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有以下的意義:

性 (生物學),有性生殖生物繁殖的機制
性別,生物學上是指有許多物種可以按生殖系統劃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種類,如男性或女性,亦包括生理和社會性別。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8 | 方格子vocus

《火口的二人》:災難,做愛,活著

《火口的二人》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從電影充斥的情慾張力,在著作中得到完整的脈絡補充。在一個地震與海嘯後的時期,在一個富士山活火山即將噴發的時候,在這座災難之山的噴發口俯攝照前拍攝性愛照的直子與賢治,正是以其間悖倫的性活動對於自然災害的無可抵抗性所表現出的一種挑釁美學。在這種沒有未來與過去,時間被消解的。

2023/02/17 | 方格子vocus

五大金句導讀張亦絢〈性意思史〉:以簡潔洗練的文字和比喻,描繪「性」的種種面向

「性」在華人文化裡卻總像躲在遮羞布後,成為眾人談話中不容登上檯面的「不雅」之事。舉例,少女路易在公共澡堂拋接自己的三角褲,卻因為一個阿姨經過而被打斷了,「她因為大人的反應而學會羞恥」。我們以為對於「性」的羞恥、神秘與崇高之感是與生俱來的,卻無形中忽略它其實是社會、文化和教育所建構出的情感,而這份情感是「習得」的。

2022/07/24 | 漫遊藝術史

【展覽】《所以明天也還會再見面嗎?》:東京奧運脈絡下,「亞洲最大紅燈區」歌舞伎町的拆毀與重建

《所以明天也還會再見面嗎?》不只是一場單純記錄、呈現歌舞伎町生態的展覽,更是人們與城市在宏觀的集體敘事之下,如何面對無措的改變、無形的告別,以及處理自身與本地連結的一場大型反思。

2022/03/03 | 精選轉載

一碰到乳房就莫名難過噁心、憂鬱沮喪,「乳頭悲傷症候群」有解嗎?

在dcard上,有很多人在討論「乳房悲傷症候群」──一碰到乳房,就會莫名其妙的難過、噁心、憂鬱、沮喪。其實這種現象,就是乳頭被刺激的時候,引發了性興奮感,卻也同時引發了負面情緒。

2022/02/11 | TNL 編輯

愛迪達讓25對乳房「無碼」上傳社群平台:是身體解放、還是傷害孩子?

愛迪達最新的廣告在社群平台上張貼25對裸露的乳房,有網友認為這有助於人們更健康的看待自己的身體,但也有網友擔心,這會傷害孩子、摧毀了性。

2021/08/30 | 傅紀鋼

【專訪】女性向AV團隊「潮間帶」:鼓勵女性公開直面情慾,首部影片如何滿足600多位群募投資人的期待?

在訪談了500多人後,我們覺得應該要來推動台灣女性向A片這件事。男生有情慾,女生也有。男生可以自然地看A片跟談性,女生卻有所顧忌。我們希望讓女性把情慾當成自然的事,並透過群募讓更多人有參與感。

2021/07/30 | 傅紀鋼

【專訪】AV女優蜜蘇:從BDSM到拍AV,思考身體和物化,今敏《千年女優》給了我啟發

拍攝AV給蜜蘇更多探索情慾的可能:拍AV就是一種大家都在演的狀態,要如何去詮釋一個角色就是重點。那是跟各式各樣的男優「相處」的機會,已經超出演的階段,對我來說我是在追求自己的情慾。

2021/07/29 | 樹洞 - TreeholeHK

有一種關係叫FWB——會令人容易沉船嗎?

不少人願意展開一段FWB的關係,但亦有人疑惑:究竟這種似有似無的關係是否能維持下去的呢?

2021/06/19 | 詹育杰

Netflix《慾罷不能》:「看得到吃不到」的受罪體驗,居家防疫如何排解性「鬱」?

疫情之下,我們可藉著性、愛、慾的「危機」,來試著思考不只是「禁」慾或尋找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方案,而是更進一步的想像,更激進的創造「後」瘟疫「性、愛」生活的可能性。

2021/03/31 | 傅紀鋼

【專訪】「第三性」康小姐:我想要被人喜歡,我有我的政治理念,所以推出「意識形態打火機」

「我後來都穿女裝,然後在台北動了聲帶手術,把名字改成女性化的名字。父母都沒講什麼。我隆乳時在家休養,他們也都不聞不問,當作沒這回事。對他們來說,整件事就像『看不見的大象』。大家都不戳破。過年時我問我媽說,我這樣真的要回外婆家嗎?......」

2021/02/24 | 德尼思化

〈克林姆的吻〉:吻到世界盡頭,繪出愛人永恆的吻

「所有藝術都是情色的。」這一幅吻亦如其言,在浪漫的擁吻下,其實奧地利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是先描繪生殖器後,才把人物的衣飾畫上,情慾的隱喻轉化為圖案,埋下許多符碼。

2021/02/21 | 傅紀鋼

專訪大尺度模特兒兼詩人靡靡(Tiny):度過精神囚禁般的空白童年,用本能寫詩過活

對靡靡來說,童年生活就只是吃飯睡覺上學,然後腦中一片空白的活著。她的生活,就如機器人被關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倉庫裡。上大學後,隨著更多的人際互動,她察覺到自己狀態頗為特殊,進而認知到童年經歷是地獄般的痛苦,到後來就整個發作。

2021/02/15 | 精選書摘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穿透「性」的迷霧,每個靈魂最深的渴望是「被正確理解」

從事性諮商以來,我看過太多撕裂與傷透了心的人們,他們在關係中因缺乏面對「性」的能力,拿起以愛之名的正確價值觀大刀,狠狠傷透了所愛的人的心。而這把刀,當然也砍斷了自己的愛。

2021/01/25 | 德尼思化

港講《挪威的森林》:學生青春愛情小說,少年夭逝情色故事

《挪威的森林》的木月、直子、初美等,無數青春的夭折,珍貴事物的消失,我們只能坦然接受未竟的遺憾,感受意外的悲哀,不斷,持續,向前行走四處流浪。

2021/01/23 | 精選轉載

【關鍵時事】陰道是自己的,究竟要醫院負什麼管理責任?

臺灣社會對於病患間的肢體接觸是很畏懼的。而一個「病人」會不會有肢體接觸的需求?他可以在何處尋得親密感?恐怕臺灣並未仔細思考過這些問題。

2020/12/18 | 傅紀鋼

北一女陪聊爭議:父權是怎樣維護第一志願女學生的形象?

北一女校慶園遊會中,有提供「陪聊」攤位,10分鐘收45元,消息一出便引起各方爭議。為何簡單的擺攤陪聊會成為女權議題?而目前多數的批評言論,都對暗示性交易的言論有所不滿。這有其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