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

復興航空(1950-1991年英文名Foshing Airlines,1992年開通國際線後英語易名TransAsia Airways;簡稱復航、興航)是台灣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創立於1951年5月21日,1983年由國產實業集團接手經營,2016年11月22日結束營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8/01/17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只要工會系統能挑戰資方,就不會再有「關廠工人」了嗎?

關廠工人的抗爭運動至今仍沸沸揚揚,許多人把解方放在工會的建立之上,本文以宏達電與威航兩大大量解僱勞工事件作為借鏡,檢視勞工保護法的困境與出路。

2017/04/20 | 周 海威

復航解散又有新招,以「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控告離職員工合理嗎?

復興航空頻繁的發生空難,是否可以算是對於勞工的健康有所危害呢?我倒覺得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再者如果離職空服員握有服務期間公司勞動條件違法的證據,只要一個長工時的證明,解除契約不見得是不合理的方法。

2017/04/18 | 羊正鈺

立益紡織違法解雇!女工絕食100小時,總公司、勞動部都請吃「閉門羹」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表示,資方即使未依《大解法》程序進行解雇,僅能對資方處以數十萬的微薄罰款,不能改變勞工被解雇的事實,資方根本不痛不癢。

2017/01/10 | 李修慧

復航「加發」60天薪資?工會佔領勞動部:那都只是「法定」保障

前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昇今天表示除了法定資遣費,還會「多」發2個月薪水。但復興航空工會表示,這2個月薪資,只是受《大量解雇員工保護法》保障、本來就該給的費用。

2017/01/09 | 法操FOLLAW

復航解散餘波:解析《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的四大漏洞

復興航空公司解散案引起各界對勞工權益的關注。復興在11月無預警停航,停航隔天立刻決議解散。若是要解散,勢必要將員工予以資遣;而資遣勞工的相關規定,我國法律都有明文規範,這也就是我們在本文要討論的議題。

2016/12/31 | 黑狼黃大旺

黑狼年末回顧:九大頭條歪看2016

2016年是閏年,你年一個閏年有這一個特別嗎?本文由這一年的各種現象裡,大致挑出九件來討論。

2016/12/21 | 李修慧

說好的津貼沒有一個員工拿到,復興航空勞資協商3度破局

「爭取應得的,卻被說成貪得無厭!」復興航空工會表示,公司自稱準備的現金,根本是依法就要發放的工資,卻被說成是恩惠。

2016/12/17 | 羊正鈺

遠航爭取重整興航改名 「遠東聯合航空」!估接手上千員工

復興航空無預警解散,遠東航空曾表態考慮接手重整,但華航、長榮應優先。

2016/12/14 | 讀者投書

前復興空服員:感謝復興,讓我在第一份工作,上了殘酷的人生課程

復興倒了,林明昇也被人罵臭了,可國產實業並沒倒,林家勢力依舊龐大。面對林家所擁有的政商背景與豐富資源,復興員工要打的是一場長期而艱苦、贏面甚微的硬仗。

2016/12/08 | Kenzo

興航人要求交通部保障權益 華航、長榮員工現身相挺

興航工會認為,政府重新分配興航的航權時,應明確指示,分配航權的航空公司,要聘僱相應人數的興航員工,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

2016/12/01 | 羊正鈺

交通部收回復興航權!華信接手「花蓮線」比過去快10分鐘

華信使用104人座的噴射客機ERJ,比興航原使用72人座螺旋槳機ATR大,速度也較快,從台北或台中到花蓮,都只要40分鐘,比興航節省10分鐘。

2016/11/30 | 李修慧

前長榮董事長、張榮發二房么子張國煒,「被撤換」後積極籌辦新公司「星宇航空」

前長榮航空發言人聶國維今天證實,被撤換的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已向經濟部登記新公司「星宇航空」,積極籌備中。

2016/11/30 | 李修慧

將接手復興航空?前民航局長:「不用跳火坑面臨另一個災難」

原本有意接手復興航空的前交通部民航局長張國政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接手興航一事確定破局。

2016/11/29 | 羊正鈺

前民航局長張國政有意接手復航,背後團隊還「不能講」

復興航空副總劉忠繼坦言,興航毫無所悉,且是看新聞才知道,目前也尚未與興航接觸。

2016/11/28 | 精神科醫師的異想世界

「假聖人不死,真大盜不止」林全院長,要當聖人維護老朋友們,請下台吧!

原來今之聖人眼中沒人民、沒正義、對屬下不要求紀律、不避嫌去當肥貓加門神喔?難怪我的腦中不斷出現「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這八個字。

2016/11/27 | Sid Weng

興航「美國夢碎」埋財務隱憂,八架A330燒掉100多億

復興航空無預警停飛並解散,半年多內兩次空難,讓旅客失去信心是很重要關鍵,但航空界都清楚,林明昇2010年接興航董事長後就夢想要飛美國,購買廣體客機A330更埋下財務隱憂。

2016/11/27 | 讀者投書

復興航空對員工違約又大量資遣,工會要求額外賠償過分嗎?

復興航空解散後的重大勞資爭議,有許多值得社會大眾深思之處,而相關後續處理的走向,也值得工會、社會大眾、法律工作者研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