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

德意志可以指: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德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5/19 | 精選書摘

《十字軍首役》:這場戰役決定了中世紀的特質,反諷的是,十字軍運動本身是紛爭與分裂的產品

梵科潘的研究與此形成強烈對比,他審視東方,尤其是在基督教帝國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發生的事,指出十字軍首役真正的煽動者其實是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科穆寧,其帝國在突厥人侵擾下瀕臨崩潰邊緣,於是向教宗懇求軍事援助。

2020/09/14 | 精選書摘

《諸神的起源》:在英文裡,一週之時間流轉就是一部簡明的天文史

對世界上大部分人來說,給星期中的每一天命名意味著宣佈——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你獨特的社群的宗教歷史。這就是為甚麼反宗教信仰的法國革命份子那麼急於設計一份類似公制系統,可供全球人們使用的日曆。

2020/09/14 | 精選書摘

《諸神的起源》:在神聖的殺生獻祭中,世界、人類、動物和諸神秩序再一次得到肯定

希臘人這個偉大的市民與宗教儀式後來被羅馬人接收,並且在整個羅馬帝國裡實行,這個儀式因此深具影響力,而這一點我們不用再多加強調。這是一個由祭司執行、人民希望可以得到認可與接受的犧牲祭儀。

2020/07/21 | 清涼院

讀《萊茵河哲學咖啡館》:什麼是「德意志」,可說是理解德國文化的一個切入點

當法國文化成為歐洲的主流時,巴哈其代表的德國本質──枯燥、拘謹、學究──反而創造出令人驚豔的音樂。德意志人與世界的相處方式,就是從內在自由的保存,追求偉大價值的保存。但對內在自由的堅持,亦是引致非民主的原因。

2020/04/29 | seayu

解構神聖羅馬帝國(三):皇位沒坐穩的鄂圖一世,想到找「教會」當政治打手

鄂圖一世雄心壯志,希望能仿效昔日的查里曼大帝,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度。不過王國內的貴族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也是有一定實力的。結果,鄂圖一世是個懂得從歷史中學習的人——找教會幫幫手。

2020/03/02 | 精選書摘

《奧地利史》:從「優秀德意志人」到「奧地利人」的自我認同轉變

基於二戰對奧地利所帶來的鉅大傷痛,以及全歐各國的強烈反德情緒,同時奧地利各界亟欲擺脫在二戰期間奧地利人民參與、共謀,並犯下的戰爭罪行,使得向來自視為德意志民族一員的奧地利人民,轉而重新尋求自身的定位。

2019/11/16 | 戲言

柏林,其實可以這樣看

柏林曾經歷長期分裂,人民生活捉襟見肘,思想行動受監視,甚至只想越過一條大街去探望親人,或見見愛人,幾乎都是遙不可及。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但是都寫在柏林的歷史書和博物館內。歷史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

2018/12/30 | 精選書摘

《以撒・柏林》:不宥於理論框架,聚焦具體存在的自由主義者

日耳曼反啟蒙運動始於自卑與酸葡萄心理,雖然在哲學上重拾了民族自信心,政治軍事上卻持續遭受屈辱,轉為強烈排外並帶有文化優越感的民族主義於歷史脈絡之中並不令人意外。

2018/12/29 | 精選書摘

《以撒・柏林》:不宥於理論框架,聚焦具體存在的自由主義者

日耳曼反啟蒙運動始於自卑與酸葡萄心理,雖然在哲學上重拾了民族自信心,政治軍事上卻持續遭受屈辱,轉為強烈排外並帶有文化優越感的民族主義於歷史脈絡之中並不令人意外。

2018/11/03 | 精選書摘

《征服自然》:17世紀德國容易淹水,連荷蘭水利大師也治不好

腓特烈・威廉注意到,他所處在的莊園受惠於建造的圍堤而沒有和其他地方一樣淹水。他問海爾倫姆,有可能在整個下奧得布魯赫都建造圍堤嗎?海爾倫姆的回答是可以。

2018/11/03 | 精選書摘

《征服自然》:拿破崙馴服德意志,讓整治萊茵河成為可能

法國的軍事勝利還有另一個重要後果:它讓大規模整治萊茵河所需要的外交協議變得比較順利,以往河流兩岸邦國對整治意見的不合,在拿破崙治下已容易許多。

2017/09/07 | 精選書摘

本土語言認同背後,隱藏白雪公主打敗拿破崙的秘密

格林童話屬於德國政治復興和社會復興當中的一環,用於證明德國人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的民間故事當中具有一種身分。格林兄弟發現德國擁有一種具備重大價值的事物,一個可以回溯到史前迷霧之中的古老語言。

2017/09/06 | 精選書摘

本土語言認同背後,隱藏了白雪公主如何打敗拿破崙的秘密

格林童話屬於德國政治復興和社會復興當中的一環,用於證明德國人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的民間故事當中具有一種身分。格林兄弟發現德國擁有一種具備重大價值的事物,一個可以回溯到史前迷霧之中的古老語言。

2015/07/15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不要把「世界史」扭曲簡化為「外國史」─如何借鏡瑞士和德國的「柔性課綱」,打造適合小國台灣的教育

能開啟自由思想的鑰匙,是讓學習者清楚意識到,他是普世價值意義下擁有主體性的「人」。

BBC BBC新聞週刊 More... Bern Brandenburg Cornelsen出版社 Cultural genocide demos Die Zeit Eidgenossenschaft Eric Hobsbawn Fachdidaktische Grundsätze Forum Geschichte Gewaltherrschaft Global Peace Index Great German Art Exhibition Helvetier Hochkultur IEP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 Kursbuch Geschichte Mahatma Gandhi mass tourism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Democr Murray Sinclair MV officially unofficial Riksdag solon Stolpernstein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 Verfassungsordnung 三一八學運 上帝 世代 世界 世界史 世界帝國 世界觀 中古 中古歐洲 中國 中國化政策 中國史 中央集權 中立國 主權 主題 主體性 二戰 亞利安人 亞洲價值 交通 人性尊嚴 人權 人道 人類 以巴衝突 以色列 伊斯蘭世界 伯恩 信仰 價值 價值判斷 全球化 全球史 全球局勢 公平 公民社會 六八學運 冷戰 列支敦士登 加拿大 匈牙利 十字軍 印刷術 印度 危機 原住民 原生部落 去殖民化 反省 古巴 古文明 古騰堡 台灣 台灣史 史前史 史前文化 史學方法 史料 吉普賽人 同質性 命運 和平 和平指數 和解 哲學 問題意識 啟發 啟蒙時代 國去 國家 國家威權 國家形象 國族主義 國民 國民教育 國民黨 國際新聞 國際社會 國際衝突 圖像 在地性 地圖 地方政府 地方自治 地球村 地理 埃及 城市 城市自治 城邦 基本教義派 基督徒 基督教會 外交 外國人 外國史 多元 多元主義 多元詮釋 大中國國族意識 大中國心理創傷史 大國崛起 大日耳曼藝術展 大眾觀光旅遊 失敗 失語 奧地利 女性 奴隸 孟德斯鳩 學生 學童 學術研究 宗教改革 宗教迫害 寄宿學校 封建 小國 少數族群語言保護法 巴伐利亞邦 巴勒斯坦 布蘭登堡邦 希特勒 帝國 帝國史觀 康德 強權史觀 德國 德意志 德語 德語區 思想 性侵害 性別平等 想法 意識形態 慕尼黑 憲法秩序 戲劇 手工業 批判 捷克 政治 敘事 教科書 教科書審查 教育 數位革命 文化 文化根源 文化滅絕 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與民主部 文化霸權 文字 斯洛伐克 新生代 新移民 既得利益者 日內瓦 日本 時代週報 時論 普世價值 普魯士 暴政 書評 未來 本國史 東南亞 東方 東歐集團 東西衝突 柏林 柔性課綱 歐洲 歐洲中心論 歐洲史 歐洲統合 歐盟憲章 歐美 歐陸 正義 歪國人 歷史 歷史教學基本宗旨 歷史斷裂 歷史決定論 歷史研究 歷史錯誤 殖民 比利時 民主政治 沙文主義 法國 法國大革命 法官 法蘭克人 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美學 波斯戰爭 波蘭 洗腦 洛克 流行歌曲 消費文化 災難 照顧弱勢 狩獵 猶太人 獨立 獨裁 現代化 現代史 現在 理性 瑞典 瑞典眾議院 瑞士 瑞士同盟會社 環保生態 甘地 異質性 當代 白皮書 百科全書 皇帝 皇民化政策 盛世 盧梭 盧森堡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知識 石器時代 硬性課綱 社會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三世界 紀念石 納粹 絕對君權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 網路 網路革命 羅馬帝國 美國 義大利 習慣 老師 考古 聖雄 聯合國 自信 自我認同 自由主義 自由意志 英國 華夷之分 蘇黎世 血統 行動 衝突 被掩蓋的陰暗史 補充教材 西方 西發里亞條約 解析 言談 討論課 訪談 詮釋 語言 課綱 課綱微調 調查 貿易 資本主義 資訊 資訊科技 越南 轉型正義 農牧 近東 迫害 邊緣性格 鐵器 長江 閱讀文本 關鍵詞 雅典 電影 霍布斯邦 青銅器 革命 韓國 高中生 黃河 黑暗期 黨國教育 黨國歷史

2015/07/15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不要把「世界史」扭曲簡化為「外國史」─如何借鏡瑞士和德國的「柔性課綱」,打造適合小國台灣的教育

能開啟自由思想的鑰匙,是讓學習者清楚意識到,他是普世價值意義下擁有主體性的「人」。

BBC BBC新聞週刊 More... Bern Brandenburg Cornelsen出版社 Cultural genocide demos Die Zeit Eidgenossenschaft Eric Hobsbawn Fachdidaktische Grundsätze Forum Geschichte Gewaltherrschaft Global Peace Index Great German Art Exhibition Helvetier Hochkultur IEP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 Kursbuch Geschichte Mahatma Gandhi mass tourism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Democr Murray Sinclair MV officially unofficial Riksdag solon Stolpernstein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 Verfassungsordnung 三一八學運 上帝 世代 世界 世界史 世界帝國 世界觀 中古 中古歐洲 中國 中國化政策 中國史 中央集權 中立國 主權 主題 主體性 二戰 亞利安人 亞洲價值 交通 人性尊嚴 人權 人道 人類 以巴衝突 以色列 伊斯蘭世界 伯恩 信仰 價值 價值判斷 全球化 全球史 全球局勢 公平 公民社會 六八學運 冷戰 列支敦士登 加拿大 匈牙利 十字軍 印刷術 印度 危機 原住民 原生部落 去殖民化 反省 古巴 古文明 古騰堡 台灣 台灣史 史前史 史前文化 史學方法 史料 吉普賽人 同質性 命運 和平 和平指數 和解 哲學 問題意識 啟發 啟蒙時代 國去 國家 國家威權 國家形象 國族主義 國民 國民教育 國民黨 國際新聞 國際社會 國際衝突 圖像 在地性 地圖 地方政府 地方自治 地球村 地理 埃及 城市 城市自治 城邦 基本教義派 基督徒 基督教會 外交 外國人 外國史 多元 多元主義 多元詮釋 大中國國族意識 大中國心理創傷史 大國崛起 大日耳曼藝術展 大眾觀光旅遊 失敗 失語 奧地利 女性 奴隸 孟德斯鳩 學生 學童 學術研究 宗教改革 宗教迫害 寄宿學校 封建 小國 少數族群語言保護法 巴伐利亞邦 巴勒斯坦 布蘭登堡邦 希特勒 帝國 帝國史觀 康德 強權史觀 德國 德意志 德語 德語區 思想 性侵害 性別平等 想法 意識形態 慕尼黑 憲法秩序 戲劇 手工業 批判 捷克 政治 敘事 教科書 教科書審查 教育 數位革命 文化 文化根源 文化滅絕 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與民主部 文化霸權 文字 斯洛伐克 新生代 新移民 既得利益者 日內瓦 日本 時代週報 時論 普世價值 普魯士 暴政 書評 未來 本國史 東南亞 東方 東歐集團 東西衝突 柏林 柔性課綱 歐洲 歐洲中心論 歐洲史 歐洲統合 歐盟憲章 歐美 歐陸 正義 歪國人 歷史 歷史教學基本宗旨 歷史斷裂 歷史決定論 歷史研究 歷史錯誤 殖民 比利時 民主政治 沙文主義 法國 法國大革命 法官 法蘭克人 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美學 波斯戰爭 波蘭 洗腦 洛克 流行歌曲 消費文化 災難 照顧弱勢 狩獵 猶太人 獨立 獨裁 現代化 現代史 現在 理性 瑞典 瑞典眾議院 瑞士 瑞士同盟會社 環保生態 甘地 異質性 當代 白皮書 百科全書 皇帝 皇民化政策 盛世 盧梭 盧森堡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知識 石器時代 硬性課綱 社會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三世界 紀念石 納粹 絕對君權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 網路 網路革命 羅馬帝國 美國 義大利 習慣 老師 考古 聖雄 聯合國 自信 自我認同 自由主義 自由意志 英國 華夷之分 蘇黎世 血統 行動 衝突 被掩蓋的陰暗史 補充教材 西方 西發里亞條約 解析 言談 討論課 訪談 詮釋 語言 課綱 課綱微調 調查 貿易 資本主義 資訊 資訊科技 越南 轉型正義 農牧 近東 迫害 邊緣性格 鐵器 長江 閱讀文本 關鍵詞 雅典 電影 霍布斯邦 青銅器 革命 韓國 高中生 黃河 黑暗期 黨國教育 黨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