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2/02/04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期待爸爸「自動自發」成為育兒神隊友?別傻了,關鍵在於設計精準的育嬰假制度

國際經驗與研究皆證實,育嬰假的「薪資給付水準」、「不可轉讓的設計」及「使用彈性」等因素將影響男性請領的比例。

2021/09/24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性別平等大退步:透過疫情,思考習以為常的家務分配與情緒勞動

在家中負擔絕大多數的家務及情緒勞動之外,女性還得面對職場上工作權難以保障的問題。受疫情衝擊,去年(2020)美國勞動市場已經流失了86.5萬名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

2021/09/05 | 鏡文學

《裴社長廚房手記》蔡珠兒推薦序:難得一窺的祕技心法,造福我等煮夫煮婦

祖籍山東的裴家很特別,廚房由男人掌理主饋,裴偉承教父親,轉益多師,鎔鑄新創,再手把手教給兒子,此書是「爸爸的味道」,跨越三代父子兄弟,這是很少見的書寫,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2021/06/25 | 平雨晨

家庭暴力、性別經濟結構、母職過勞,女性面臨疫情下的三重困境

非母親身分的女性,能力與貢獻被生育與否取代,而有些女性則看似因母親身分「保有飯碗」,但卻得同時兼顧繁重的母職工作,尤其是在疫情下的全天候照顧,金錢也不見得能夠解決的母職過勞。

2021/05/07 | 方格子vocus

夫妻因為選舉失和?被邊緣化卻很重要的議題——政治態度與婚姻關係

如同多數夫妻因為彼此間的相互影響,而有著共同的信仰或相同的生活習性,夫妻間也因頻繁的互動而影響了彼此的政治態度與行為,進而導致了在政治傾向的一致性。

2020/10/20 | 精選書摘

《美國女子學》:幸福快樂的結局背後,有多少女性因受孕失敗而陷入低潮?

很少人會告訴妳做人工受孕每天被針扎的痛苦,或是流產而導致的低潮期有多難受,以及高齡產婦必須面對的風險。無論在美國或台灣,面對這樣敏感的議題,似乎都還是在姐妹間的耳語流傳居多。

2020/09/25 | 方格子vocus

矽谷CEO招聘家中CEO:一則荒誕的「誠徴超級保姆」啟事,令我感到哀傷

這篇啟事全部是要點,就好像看一部沒有冷場的電影一樣,所以有點過癮。這個社會已經破損到難以修復,所以才會出現這樣一則真實的啟事。這個母親只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無力,而試圖找尋一位超級保姆來解救她。

2020/04/23 | 菜市場政治學

性剝削之下的責任歸屬:N號房事件中「只觀看沒施暴」的人有罪嗎?

「N號房」事件中,部分會員主張他們並未參與施暴,不必為影片中的性暴力負責,而類似狀況的「血汗工廠」,從成衣品牌到承包商再到消費者,大多並非蓄意傷害受害者,但都間接導致了具傷害性的後果。

2020/04/04 | 芭樂人類學

女殺的國度:¡Ni una muerte más! 不要再有下一位

在這個強調男性陽剛特質的社會中,墨國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面對著各種物化、性騷擾乃至於暴力,而這些長期以來所積累的憤怒與不滿,被這次的情人節分屍案徹底的引燃,在業力引爆的狀況下,墨國的女權運動者所採取的行動的確造成功引發了社會輿論,給予墨國政府莫大的壓力。

2019/10/30 | 平雨晨

除了性暴力,《希望:為愛重生》還突顯了韓國社會哪些性別議題?

「趙斗淳事件」發生後,父親如何從在家庭互動中缺席的性別角色,走回家裡陪伴孩子復原的出席過程。然而,其「父親」的性別角色卻也在其過程中面臨種種挑戰,同時亦反映韓國社會現象裡的家庭性別分工問題。

2018/12/31 | 巷仔口社會學

家務分工你覺得公平嗎?女性「矛盾的滿足」公平觀透露了什麼?

從矛盾滿足現象來看,比起實際家務分工,更難改變的是家務公平觀,這更傳統的家務主觀判定或許部分解釋了停滯革命的家庭性別關係。正因為家務公平觀似乎更傳統,學者L. Thompson認為,如果女性期待或要求家務安排改變,那麼就必須先意識到家務不公平分配這件事。

2018/07/15 | 女性主義有事嗎

家庭主婦是一份偉大的工作,但不該被視為「女人的天職」

對母親來說,家庭主婦只是他擔任的其中一種角色,這是一份偉大的工作,卻不該被視為天職。願我的母親、我們的社會,無論在職場還是家庭裡,都能早日脫離性別分工的框架。

2018/01/08 | 巷仔口社會學

跨越族群性別空間與傳統禁忌:社會學的省思

在多元文化的關切下,除了正視族群特有文化脈絡,在性別的議題上,是否也應有更多的省思與關照,在爭取族群權益時,性別平權同樣也需倡議,並檢視部落現況是否增進對性別意識的提升。

2017/10/10 | 眼底城事

從日劇窺探日本都市社區營造

日本擅長以電視連續劇反應社會現實。前陣子紅極一時的日劇「月薪嬌妻」,以詼諧浪漫手法,討論了日本這個亞洲高度現代化的經濟強國,自從1990年代泡沫經濟之後失落的20年,浮現的諸多社會結構問題。另一部日劇「無聲的貧困」,與「月薪嬌妻」的難以承受之輕相比,則直指了底層社會現象的沈重。

2017/10/10 | 眼底城事

從日劇窺探日本都市社區營造的脈絡

日本擅長以電視連續劇反應社會現實。前陣子紅極一時的日劇「月薪嬌妻」,以詼諧浪漫手法,討論了日本這個亞洲高度現代化的經濟強國,自從1990年代泡沫經濟之後失落的20年,浮現的諸多社會結構問題。另一部日劇「無聲的貧困」,與「月薪嬌妻」的難以承受之輕相比,則直指了底層社會現象的沈重。

2017/09/11 | 精選書摘

「賢妻良母」意識形態束縛的都會女性,與過著低劣母性生活的農村女性

鈴木裕子(女性史研究者)透過分析史料,探究甲午戰爭後日本勞工運動草創期的性別歧視,她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的女性遭到「家」制度的桎梏,而為了家庭外出工作的行為則被讚美成「醇風美俗」,這完全是「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握手』的狀態」。

2017/01/25 | 朱建豪

韓寒的「直男癌」又復發?電影《乘風破浪》歌詞中的父權問題

這首歌的歌詞沒有任何花俏華麗,也不複雜晦澀,確實樸實好懂。在解讀上,筆者認為不算困難。但筆者認為,歌詞背後的意識形態,可以被切分出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