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通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議會民主制聯邦共和國,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2/06 | 留德趣談

港人跟德國人訴說殖民過去時

跟德國人提起殖民地,他們多會想到剝削、奴役、欺壓、搶掠,是白人欺凌其他膚色和落後地區的行為。德國曾殖民非洲西南和東部,皆武力鎮壓當地人反抗。二十世紀初,德國在德屬西南非洲,就是今天的納米比亞連坐式屠殺幾萬當地人,被視為二十世紀首宗種族滅絕。2015年,德國外交部承認這是種族屠殺。這些黑歷史更加添德國人對殖民主義負面印象。然而港人對殖民主義的感受,跟德國人截然不同。

TNL+ 2023/12/01 | 留德趣談

德國人悼念基辛格,其實是十分「不德國」

在德國對基辛格最有感受者,或許都是他家鄉菲爾特(Fürth)的人。他在這個紐倫堡附近的城市渡過了人生頭十多年,而且終身是該地足球球會Greuther Fürth(港譯「格雷特霍夫」,港裔林志堅曾在幾年前短暫效力)球迷。他任職國務卿時,每週都會叫助理告訴他球隊的比賽結果。今年他在當地慶祝百歲生辰,亦有一群穿著該隊隊服的年輕人為他唱生日歌。

TNL+ 2023/11/28 | 劉威良

德國政府毫無理性支持以色列,難道巴勒斯坦人的命就不是命?

在猶太女作家費爾德曼的德國生活經驗中,她覺得德國極右派的具體威脅反而更甚於穆斯林反猶太的情形。她說,她住在柏林居住最多穆斯林人住的地區新克爾恩(Neukölln),她的鄰居大多是阿拉伯人,他們多知道她是猶太人,但對她非常友善。反而讓她感到具體威脅的,多是出於德國極右派的人。

2023/11/24 | 德國之聲

德國憲法法院一紙裁定,導致國家預算一夕出現600億歐元缺口

11月20日德國財政部發出的一紙通知,叫停了幾乎全部財政支出——因為此前聯邦憲法法庭的一項裁決,導致德國政府的預算出現了高達600億歐元的缺口。

TNL+ 2023/11/23 | 留德趣談

她只是平凡人,只是心中多了一條既長又深的疤痕

艾班女士(Eva Erben)本身家境不俗,但一切在她九歲那年都徹底反轉。納粹德軍侵佔了她家鄉,後來將她一家送進集中營。父親和母親先後死在集中營,她也受盡折磨,曾被德軍打碎牙齒。戰爭完結前不久,她成功逃脫,在轉換營房時躲在牛棚的稻草堆裡,在牛身旁取暖。她到今天仍然很感恩那頭牛救了她。及後,她遇上兩個德軍士兵,一人向她舉槍,另一人說:「放過她吧,這女孩看來很虛弱,很快都會死的了,不用浪費子彈吧。」

TNL+ 2023/11/22 | 留德趣談

卡梅倫復出,德國民間對他的評價似乎不太高

說到卡梅倫,德國人絕不陌生,皆因他任首相時多次訪德會見默克爾。他有德國猶太人血統,是十五世紀中歐意第緒語(Yiddish)學者Elia Levita後人。他與德國政商界有許多接觸,而退歐前不少德國人也很希望英國可以留歐。

TNL+ 2023/11/17 | 留德趣談

新加坡與瑞士,兩國怎樣冥冥中結緣?

世上有二百多個國家,每兩國都總會有相通和交匯處。二百個國家就有19,900雙不同組合。大國與大國及鄰國與鄰國的交集,總會比相距遙遠的兩國小國為多,然而後者卻有許多當地人才知道的特別故事。

TNL+ 2023/11/17 | 楊書宜

德國熱議詞彙「Wohnwahnsinn」:仲介帶上百人同時看屋,有錢也租不到房子的「居住瘋狂」

德國租屋市場會如此競爭激烈,其中一個原因之一為德國的大學生人數自2007年到2023年大幅的增長,然而學校所提供的宿舍數量無法完全供應有住宿需求的學生,學生需要自己在外尋找公寓或合住公寓,導致租屋市場更加的緊繃,找房變得更加艱難。

2023/11/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防長:承諾援助百萬枚砲彈,將無法兌現;歐盟重申援烏立場未變

歐盟去年承諾將在明年3月前援助烏克蘭100萬枚砲彈,但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在防長會前報導,質疑歐盟的承諾與實際生產供應能力差距很大;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也在出席會議時直言歐盟將無法實現援烏百萬枚砲彈目標。

TNL+ 2023/11/15 | 留德趣談

幸運向上!——在德國說起礦工,很多人都有共鳴

港人與很多現代人,對礦工這職業非常陌生,總覺得是遠古的事。然而在德國說起這職業,很多人都有共鳴。礦工在德文稱作「Bergmann」,直譯是「山人」,顧名思義是在山中工作者。今天西部魯爾河區(Ruhrgebiet),仍然有許多採礦遺蹟供人參觀。當地人打招呼,時愛用一句「Glück auf!」,意思是「幸運向上」,正來自採礦業。

TNL+ 2023/11/15 | 留德趣談

在德看選舉:台灣與德國大選冷暖不同

台灣候選人都愛到各地拜廟,選總統者更會巡遊全台參拜,在廟內演講和會見群眾。相反,德國是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但政教分離,就算是以基督教精神建黨的基民盟和基社盟,亦不會巡遊全國教堂發表演講。

2023/11/13 | 精選書摘

《邱吉爾:與命運同行》:邱吉爾支持與希特勒談判,前提是「不要表現得像一群烏合之眾」

在羅伯茨筆下,邱吉爾才華洋溢、情感豐沛,幽默卻又愛哭。他出身望族,卻有著自私冷淡的父母;從小接受一流的軍事教育,讓他獲得拯救帝國的雄心。長大後的邱吉爾,縱橫戰場與政界,不時展現迷人的特質,卻也時常惹人厭惡;他既無私又自私,個人弱點顯而易見,卻也因此擁有號召眾人的力量。

TNL+ 2023/11/13 | 留德趣談

德國人常強調歡迎難民和移民,但同理心不是靠口號

很多居德的人卻會發現,公家機關對外國人態度不佳,尤其是德文不佳者;而公文所用的深奧官僚用語,亦即「juristisches Deutsch」或「Amtsdeutsch」,甚至連德國人都看不懂。

2023/1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總理蕭茲:反對加薩「立即」停火;阿拉伯領袖抨擊以色列力道有別,傳阿聯仍盼與以維持外交關係

在阿拉伯聯盟和伊斯蘭合作組織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召開的緊急峰會上,伊朗總統萊希發言表示:「伊斯蘭政府應該將進行占領的侵略者政權軍隊認定為恐怖組織。」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表示,「一向談論人權和自由的西方國家,面對巴勒斯坦正在發生的大屠殺卻保持沉默,這是一種恥辱。」

2023/1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約罕見警告德國勿依賴中國電信設備,應從對俄經驗學教訓

沒有一個歐洲國家像德國一樣,使用這麼多中國電信設備。德國政壇對華為的安全問題討論多年,政府也意識到國安風險,但仍未決定是否強制業者拆除已安裝的設備。

TNL+ 2023/11/12 | 劉威良

選前不談理念卻喊出要「聯合執政」,這在內閣制的德國完全不可想像

基於政黨公平競爭的原則,德國絕對不會在選前預設哪個政黨會和哪個政黨合作,一切的合作都是在政黨展現完整的政黨實力之後,端看各個政黨的得票數與合作意願來決定。沒有實力,根本連談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