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式色情

復仇式色情(英語:Revenge porn)是一種未經過他人同意,任意散佈含有他人色情內容之照片或影片等影像的報復手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10/19 | Abby Huang

為什麼要立專法遏制「盜臉」?國外又有什麼做法?關於「Deepfake」你該知道的5件事

台灣不是唯一一個,面對Deepfake這樣全新的犯罪手法無「法」可管的國家。美國有46個州對私密影片外流有所管制,但只有少數幾個州有將deepfake影片列入管制;在英國,復仇色情片是被禁止的,但法律並不涵蓋經偽造的影像。

2021/02/03 | Hello醫師

私密影片外流所受到的創傷,其實與性侵受害者十分類似

為何年年私密片外流引起軒然大波,但是仍然層出不窮,還有日益猖狂的趨勢?也許,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2020/10/07 | 讀者投書

數位性暴力:如果全世界都看過我的裸體,我該怎麼正常的生活?

台灣目前有關數位性暴力的處罰散布在刑法的各個章節,且刑度普遍不高,當事人是否「合意拍攝」也會影響到法規適用,但同意拍攝也不等於同意被散布,如果憾事發生,有什麼社會資源能夠確保受害者能正常生活?法規又該如何修的更完善?

2020/07/20 | 辣台妹聊性別

性很愉悅,直到有人用它羞辱我:我們該如何看待「A片」?

當我們發現一個影片中的人有可能實際上在受暴時,我們可以選擇不看;當我們無法確定一段影像是否經過片中人同意才被散布時,我們可以選擇不看;當一段素人影像明顯是未經同意流出時,我們可以選擇不看。

2020/06/23 | 李修慧

重點不是罰多重而是下架私密照,「侵犯性隱私專法」如何保障受害者最在乎的事

面對性私密影像外流,多數受害者最在乎的不是加害者被罰多重,而是已經在對方手中的性私密資料,必須拿回來;已經上傳到公開平台的必須下架。但目前,台灣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能「無害的」完成被害者的期望。

2020/05/12 | 李秉芳

杜絕台灣「N號房」,立委要立專法「限時下架」性私密影像

目前台灣針對「未經同意、拍攝和傳播性私密影像」的主要規定都在《刑法》中,不過立委們認為,罰則不夠重外對被害者的保護也不足,光是影像沒有及時下架就會繼續造成傷害。

2020/04/24 | 李修慧

暴露狂「數位化」?AirDrop癡漢「隨機傳送不雅照」,就算報警也難以追查

透過AirDrop傳屌照的狀況不只出現在台灣,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案例,在日本,他們將這類犯罪者稱為「AirDrop癡漢」,而歐美則將這樣的行為稱作「cyber flashing」,而受害者還不只女性,也包括男性。

2019/11/19 | 李修慧

科技家暴的兩難:被監控只要「關定位」就好?這可能讓受害者更危險

美國社福機構主任轉述,有名加害者會在半夜遙控智慧型音響,讓音響播放大聲的音樂,同時打開所有燈,讓還住在家裡的受害者飽受精神虐待,這名受害者甚至只能睡在衣櫃裡。而這類利用「智慧家電」的新型態家暴,只是「科技暴力」的冰山一角。

2018/07/08 | 李修慧

「我的生活不是你的AV」一名男性被偷拍,兩萬南韓女性上街抗議

南韓偷拍犯罪之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於,影片或照片如果沒有清楚拍到被害人長相,便難以成為罪證。

2018/07/08 | 李修慧

「我的生活不是你的A片」,一名男性被偷拍後,兩萬南韓女性上街抗議偷拍歪風

南韓偷拍犯罪之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於,影片或照片如果沒有清楚拍到被害人長相,便難以成為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