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英語:Schizophrenia)是精神疾病的一種。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守護慢飛天使:「大台中診所協會」醫師團隊愛心義診,「美麗境界」助慢飛兒重回社會懷抱

大台中診所協會連續多年發起醫師團隊前往家扶台中發展學園義診,不只省去家長帶幼童奔波辛勞,若發現任何異常,也能及早轉介治療資源,共同守護慢飛天使健康長大。精神科醫師林本堂20年前捐出老家並斥資整修,成立美麗境界社區復健中心,透過學習適應環境、職能訓練等,協助發展遲緩甚至退化的慢飛天使們適應生活,重回社會懷抱。

2023/08/25 | 精選轉載

《奧本海默》:會不會,那個孤傲的天才帶著滿滿歉意,希望透過什麼儀式來懲罰自己?

Nolan電影的資訊密度巨大,而我想聚焦在Oppie的精神疾病作一個詮釋,並且嘗試理解,天才傲物如Oppie,其實在靈魂層面,與自身的道德感也是那樣痛苦拉扯著。

2023/08/20 | 讀者投書

並讀柯裕棻〈一個作家死了〉與邱妙津《蒙馬特遺書》:思覺失調病症如何使文中主角產生被害妄想?

作為讀者,我們不能依靠文本分析來診斷作家。但當讀者們可以透過文本來認識當中描述的思覺失調病症,在閱讀的理解與討論上,我們便多了一種可能性。除了種種愛戀執迷之外,更有對於健康的渴求與盼望,以及對關係倫理性的探究,瘋狂抑或是背叛,孰先孰後?

2023/07/28 | 精選書摘

《核心崩解》:身處於精神病院中根本就毫無意義,我是法學生,我要拿回我的人生!

本書是作者跟思覺失調症奮戰的紀錄,在這部極其難得而精采的回憶錄中,患者現身說法,不再只是專業治療者看似中立的代言,也不僅只有醫學方面的洞見。薩克斯細數從小到大的種種妄想與意念,對照出自己的思覺失調症在不同階段的症狀發展,以及她身為病患的心路歷程、她得到的社群支持與醫療協助、她面臨的汙名與挑戰。

2023/07/13 | 李秉芳

精障男殺父案聲請「不讓國民法官審」,母泣訴:願意原諒兒子,不希望再被貼負面標籤

鍾母表示,曾問兒子為什麼要殺死爸爸,兒子說因為一直有個聲音說爸爸是撒旦,雖然她很痛苦,但願意原諒兒子,懇求法官法外開恩減輕兒子刑期,畢竟丈夫已死,如今只剩兒子,希望和兒子能早日團聚;講到這裡鍾母聲音哽咽,而也在聆聽陳述的鍾男當場直接哭起來。

2023/06/30 | 李秉芳

「只能留一人!」思覺失調患者住院幻聽殺死病友,法院更一審判9年10月

張男在動手時,雖仍保有部分現實判斷能力與行為控制能力,並辨識能力未完全喪失,不過於案發當時,因器質性精神疾病出現幻覺,意識處於脆弱狀態,另外因躁症發作,導致其辨識能力及控制能力顯著減低,依法可減刑。

2023/06/14 | 李秉芳

思覺失調男殺母後分屍,自認有悔意二審仍判無期徒刑,當庭不滿叫囂

二審認為朱男上訴主張原審量刑過重為無理由,仍判處無期徒刑。朱男則當庭表示不滿,稱母親當時將他關進精神病院,要讓他「一直關到死」,他殺死母親屬於自衛,應該是「過失致死罪」。

2023/06/08 | 李秉芳

精障男在超商性侵女子,一審判刑2年6月,二審民事賠償從30萬增至100萬

法官表示,這個事件因駭人聽聞而深具新聞性,於媒體報導後廣為人知,被害人害怕遭認出不敢尋求專業協助,甚至連向親友傾吐都猶豫再三,這些都是可以想像的。

2023/04/24 | 李秉芳

思覺失調症媳婦「沖冷水、噴殺蟲劑」虐待公公致死,高院駁回上訴定讞5年

一審認為媳婦因為犯案當下為精神疾病發病,缺乏辨識能力因此判無罪,二審則認為媳婦是殺人罪判了15年;一直到更一審,法官認為案發當下媳婦辨識能力確實有降低,但不至於完全喪失,因此以家暴傷害致死判5年。

2022/11/09 | 精選書摘

《父產科》:高齡產婦與生出唐氏症兒的風險相關,那高齡父親對新生兒的影響呢?

父親高齡與孩子思覺失調症和自閉症相關的初步發現已被多次證實。2012年發表在《自然》的一篇文章登上《紐約時報》頭版,內容令人震驚,稱高齡男子精細胞的突變,相較於高齡婦女造成胚胎的染色體數目變異,兩者導致的新生兒發育違常,在比例上相當。

2022/10/02 | 精選書摘

【漫畫】《憂鬱者之歌》:在宛如恐怖影片的日常中,仍然努力活下去

本書作者卯月妙子10歲時思覺失調症發病,20多歲時,丈夫自殺未遂成了植物人,多重打擊下,出現幻聽、抑鬱、亢奮等症狀,就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最後決定進入當地的精神療養院接受治療。本書就是作者於精神科長期住院的故事,生、死、愛、笑的軌跡。

2022/08/03 | 方格子vocus

我們與他們的距離,不是精神疾病而已

對精神病人或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的支持,不能只是被擺在醫療衛政一個部門來思考,需求是連續性及多樣性的,因此尚須政府各部會的合作,像是社家署怎麼搭造一個以社區為基地的支持網絡,讓精障者及其家庭可以在社區中生活;教育部能夠將心理健康的教育落實在義務教育;勞動部能夠有對精障者更貼近的職業重建服務等等。

2022/07/18 | 精選書摘

《來自精神病的國度》:人們對這種病有很多想像,但思覺失調症與他們所想像的世界截然不同

身為第一型躁鬱症患者暨反社會人格障礙者,以創作為業的理端,在獲得妥善診斷與治療前也曾有過荒唐歲月。她最終明白「心病」的關鍵不僅是心,更多時候是「病」,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病識感,周遭沒有能接住他們的安全網,那被疾病扭曲的思想與感官,只會把患者帶往貧窮與失序的深淵。

2022/04/29 | 精選書摘

《大麻CBD聖經》:心理疾病,其實都和內源性大麻素系統有關

我們也發現,內源性大麻素系統失調,可能會造成三種重大心理疾病——焦慮症、憂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精神病。不過截至目前為止,CBD工業大麻製品本身還沒有經過正式的人體實驗,以證明它能治療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