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強迫勞動

強迫勞動是指人們在違背自己的意願下,以懲罰或威脅的方式做任何工作服務,強迫勞動包括所有的奴隸制做法、童工、人口販運、抵押勞工、債奴、徵兵制、監獄勞動等,包括合法、非法或是法律所訂之義務。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受刑人生產服飾出口不符美規定, 沃爾瑪計劃調查柬埔寨供應商狀況

美商沃爾瑪表示,該公司正調查柬埔寨供應商涉及非法雇用監獄受刑人生產服飾出口的情形。儘管國際勞動組織(ILO)認定,只要不是強迫勞動,獄中勞動行為是認可的,但根據美國相關規定,以受刑人生產的商品進行國際貿易皆為非法。

2023/07/31 | 吳象元

《八尺門的辯護人》故事的真相:發生在2016年的「和春61號」事件是怎麼回事?

2016年5月7日,船籍隸屬萬那杜、船東為台灣人的延繩釣漁船「和春61號」從台灣高雄港出航,目的地是前往中太平洋漁場捕漁。9月7日晚間,當行駛到復活島和斐濟間的公海時,船上6名印尼籍船員進入船長的船艙並將其殺害,隔天輪機長通報船長死訊,隨後6名船員停靠斐濟接受警方訊問,6人皆坦承罪行。

2023/06/09 | 精選書摘

《新疆再教育營》推薦序:禁言、炸號、喝茶,在恐懼中,我們因為新疆走到一起

戴倫・拜勒是全球最頂尖的維吾爾族社會與中國監控體系專家,他對新疆地區進行長達十年的研究,透過檢視官方文件及長期深入的訪談,揭露再教育營如何成為新疆的「日常」——超過一百五十萬維吾爾人被迫進入再教育營及其附屬的工廠。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法議會接力打擊強迫勞動商品,劍指中國在新疆罪行

歐洲議會通過的法規根據「注意義務」(duty of care),強制要求跨國企業尊重人權與環境,即使不能事先辨認,也要「預告與終止」其活動在人權與環境上的負面衝擊,包括童工、奴役、剝削、強迫勞動、汙染、傷害生物多樣性等。

2023/05/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3全球奴役指數:5000萬人生活在現代奴役情況下,高收入國家成共犯

報告指出,雖然強迫勞動現象在低收入國家較常見,但此事與高收入國家的需求「息息相關」,還說所有強迫勞動的案例中,有2/3與全球供應鏈有關。電子產品仍然是價值最高的強迫勞動風險商品,其次是服飾、棕櫚油和太陽能面板,顯示可再生能源商品的需求很高。

2023/03/11 | TNL 編輯

【國際新聞圖輯】受害國韓國向作惡國日本下跪投降的日子、阿富汗戰爭身障美軍淚灑國會

2021年8月26日,喀布爾國際機場遭到自殺炸彈攻擊,瓦加斯-安德魯斯所屬的小隊正在協助疏散,他當場被嚴重炸傷,多個身體器官受損,還失去一條腿與一隻手,後續進行44次修復手術才保住性命。「這次撤退是場災難,包含不可饒恕的失職與被忽略的究責。」

2023/02/07 | 德國之聲

《阿森一族》諷中國存在強迫勞動,香港Disney+整集下架

迪士尼串流平台並不是第一次刪除單集影片,過去也曾有一集《阿森一族》(The Simpsons,或譯「辛普森家庭」)因提到六四事件,而被下架。

2022/1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參議院查特斯拉、福特等8大車廠,要求揭露供應鏈是否涉新疆強迫勞動

美國聯邦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魏登,致函八大車廠執行長,詢問有關中國供應鏈的議題。魏登在信中表示:「車輛若包含在新疆開採或生產的零件,車廠不能夠,也不應該讓這些產品在美國販售。」

2022/09/07 | 精選書摘

《Diamond》:鑽石的黑暗面歷史悠久,比它璀璨閃亮的那一面還要古老

這場堪稱全世界最知名的廣告行銷與貿易壟斷手法,究竟是如何誕生?資本家們是如何一邊創造鑽石永恆的美好意象,一邊驅使勞工在殘酷的深坑裡挖掘鑽石?要理解箇中原由,唯有跨越五大洲,一探資本家如何結合殖民主義、種族隔離,創造歷久不衰的鑽石產業。

2022/09/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131頁文件反駁聯合國新疆報告指控,指維族人:來去自如、監視系統為現代化建設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趕在高級專員巴舍萊卸任前13分鐘,將新疆人權狀況調查放上官網,其中揭露了新疆生育率不尋常下跌,也指出再教育營的真實存在與中方對維吾爾族人的嚴密控制。但中國所提出的文件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說詞,儼然是「一個新疆,兩個世界」。

2022/08/28 | TNL 編輯

歐盟擬9月提「反強迫勞動法」瞄準新疆血汗產品,卻陷入「想和中國維持關係又想反對」的內部分歧

歐洲議會與成員國都努力在打造貿易防衛武器與顯得太過有敵意之間找到平衡,然而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灣的攻擊性讓平衡難上加難,特別是中國本身的國際政策與歐洲背道而馳。

TNL+ 2022/08/24 | 傅紀鋼

談柬埔寨人口販運:「被高薪詐騙」這件事,為何戳中台灣人心中的痛點?

國人遭詐騙至柬埔寨的新聞已經延燒將近一個月,但就在新聞天天報的情況下,仍有人前仆後繼地要去柬埔寨掏金:「因為知道了還是要去的人,絕對都比外人更了解自己的狀況。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要冒被斷手斷腳、被強姦、被摘器官的風險,還想去法律管不到的地方掏金?」面對結構性貧窮,這些人寧願甘冒巨大的風險也想賭一個翻身的可能。

2022/07/20 | TNL 編輯

美國2022年度人口販運報告:台灣防治成效連續13年被評最高級,但遠洋漁船移工權益待改善

美國國務院在當地時間19日公布2022年度人口販運報告,報告中指出,台灣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仍維持打擊人口販運的力度,因此再度被列入評比最高的第一級,但報告也指出台灣的遠洋漁船與家庭看護強迫勞動現況,仍有諸多可改進之處。

2022/07/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疆觀察(二):中國為維穩發展棉花產業,以「扶貧」為名強迫勞動遭國際抵制

「產業援疆」的背後,代表官方希望新疆最終能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也就是自立自強。發展經濟不只是單純的追求經濟成長率,對新疆各級政府來說,增加就業有助於社會穩定,讓更多少數民族融入主流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廣義「反恐」、「去極端化」的工作之一。

2022/07/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疆觀察(一):中國邀兩岸記者訪新疆,大外宣反恐、脫貧,強調「沒有安全就談不上人權」

中共的治疆策略是一手持續「反恐」,一手強調改善民生,同時在教育上強化新疆和中國自古以來的關聯,強調新疆是多種宗教並存,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從維吾爾人的觀點,他們與現今中亞地區在伊斯蘭教信仰、文化和歷史上有更深的連結。在部分人的眼中,漢人大量移民進新疆,新疆豐富的礦藏支持了中國的建設,當地人卻未雨露均霑。

2022/06/21 | 陳禹蓁

美新疆禁令《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正式實行,中國警告會有負面後果

美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 (UFLPA)於今日生效,該法將所有與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貨物視為「強迫勞動產品」,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將停止從新疆輸往美國港口的所有貨物。根據該法,企業須提出明確的證據證明從該地進口的產品不是來自於被迫生產的新疆勞動者,否則貨物將被禁止輸入美國。

2022/06/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拒當壓迫新疆的共犯:歐洲議會壓倒性通過禁止進出口強迫勞動產品

這份決議案的目的在於,讓海關當局能扣押有足夠跡象顯示物品是在強迫勞動條件下製造或輸送的。在此情況下,必須由進口者證明貨物與強迫勞動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