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
《日本建築大師解剖圖鑑》:一窺日本建築的特色,與建築家之間的師承流派關係
本書依照建築大師所活躍的時代,依序從「明治」、「大正」、「昭和戰前」、「昭和戰後」介紹,共計四大章節,並透過插畫來圖解這些日本建築大師及其代表作品。
2020/11/22 |
《種日子的人》:晚年隱居沙漠的畫家歐姬芙,就是我的「主人學」典範
二〇一〇年,曾經待過電視、廣播、雜誌、出版、餐飲等不同領域的陳慶祐,辭去工作,四方尋覓,最終落腳新竹小縱谷中一處綠意環繞的小山坳,打造一個給自己和「農夫」、小狗一起生活的「綠色庇護所」。
2020/07/11 |
《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我手繪一切,建築師不只是用腦袋思考,也用雙手思考
草圖對我來說是一種純粹的內省方法,是達成這目的的重要方式,它讓我能將一個想法轉譯到紙上。透過繪畫的手勢過程,召喚智性、專注力;這命令以一種非常自發的方式從頭傳到手。
2020/04/02 |
《建築的夢想》:我想要創造更美好的社會,而不是當建築這行的理論家
青少年時,我雖然在學校裡掙扎,卻也在艾普森的小村池塘周圍,聚集了一個以我為中心的黨派,從那時開始我就體認到,大家一起工作的效果最棒。彼此依賴才不是軟弱,而是值得歌頌的事。
2020/03/03 |
《在山中造一個家》:我的建築只不過是一張畫布,會綻放色彩的是孩子們的生活
因此,以「家+教堂——居住空間加上精神信仰空間的組合」這個基礎概念,就成為這次新院舍設計上的基本命題,也是多次設計翻案過程中,始終沒有改變的基礎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