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心臟病

心臟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由脂質沉積於動脈壁而引起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憂鬱真的會「傷心」,美國研究: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很多人會好奇憂鬱「傷心」的原因,詹佳真解釋,有憂鬱症或處於心理狀況不佳的人,通常在飲食和睡眠狀態都不好,比較容易有不健康的行為,如吸菸或是過多靜態生活,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可能透過壓力荷爾蒙或交感神經的興奮,直接造成心臟的傷害。

2022/12/16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泰王長女心臟病發送醫急救,《BBC》:公主依然尚未甦醒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導中有引用一位未具名的消息來源,表示在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心肺復甦術後,公主依然無法甦醒過來。

TNL+ 2022/10/3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FDA修改「健康」食品標準,還給美國人民不被食品廠包裝操弄的權力

牛奶與青菜或甚至是水等食物,其實並不符合美國食品規範中所謂健康的標準,但早餐麥片或穀物棒等加工食品,卻可以被貼上健康的標籤。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要能夠在提出的新規定中,食品要能夠符合營養學所謂健康的定義。

TNL+ 2022/10/13 | TNL特稿

散步、跑步如何改善記憶力?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最近發表的報告,旨在分析不同強度的運動,對記憶力是否有不同影響。研究人員原先認為,越是活躍的人,在記憶力測試和精神健康的表現會越好,但出來的結果卻更微妙。

2022/08/26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身為幼兒特教專家,在得知孩子是特殊兒的那一剎那,我的世界崩解得比誰都快

身為一位特殊教育專家,豆豆媽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心臟病與唐氏症等先天性疾病時,卻比一般父母還要更難接受,「就是因為我看過太多特殊需求的孩子,我清楚知道,這條路上我的孩子會面對的是什麼」。雖然在教養上掌握比一般父母還要更多專業知識,但當家裡出現特殊兒時,那些普遍的問題還是一個個浮上檯面⋯⋯。

2022/05/29 | 港台電視31

心存希望:心臟受損都可以「再生」?

近一百年人類對心臟的理解大幅增加,心臟手術於近五十年也不斷改良,今天心臟病雖然仍舊可怕,但面對它時我們卻並非束手無策。

2021/08/22 | 精選轉載

【專訪】跟中風、心臟病絕交:心理學家翁嘉英談保護心血管健康的心靈之道

你或許聽過「氣急攻心」或「我會被你氣到心臟病發」的說法,這些對急性心臟病發的描繪有科學根據嗎?情緒、性格、壓力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血管健康?維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2021/06/19 | Louis Lo

【圖輯】過度肥胖恐怕活不過18歲,墨西哥青少年深陷垃圾食物誘惑與糖尿病危機

墨西哥的死亡率資料顯示,截至6月15日,超過23萬人死於COVID-19,其中大約45%患有高血壓、37%患有糖尿病、22%患有肥胖症。高熱量的誘惑無處不在。

2021/02/18 | 健康醫療網

心臟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胸痛延伸到下牙床和手臂要注意

醫生指出,運動時發生胸悶、胸痛,若延伸到下牙床或手臂,就跟心臟疾病很可能有關係,尤其是伴著冒冷汗更要注意。

2020/10/14 | 照護線上

心室顫動無預警又致命,哪些高危族群需要「植入式心臟去顫器」預防猝死?

心室顫動是最嚴重的心律不整,發作前幾乎沒有徵兆,發作30秒就可能使人失去意識。除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有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病史者應按時服藥,另外也可考慮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

2019/11/27 | Abby Huang

當娛樂圈追逐「競技秀」:藝人高以翔中國錄影猝死,競技型節目遭熱議

中國影視節目遇寒冬,衝擊電視和網路戲劇,許多需要舞台曝光的歌手、演員等藝人,也出現沒戲可演、就轉戰綜藝節目的現象,必須上節目搏命演出。

2019/06/01 | WINE&TASTE 品迷網

《啤酒百科》:不含脂肪、零膽固醇的啤酒,有哪些其他酒精飲料沒有的優點?

你身邊也有人總是勸你不要再喝酒了嗎?他們是不是總跟你說「喝酒有害身體健康」?其實,根據科學研究指出,適量的喝啤酒,可以幫助身體健康,還能預防心臟病!

2019/04/20 | 羊正鈺

「腦死」未算死?科學家「重啟」死亡4小時的豬腦細胞

許多人認為一旦大腦缺氧,就會很快死去,而且不可逆。這個前所未有的實驗改變了人們對「大腦死亡」的概念。

2019/04/20 | 羊正鈺

「腦死」不是真的死?科學家「重新啟動」死亡4小時的豬腦細胞

這個前所未有的實驗改變了人們對「大腦死亡」的概念。因為之前,許多人認為一旦大腦缺氧,就會很快死去,而且不可逆。

2019/03/21 | 精選書摘

《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我這輩子最長的休假,是在加護病房度過的

出院之後,他跟好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吃飯,對他說:「我對這場病覺得很滿意,認真想一想,上天已經給我兩次bonus。因為我的心臟病,兩次都曾經很危險,要走就走了;如果還留在世上,還有機會享受生之喜悅,那可能是上天認為我的人生功課還沒修完,我還得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