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張忠謀

張忠謀(英語:Morris Chang,1931年7月10日—),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創辦人、中華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和台灣半導體企業家,曾任台積電董事長,現已退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黃崇仁:台灣是全球「AI硬體首都」不擔心中國威脅,力積電明年推AI運算晶片

他表示,力積電規劃到2025年前轉型至人工智慧(AI)、新型材料記憶體、3D堆疊、電源管理等晶片晶圓製造,會減少面板驅動晶片和感測元件等成熟製程比重。記者提問力積電在日本、印度、東南亞布局進展,黃崇仁指出,日本一定會去,設廠地點和投資規模待最後定案;至於印度布局,仍須看印度政府的決定。

2023/08/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新聞週刊》介紹「半導體歷史學」,探究台積電發家史與張忠謀的領導風格

林宏文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向他透露創業前的趣事。張忠謀說,當時有一名想要創業的友人向張忠謀詢問融資事宜,但之後就沒了消息。他致電友人詢問,對方說找到了代工廠,因此不再需要籌措那麼多資金。朋友的這種做法,讓張忠謀意識到晶圓代工(Foundry)事業發展的可能性。

2023/08/28 | 方格子vocus

橘逾淮而為枳:台積電美國新廠投資案明顯存在戰略及戰術上的失誤

在補助的金額及條件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台積竟然就貿然投下鉅資到亞利桑那州設廠,而且還在裝機典禮上對投資額度做出加碼的承諾,這不是傻子嗎?在美國政客眼中,台積這個傻子頭已經洗一半了,反正得洗完,根本不必費力氣去攏絡它了。

2023/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專訪張忠謀:暢談職涯3片拼圖,認為中國稱霸半導體業機會不大

訪談尾聲,張忠謀對他無法在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挑戰之時掌握主導權感到遺憾,但他說,在2018年退休的時間點合理,因為當時「我確定,我們已經取得了技術領先」。「我不認為我們往後會失去這種技術領先。」

2023/08/03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樓地板面積達42座足球場,魏哲家、劉德音、張忠謀演講充滿「技術魂」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於7月底正式啟用,致詞中張忠謀強調了技術自主的重要性,台積電R&D研發費用一直以來都是8%的營收,他原本以為當營收很大了,那就不會是8%。「但是R&D從未讓步,如今還是8%,那相當於55億美金。」同時,他也以英國海軍的一段故事告誡並勉勵台積電同仁,切勿走上英國海軍那條老路......

2023/07/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啟用,魏哲家:展現根留台灣決心,王美花:去台化言論可休矣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昨天舉辦啟用典禮,總裁魏哲家表示,研發中心啟用是要向台灣人民展現台積電根留台灣的決心。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積電的先進技術和主要產能皆留在台灣,是台灣半導體發展的里程碑,「過往去台化的言論可以休矣」。

2023/07/11 | 一路向南:東協政經研究資訊平台

台灣觀選團直擊泰國選舉:皮塔能否順利當選總理仍有變數,台泰關係發展值得關注

根據泰國2017年的憲法規定,代表要贏得總理選舉必須取得參眾兩院議員共750席過半的376席,按照目前前進黨的執政聯盟共312席看來,勢必要拉攏部分的軍系參議員倒戈,因此擁有71席議員的泰自豪黨預料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2023/07/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張忠謀:拜登說「工會回來了」聽了有點刺耳,國家安全至上「這還能算全球化嗎?」

張忠謀說,全球化的基礎是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現在則是國家安全、科技領先(與國家安全有關)、以及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在全球化之上。他認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定調為競爭與合作,至少目前,競爭成分高於合作。

2023/04/20 | Abby Huang

21名共和黨眾議員致函布林肯邀請蔡英文參與APEC,吳釗燮:會與其他國家協商做最好的安排

台灣自1991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AEPC,從未有總統親自參與領袖會議,美國眾議院聯名信警告,如果持續依照中共要求不讓台灣充分參與APEC,可能對外傳遞錯誤訊息,無異於美國向中國申請和台灣發展雙邊關係的許可。

2023/04/19 | 精選書摘

《投資原力》:亞馬遜「飛輪」理論的正反饋,使台積電在長期競爭中一直保持優勢地位

本書作者姜昧軍曾執掌上兆人民幣資金的投資規劃,他將在書中完整公開價值型機構投資人的邏輯框架,搭配一目瞭然的心智圖整理,引導你覺醒「投資原力」。作者總結自己專業投資20餘年的經驗,從價值投資流派中,發展出更適合當代市場的投資方式,強調關注4大類公司。

2023/03/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張忠謀、《晶片戰爭》作者米勒對談重點一次看:半導體供應鏈兩極化、台灣工作文化具優勢

針對美國半導體產業政策想讓中國晶片發展腳步緩下來,張忠謀首度公開表態說,「我對這點沒什麼意見,甚至說我支持這樣方向」。與會業者說,美國不僅是台積電最大市場,台積電最大的供應商也在美國,當台積電面臨在美國與中國之間選邊站的壓力增大時,從近年台積電中國市場比重下降情況,就可看出台積電的選擇。

2023/02/20 | Abby Huang

「間諜氣球」美中關係緊張之際,美國4眾議員抵台拜會立法院與張忠謀

美國4名跨黨派議員於本月19日到23日率團來台訪問,其中眾議員康納與歐清傑都是美國眾議院新成立的「中國事務特別委員會」成員,一同訪台特別受注目。不過出訪時機正逢美中因間諜氣球關係緊張,康納特別強調,「此行無意挑釁中國」。

2023/02/10 | 方格子vocus

全球化已死?全球化 vs. 去全球化、長鏈 vs. 短鏈,一場品牌和廠商的數十年博弈

「不知道喊真的還喊假的。」是所有廠商面對短鏈生產的第一反應,面對這場未知博弈,供應鏈多半保守以待。也導致長年來,分散風險、短鏈供應,只是概念上的意義,僅少數廠商實驗性超前部署,但也只是小量生產,不敢放手重押。

2022/12/17 | BBC News 中文

台積電亞歷桑那廠風光開張,「逆全球化」之下的贏家是誰?台灣會被掏空嗎?

無論經貿全球化是否壽終正寢,有分析認為,從美國拉幫結派(或半脅迫)邀請盟友加入重建半導體生態圈的態勢來看,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思維已出現極大改變。

2022/12/10 | 財訊

【現場直擊】台積電亞歷桑那廠拜登演說:從座位看端倪,「搖滾區」大客戶全部都是美國隊

拜登是相當精明的政治人物,不但一開場就裝老,開自己玩笑,談到3奈米,他故意裝糊塗,跳過艱深的技術名辭,逗得美國觀眾哈哈大笑,但誰幫過他、該感謝誰,他如數家珍,講到蘋果,還不忘開庫克玩笑。台積電亞利桑那新廠開幕儀式的現場,還有哪些亮點?

2022/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人才赴美恐掏空台灣?經濟部4點駁斥半導體「去台化」,張忠謀: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近壽終正寢

台積電外派數百名台灣員工赴美,引發「掏空台灣」憂慮。台積電高層緊急滅火,董事長劉德音、魏哲家、經濟部接連反駁。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認為,強調,重點不是人才外流,而是「人出去後,是否有機制讓他回流」,若能夠把國外經驗帶回來,對台灣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