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 方格子vocus 從《非常律師禹英禑》看自閉症:這群星星的孩子,依然能擁有彩虹般的生活 對於心理疾患者,一般大眾可能會受到新聞媒體傳播的訊息所影響,而產生特定的印象,此種無形的限制很有可能因此讓他們更難以獨立生活。然而,我覺得就像《非常律師禹英禑》劇中所闡述的,自閉症者依然能擁有如同彩虹般的生活。 自閉症 非常律師禹英禑 More... 韓劇 心理 自閉 文智媛 朴恩斌 姜泰伍 2022/07/27 | 方格子vocus 電視購物專家沒說,但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我們常說「六分鐘護一生」,但根據消費者心理調查,消費者在看電視購物頻道時,七分鐘就可決定要不要買東西,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七分鐘誤你一生」。所以,購物台的商品若是你「必要」的,那就直接買進;若是你「需要」的,就先冷靜思考一下;若只是你「想要」的,那就直接關上電視。 電視購物 購物 More... 消費心理學 消費者 購物台 購買 心理 電視 2022/07/03 | BBC News 中文 催眠術的「怪奇物語」:催眠是一把雙面刃,如果讓業餘者使用可能造成巨大傷害 催眠與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實際沒有多大差異,作為一種醫學治療手段,與其他治療工具有很多共同之處。就拿注射針頭或手術刀來說,如果錯的人用了,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傷害,但在專業者的手中,就會是有益於眾生的強大工具。 催眠 心理 More... 催眠術 臨床 醫學 醫療 沈迷 洗腦 2022/06/02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每天花15分鐘與自己好好相處,就能發揮類似於在心理治療會談室的功效 許多人會問心理諮商有甚麼用?心理師又能帶給自己什麼?其實每一次的心理治療時間,心理師就項專業整理師一般,帶著我們整理並清除平常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所交雜叢生的負向思緒,「透過規律與穩定的練習,我們也開始培養與學會覺察與接納自己的好習慣,從物理到心理,讓人重新看見自己的樣子,再次看見讓自己心動也喜歡的自己」。 心理師 心理 More...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正向習慣 接納 善待 心理空間 2022/05/06 | 讀者投書 電影《媽的多重宇宙》與「黑洞貝果」:是離苦得樂的真實解脫,還是逃避痛苦的藉口? 被貝果吸入,帶來的是離苦得樂,還是逃避痛苦?筆者僅藉著劇情設定,提出在自我成長的心理議題上,一個識別區辨、覺察的討論:「我究竟是放下執著?還是以放下之名,行逃避情緒痛苦之實。」 媽的多重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More... 丹尼爾關 丹尼爾舒奈特 楊紫瓊 潔美李寇蒂斯 吳漢章 史蒂芬妮許 心理 2022/04/09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焦慮停看行」,三步驟安撫內心的焦慮生物 焦慮雖然是面對危險、危機的正常生理反應,但一旦焦慮過大形成恐懼、恐慌時,就應該學會介入去安撫內心的焦慮感受,切勿讓焦慮成為恐懼本身。 焦慮 恐慌 More... 心理 恐懼 焦慮行為 2022/03/08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我的裡面有「他們」——不是多重人格,是被阻斷的情緒的化身 這些情緒的分身,用意並非是落井下石(害死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保護個案,企圖完整自身。只是「他們」即使出現,也沒有聰敏的處理方式。 心理諮商 化身 More... 心理 榮格 想像朋友 情緒 2022/02/24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儘管有用,但家長反對孩子服用精神科藥物該怎麼辦? 本文作者簡嘉貞心理師觀察到,小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親人或是朋友,會抗拒讓患者服藥,擔心服藥的副作用與藥物成癮問題。但心理師要提醒大家,當醫生決定要開藥時,通常都是認為有其緊急與迫切性,是幫助個案渡過急性期,若自行斷藥,可能會讓原先的症狀更加嚴重。 心理 斷藥 More... 服藥 精神疾病 副作用 精神科藥物 憂鬱 藥物 2022/01/05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認識MBTI性格分類指標,四大維度找到你的職場性格屬性 MBTI近年已成為企業最愛使用的性格測試,幫助企業了解員工特質與情境反應,透過四大維度測試,讓企業找到最適合的人才。 職業 MBTI More... 人格 性格能量來源 心理 性格評估 感知偏好 判斷偏好 認知態度 2021/12/19 | 方格子vocus 面對情緒障礙的患者,我們該注意什麼?又該如何幫助這些人? 情緒若無法辨識與表達,會以衝突(破壞行為)、封閉(自我中心)、怪異行為(看似沒有邏輯的行為)的方式出現。那麼我們該怎麼治療? 情緒反應 情緒教育 More... 情緒 障礙 教育 醫療 心理 2021/12/05 | 陳劭旻 諮商心理師 超商店員遭刺死案被激起的不安與恐懼,是誰在說服你世界如此邪惡? 當你想要真正消除這些壞的時候,需要做更多的理解。 超商店員 報導 More... 憤怒 心理 改變 理解 治安 超商傷人事件 2021/12/04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當個BTS「ARMY」有什麼不好?每個人都需要人生典範與楷模 每個人在生命中總需要典範與楷模,作為引領自己前進的明燈,而偶像對於粉絲而言也是一樣的存在。理性追星甚至還有4個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楷模 追星 More... 典範 心理師 心理 自我認同 BTS 正向特質 社群 情感抒發 2021/11/24 | 讀者投書 失敗的狼狽,也值得被溫柔對待:從謝盈萱的角色詮釋看「自我差距理論」 謝盈萱在《俗女2》與《誰先愛上他的》兩部台灣影視作品中,演出許多平凡人的掙扎與不堪,也帶出人們在面臨夢想與現實間落差時,所產生的心理差距⋯⋯ 謝盈萱 狼狽 More... 失敗 自我差距理論 俗女養成記2 誰先愛上他的 夢想 目標 心理 2021/11/23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不自殺不自傷契約書」有用嗎?面對自殺、自傷傾向者的四項原則 前些日子,台大因為一紙不自殺不自傷契約書,再度躍上新聞版面。我們想討論的是,在一個已經把生死看得很淡的人的眼中,契約還有任何效力嗎?除了契約,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接住身邊的想自殺者。 自傷 自殺 More... 不自殺契約 幫助 關係 理解 心理諮商 憂鬱 傾聽 心理 2021/10/31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逃避雖可恥但還是不想做:你也有「習慣性拖延」的症頭嗎? 「再躺一下吧」、「我等一下再去處理」、「這次一定要完成」。這是許多受拖延所苦的人的獨白,正在拖延的人並非懶惰,他們深知拖延的後果,也時刻受自我譴責的折磨。但就是沒辦法直面問題,因為拖延的本質是並非懶惰,而是逃避痛苦。 情緒 痛苦 More... 心理 拖延 逃避 挫折 懶惰 2021/10/17 | 心理誌 PsychoLife 艾瑞克森取向催眠心理治療:層層堆疊的經驗拆開後,每一層原來皆是禮物 面對一切困境與困難,相較於執著在缺陷中無法自拔,本文以『順勢而為」出發,面對缺陷並從中發現新的契機,接納自己才能蛻變出新的自我。 臨床心理 艾瑞克森取向催眠心理治療 More... 自我成長 心理師 心理治療 治療師 催眠 心理 2021/10/09 | 健康010 還記得新垣結衣結婚時的「集體失戀潮」嗎?專家教你五招走出情傷 一般來說,失戀的人需要1到3個月來平復心情,再依自己的步調療傷。忘不了前任、心情偶爾有所波動也沒關係,只要能夠平靜審視那段過去,並且能夠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那就恭喜你(或你的朋友),成功從失戀中康復了。 失戀 心理 More... 五階段 精神科 新垣結衣 2021/09/25 | 方格子vocus 從生理、認知與行為三個層面來認識「情緒」到底是什麼? 從各種學者理論以及舉例來與大家談談情緒,甚至藉由對於情緒機制的認識,來讓我們能更加如何知道怎麼去對應情緒,處理情緒,進而達到情緒管理。 Schachter 情緒二因論 More... 情緒 心理 身理 情緒機制 學者 理論 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