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2/02 | 精選書摘

《閱讀變現》:歸納法和演繹法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何在讀書時應用呢?

讀書不是看就好了嗎?為何大家都爭相學習她的「閱讀技巧」?從不讀書,到每年都能讀完100本以上的書籍,從上班族,成為幫助萬人改變人生的閱讀教練。本書的作者格格靠著這一套有系統的讀書方式,不僅自身受益,也幫助無數人透過閱讀解決問題。

2022/08/11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傳統媒體式微、數位新聞興起,仍無法掩蓋閱聽人「刻意迴避」新聞的事實

全球所有受訪者中,近43%表示現在的新聞充斥太多政治和疫情報導,以致於他們想要避開,另外有36%擔心新聞對自身心情帶來負面影響。另有29%人認為,他們受夠了新聞的爆量轟炸,及不信任新聞的公正和客觀。

2022/02/03 | 慢工出版

【紀實漫畫】鐘聖雄X曾耀慶對談〈異鄉人〉(下):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當成子彈,你就要打不同的人

鐘聖雄:如果你要把你自己的作品當作是子彈或武器的話,你就要打不同的人。今天是戰術面的運用,你就要用戰略性的思考。 但我覺得沒有必要把事情都覺得說,天下興亡為己任,都我扛,沒有人這麼討論。

2022/01/1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2022新年新企劃,未來大人物「來Talks」──我可以,我來

未來大人物,他們不是典型的成功故事,是面對這不完美的世界不抱怨,捲起袖子去讓改變發生的進行式。好吧,他們可能有抱怨,但還是繼續堅持、用行動讓想看見的改變發生。來Talks系列講座,讓我們在靠近他們的地方,與這群Change makers聊一聊!

2021/06/27 | 精選書摘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當你懂了一切都與「價值」息息相關,就不會對辦公室政治反感

總而言之,當有人為了私利展開權力鬥爭,或是公司發生了價值危機,沒人知道該如何做好的選擇,隨之而來的糟糕政治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建議你留心那種情勢,不要惹得一身腥。

2021/06/15 |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如何不斷擴展自己在公司、部門裡的「影響力」?

很多時候機會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我常聽到資深工程師或是領導層級,鼓勵我們多和不同組的成員聊聊,在這個過程去發掘一些沒有被滿足的痛點。很多很大影響力的專案,就是從不同組彼此不同的激盪,整理發現的。

2019/12/05 | 精選書摘

《說故事的力量》:故事就是「以不逃脫的姿態逃脫,以不影響的態度去影響」

選擇說故事無異於選擇拉式策略,「拉」的力量就像磁鐵的吸引力,與推土機的推力相反。用故事去展現影響力,會極大的提高影響力,而影響力正是你改變聽眾行為的力量之源。

2019/07/15 | 周詣/Daniel Chou

用「寫作」傳播影響力:適合不同等級寫作者的三種文體

萬丈高樓平地起,寫作從來就不是什麼可以一蹴可幾的事情,就算有了熟練的文筆與精準地掌握讀者偏好,「爆紅」的情況也都只是偶一為之。唯有從「今天」開始投資自己,漸漸掌握出屬於自己寫作的偏好與節奏,才有可能在這場自媒體興盛的「戰國時代」,找到自己對世界發聲的舞台。

2019/06/07 | Gipi 游舒帆 商業思維傳教士

「學識、產品、影響力」,我的人生與創業三大驅動引擎

我覺得知識工作者在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時有三個引擎,即學識、產品與影響力,而這種佈局背後,核心思路就是「快樂」。

2019/04/29 | 精選書摘

許榮哲《故事課1》:如何用三分鐘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三分鐘?一個完整的故事?怎麼可能?騙人的吧!學會一個公式,就可以套用在萬事萬物上。那……它可以拿來行銷嗎?當然可以,不管賣什麼東西都可以。

2019/04/29 | 精選書摘

許榮哲《故事課1》:三種選擇建議,打造一鳴驚人的自我介紹術

你這輩子至今「自我介紹」了幾次?自我介紹就像是免費打廣告。說一百次別人的故事,不如說一次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故事,只要方法對了,你就是別人傳誦的好故事。

2019/04/26 | 精選轉載

韓國瑜,被政治耽誤的催眠大師

一個原來支持綠營的高雄朋友跟我說,聽了韓國瑜市長的造勢會後,就決定把票投給他。而我認真讀了他的書、講座影片和演講逐字稿,我才發現其中大有門道,以下一一分析。

2018/04/23 | 精選書摘

等不到洪水的末日邪教:把幻想當成事實,用社會認同自我安慰

現在將近凌晨4點30分了,解決困境的辦法卻還沒找到。這時候,午夜飛碟沒能前來營救的事,大部分人也都公開地承認了,教派似乎面臨解體危機。在一片懷疑的陰霾中,信徒們的信心眼看馬上就要破碎,研究人員卻接連目睹了兩件不尋常的事情。

2018/04/21 | 精選書摘

等不到洪水的末日邪教:把幻想當成事實,用社會認同自我安慰

現在將近凌晨4點30分了,解決困境的辦法卻還沒找到。這時候,午夜飛碟沒能前來營救的事,大部分人也都公開地承認了,教派似乎面臨解體危機。在一片懷疑的陰霾中,信徒們的信心眼看馬上就要破碎,研究人員卻接連目睹了兩件不尋常的事情。

2018/03/12 | 精選書摘

市場最有效率、政府是腐敗的⋯⋯是什麼導致經濟學家誤入歧途?

經濟學在公共辯論當中需要有比較多的狐狸,比較少的刺蝟。能夠隨著情境所需而採取不同解釋框架的經濟學家,比較有可能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