未來擔任大法官會不會加速審查,蔡彩貞說,「所有案件都應該妥速進行」。 大法官 死刑 More... 立法院 提名 質詢 人事案 審查 死刑 廢除死刑 死刑存廢 廢死 反廢死 司法院 憲政 憲法法庭 死刑犯 2023/05/17 | 張博丞 國際特赦組織報告:2022年全球死刑執行數創5年新高,中東北非佔九成、中國估每年處死逾千人 全球有112個國家廢除死刑,俄羅斯、韓國、寮國等國雖然在法律上保有死刑,但已長達10年沒有處決任何人。國際特赦組織發布的調查報告不包括中國,因為中國將死刑數據列為國家機密,但該組織估計中國每年都會處死超過1000人。 死刑 廢除死刑 More... 廢死 國際特赦組織 中國 伊朗 沙烏地阿拉伯 中東 埃及 北非 Agnès Callamard 什葉派 穆斯林 2023/05/04 | TJ 【關鍵眼中盯】我在《人選之人》見到很多前同事的態樣,劇裡每個人都是一部分的壞人 《人選之人》最可貴之處,就是把所有政治工作者的缺陷和盲點都呈現了出來,讓影集變得不像是紀錄片式的指控,而能探入政治本質:取捨和妥協。例如許多人最愛的那段廢死對答,在我看來,林月真像極了用蔡英文聲音說話的柯文哲,而她最後卻受到現場90%的人鼓掌。 人選之人 造浪者 More... 幕僚 林月真 謝盈萱 戴立忍 廢死 選舉 影射 關鍵眼中盯 2023/05/03 | 方格子vocus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窺探台灣民主選舉文化的絕佳窗口,「中國因素」卻被刻意隱形了 台灣民主化三十年來的選舉,最大的主旋律被刻意隱形了,不論是統獨,藍綠,或是親中反中的選舉動員口號,中國才是台灣選舉最重要且歷久不衰的背景因素,特別是總統大選。本劇卻很刻意地讓中國消失了,原因當然不言而喻...... 人選之人 造浪者 More... Netflix 公平正義黨 民主化 民主和平黨 中國因素 選舉文化 韋伯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心志倫理 責任倫理 廢死 社運人士 民進黨 政黨輪替 同性戀 社會系 2023/03/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來西亞同意廢除強制死刑和無期徒刑,替代刑罰最長關40年與鞭刑12下 馬來西亞內閣已同意廢除強制死刑和無期徒刑,替代刑罰是監禁至少30年及最長40年,以及至少12下鞭刑。儘管馬來西亞未全面廢除死刑,但2018年至今已暫停施行死刑。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強制死刑 廢死 唯一死刑 2023/02/10 | Abby Huang 瑞士國會訪團今返國,遇到中國大使會說什麼?議員:台灣民主充滿活力,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 瑞士綠黨議員議員瓦德表示,他來台灣之前就知道「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但他仍對討論的開放程度感到驚訝;雖然部分討論雙方意見有所不同,比如廢除死刑議題,但都是在深厚的友誼和理解的環境中進行的。 瑞士 瑞士國會 More... 瑞士友台小組 中立國 台灣 中國 金門 綠黨 社會民主黨 莫麟納 瓦德 科技 創新 教育 文化 人權 廢死 2023/01/19 | 精選書摘 《反對死刑》:法國社會歷經1968年文化革命的洗禮後,死刑的廢除有如弓上的箭、蓄勢待發 本書是巴丹岱爾在2008年時,回顧當初創造歷史的時刻。1970、80年代,法國社會為死刑議題激烈交鋒。當時法國反對廢死的聲浪,不亞於今天的台灣。但是巴丹岱爾逆風而行,在幾場重大刑案中為死刑犯辯護,闡述理念。 反對死刑 法國 More... 前法務部長 廢死 貝卡利亞 伏爾泰 法國大革命 雨果 第三共和 總統大選 密特朗 歐洲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公約 廢死運動 侯貝巴丹岱爾 Robert Badinter TNL+ 2022/10/25 | 陳劭康 台灣比較保護殺人犯?已4年多不執行死刑的馬來西亞,為何朝野都願廢除「強制死刑」 當這兩年來,已有三名馬來西亞女性在台灣遭殺害的案件發生後,有關台灣死刑存廢的議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而如網紅「館長」陳之漢、歌手黃明志也批評台灣司法對加害者的寬容。那麼死刑在馬來西亞又是怎樣的情形呢?台灣自2006年修法之後,已經不再擁有強制死刑,法官具備量刑空間。至於馬來西亞,也在同樣的道路上邁進,2018年至今已暫停執行死刑,朝野對廢除強制死刑都有共識。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死刑 唯一死刑 強制死刑 廢死 2022/09/02 | 《思想坦克》 台灣人為什麼擁抱死刑?當死刑成為共感之「苦」,廢死者的「置身事外」就成為仇視對象 他們感覺到「苦」,他們期待這塊土地上的人也都能夠「共苦」,他們想像那些沒有表達明確憤怒的人「一定沒有吃過苦」,所以他們起手式是「哪一天你的家人出事」。然而,在討論死刑的替代方案時,卻很難找到全體的堅定共識。因為這個題目真的很難。 死刑 廢死 More... 反廢死 廢死聯盟 殺警 修法 法務部 2022/08/30 | 《思想坦克》 詹順貴:台南殺警案凸顯六大問題,政府應謹記教訓、好好檢討並提出妥善對策 警方迅速逮捕真正兇嫌(可能性極高),固然應該給予肯定,但在此一事件凸顯出來的幾個問題,政府也應該好好檢討與提出妥善對策,才能真正告慰2名員警在天之靈,並避免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台南殺警案 殺警案 More... 警察 外役監 警械使用條例 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 死刑 廢死 反廢死 用槍時機 2022/08/29 | 熊仁謙 佛陀支持死刑嗎?佛教對「廢死」抱持什麼立場? 佛陀一直呈現的,就是「不講空話實際行動」,相較於站在道德制高點、指出「有死刑也不會讓犯罪率下降」。佛陀是直接到第一線、幫忙讓犯罪率下降後,再輕輕地建議死刑不是最好的選項。 廢死 反廢死 More... 佛教 佛陀 死刑 2022/06/13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宣佈廢除強制死刑,首相沙比里:法官有權給嫌犯重生的機會 除了柬埔寨及菲律賓之外,東南亞國家普遍執行死刑法令。馬來西亞政府10日宣佈廢除強制死刑,讓法官有權利讓罪犯用其他懲罰方式代替死刑。雖然不是完全廢除死刑,但是人權組織認為這是馬來西亞邁向維護人權重要的一步。 死刑 廢死 More... 強制死刑 馬來西亞 廢除死刑 販毒 人權 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