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2/11/02 | 關鍵特務

安聯投信在宜蘭壯圍種下1000棵樹的承諾 ,攜手永續夥伴為下一代守護海岸和天空的美麗

台灣資產管理業者中「永續投資的領跑者」安聯投信,持續主動深耕這塊土地,在2022年秋日的尾聲,攜手林務局及永續夥伴好事交易所、寶島淨鄉團,到宜蘭縣壯圍鄉大福村植樹、淨灘,期許為下一代守護海岸和天空的美麗。

2022/10/28 | 關鍵特務

永續投資2022上半年成長近1200億美元,安聯投信如何陪伴投資人邁向永續之路?

永續不只是生活態度,更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根據晨星統計,僅管全球股票型基金在2022第2季轉為淨流出,全球永續概念基金規模持續成長,累計上半年淨流入將近1200億美元,不只是愈來愈多投資人加入行列,機構法人同步大力擁護,放眼台灣資產管理業,身為「永續投資領跑者」的安聯投信,致力提供投資人最佳的永續投資洞見與解決方案,並倡議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2022/02/15 | 關鍵特務

獻給766萬暖世代的兩大投資關鍵字 安聯投信: 「永續」與「主動」

氣候行動是暖世代(16-40歲)認為最重要的永續目標,從歐盟到台灣,金融法規已經日趨完備,國內資產管理領導品牌安聯投信提醒,「永續」與「主動」已經成為接下來必須放在心上的投資關鍵字。

2022/01/20 | 馬光廷

【書評】《A Philosopher on Wall Street》:華爾街首位製藥業分析師,投資生涯也是生科產業發跡史

作者說故事的功力高超,以法蘭克的生命軌跡為主軸,介紹每一個生命階段的時代背景,又將金融業、生物科技業及製藥產業、矽谷科技產業三大主題環環相扣,深入淺出介紹它們如何交互影響,使美國在科學創新領域獨步全球。

2021/11/16 | Jack Huang

社會影響力債券不太像是「債」,但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社會影響力

對比NGO與慈善每年能獲得的捐款,「社會影響力債券」理論上可以面對更大的資本市場與資金量體,若能說服哪怕是1%的傳統投資人,願意開始把社會影響力項目和社會企業等納入投資組合之中,在賺取合理利潤的同時,同時也解決社會與環境的問題。

2021/09/23 | 精選書摘

《影響力投資》:一個專為女性設計的共同工作空間及社群,算不算是「影響力企業」?

面對社會或環境問題,慈善家會直接掏錢解決,但另外有些創業家是用企業的思維、市場的方法,創造可持續、可複製、可擴大規模的事業。影響力投資同時追求「利潤」及「價值(觀)」,是標準的「行善致富」,這個富,既是個人的小富,更是社會的大富。

2020/03/24 | 綠學院

ESG投資浪潮:郭台銘能否挽回作為首富該有的聲譽?

臺灣和國際上對於有錢人似乎都有某種定見,若台灣的這些首富帶頭開始投入影響力投資ESG,可以讓人們認識到財富雖然是特權,但同時也是責任的雙面性,就不會成天只想著仇富、反商,甚至發生更為扭曲的炫富心理。

2019/08/24 | 葛晶瑩

經濟學者楊家彥捲起袖子實作,以「百分百影響力」投資社企、改變社會

經濟學者楊家彥走出舒適圈,向年輕世代學習,並整合資源協助年輕創業者,一起為社會未來創新的故事,說明影響力投資的內涵。而又是怎樣的創業人,有機會獲得他們在資金與資源上的協助呢?

2019/08/12 | 綠學院

大家都把「影響力投資」掛嘴邊,但你願意投資我的公司嗎?

目前全世界大約只有2%的資產移動到影響力投資,但如果能看懂全球正在做多綠色產業的趨勢,結合影響力投資的風口行動,假以時日,臺灣的影響力投資人也能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投資人。

2019/07/04 | 綠學院

「影響力投資」的真正期待:企業利潤可以帶著靈魂

你可能以為創辦人要有一套完整的思維模型才會成功,但在綠色產業,成功的綠色創業者需要的是多元的思維模型,在大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能維持正常行事能力。

2019/07/01 | 綠學院

搞永續真能賺錢嗎?問問那些「影響力投資人」就知道

你可能覺得影響力投資比較接近創投,但創投背後的核心信念,就是高度風險和超額回報,因此大型私募基金反而更偏好「影響力投資」——因為這些投資項目,對他們來說更「永續」。

2019/06/25 | 綠學院

綠色商業思維:如何找到價值觀相近的「綠色工作」與投資人?

企業社會責任、ESG原則、綠色企業區隔企業想要走到多遠;而社會責任投資、綠色投資、影響力投資則是區隔投資人表達優先順序,相同的是,都在在實驗另一種商業經營模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