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狀態

在心理學中,心境(英語:mood),或稱心態、心情等,是一種情感狀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9/28 | 精選書摘

《焦慮使用說明書》:英勇的軍人並非毫無恐懼,而是學會在戰場上控制恐懼的方法

我曾經治療過許多士兵。他們幾乎都是有戰鬥力的勇士,大多數人都曾因為自己的英雄氣概而身陷危險之中,還有些人因為英勇行為獲得獎章。

2022/09/28 | 精選書摘

《焦慮使用說明書》:長期的嚴重焦慮會導致身體產生一系列變化,而且一件好事也沒有

身與心、精神與身體之間並無區隔。沒有什麼是出於憑空想像,你的痛苦再真實不過,但這並不代表你的焦慮不重要,或減少焦慮是無關緊要的事。

2022/07/14 | nippon.com 繁體字

愈來愈多日本人對人生感到絕望,導致無差別殺人這種「擴大性自殺」層出不窮

近年來,自殺時拉上陌生人一起死的「擴大性自殺」事件急劇增多。這些人為什麼想要拖著他人一同去死呢?本文作者從精神醫學的角度解讀這種觸發瘋狂行為的「心理機制」。

2022/03/02 | 林宜敬

俄羅斯開戰,為什麼眾多國外媒體都在談普亭的「心理狀態」?

一個健全的民主國家,會讓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相結合。但是很不幸的,俄羅斯並不是一個健全的民主國家,所以普亭現在的心理狀態就是一個關鍵。

2021/11/14 | 讀者投書

日劇《昨日的美食》與三項心理食材:如果「性傾向的自我認同」是一道菜,如何料理得滿意又好吃?

同志的自我認同,牽涉的層次甚廣,以心理臨床工作的觀點來看,至少含括社會、人際、個人內在狀態與性格,三個層次。每一個層次都有親友以及自身可以促進自我認同的著力點,本文以日劇《昨日的美食》情節片段為例,與各位說明這三個層次的觀念,以及三項促進自我認同的做法。

2021/04/14 | 讀者投書

《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當「差異」成為被攻擊的原罪,誰為仇恨添加薪火?

讓社會有接受「不純粹」的自由,當自由與包容的量度越大,社會就會越能夠接受差異在身邊的存在,當越能習慣多樣與異質時,就越不會感到威脅與不安全,仇恨也就越難滋長。人們可以自由的呼吸自由的空氣,也就留下了讓自己也可以有不同發揮的空間。

2020/03/12 | 樹洞 - TreeholeHK

心流體驗——顛沛流離中,過幸福充實人生的關鍵元素

「心流」一詞由正向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於1990年提出,指個人透過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活動,從而達至欣然自樂的「忘我」境界。

2018/10/17 | 讀者投書

與日本繭居族對談(下):繭居族是指涉心理狀態,而不是一種疾病名

我覺得你對於繭居族的定義是對於理解繭居族的一大步。但是,我們必須銘記在心的是,「繭居族」是指涉他或她的心理狀態,而不是疾病的名稱。如果我們更直接地將「繭居族」與症狀聯繫起來,普通人可能會誤解「繭居族」是疾病的名稱。

2018/08/18 | 麥志綱

彷彿與別人斷線般的七種孤獨

或許孤獨是一種關於我們個人生命經驗的故事,反映著我們如何看待友誼,親疏遠近與關係,或許感到痛苦,也或許有一些好處,但重點還是在於因為有孤獨這種感覺,也才能顯現出我們每個人閱讀人與人之間的點點滴滴,原來可以有這麼不同。

2017/10/25 | 精選書摘

思考「現在、這裡與自己」,打造流動的心態來克服恐懼

我所提倡的恐懼管理的特色,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既有作法,並不需要採取什麼具體的行動,而是與行動內容無關,只需要整頓好心理狀態即可,也可以說是在塑造實際行動之前的自我。

2017/10/04 | 精選書摘

我們被迫與「情緒勒索」共舞,卻如墜入五里霧

為什麼這麼多聰明有能力的人,總是在尋找了解情緒勒索的方法?主因之一就是:我們根本無法看清所有情緒勒索者進行恐嚇的手法,他們的行動彷彿籠罩在一層濃霧當中。

2017/09/30 | 精選書摘

我們被迫與「情緒勒索」共舞,卻無法跳好舞步與搞懂舞伴

為什麼這麼多聰明有能力的人,總是在尋找了解情緒勒索的方法?主因之一就是:我們根本無法看清所有情緒勒索者進行恐嚇的手法,他們的行動彷彿籠罩在一層濃霧當中。

2016/09/19 | 麥志綱

照亮自己的生活,從認識自己渴望的「理想情緒」狀態開始

縮短我們現實情緒表現與理想情緒表現之間的差距,是我們生活中時常要努力的重點目標之一,因為這兩者之間的落差,也是我們生活產生問題,以及生活福祉無法提升的源頭。

2016/09/19 | 麥志綱

照亮自己的生活,從認識自己渴望的「理想情緒」狀態開始

縮短我們現實情緒表現與理想情緒表現之間的差距,是我們生活中時常要努力的重點目標之一,因為這兩者之間的落差,也是我們生活產生問題,以及生活福祉無法提升的源頭。

2016/06/26 | 麥志綱

如何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堅強的人該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在心智上達到「堅強」的狀態?美國女作家Amy Morin提出了五種指標讓我們檢視自己。

2016/06/26 | 麥志綱

如何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堅強的人該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在心智上達到「堅強」的狀態?美國女作家Amy Morin提出了五種指標讓我們檢視自己。

2016/05/18 | 麥志綱

當回想過往時光時,你是厭惡它,還是熱愛它?

我們完整的生命故事,不僅僅是我們從何而來的證明,也是「我們是什麼」的證明,而這些都值得在生命中投入注意力或好奇心去關注。

2016/05/18 | 麥志綱

當回想過往時光時,你是厭惡它,還是熱愛它?

我們完整的生命故事,不僅僅是我們從何而來的證明,也是「我們是什麼」的證明,而這些都值得在生命中投入注意力或好奇心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