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 陳海粟 【書評】《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即使女性地位提高,社會基調仍然是批評不生育的女性 女性嚮往陪伴,但同樣嚮往自由與獨自生活的愜意。然而正如書中所說:媒體對女性對陪伴的嚮往遠遠大於女性嚮往獨自生活的宣傳,因為「單身是可恥的」,「未婚女性是病態的、有缺陷的」。而這些對單身的詆毀宣傳中還有尚未言明的重中之重的原因是:有女性才有生育。 單身 婚姻 More... 結婚 我的孤單,我的自我 單身女性 孤獨 陪伴 女性主義 書評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2/24 | 平雨晨 COVID-19不僅篩檢確診者的身體,也一併「篩檢」了他們的社會人際網絡與情感關係 當COVID-19確診者的伴侶沒有「跟著」確診,他們的性/別關係與互動,可能被社會懷疑、預設或歸類到壞的性層面,而且不僅是壞的性,更不符合異性戀腳本性/別互動的機制,即是能夠和大眾解釋或持續證明這段關係的合理性。 COVID-19 新冠肺炎 More... 武漢肺炎 親密關係 密切接觸 性別研究 性階層 異性戀腳本 接觸者 情感焦慮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2/17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女人為難女人」的陷阱:一條七人共用的浴巾,為什麼是婆媳的問題? 傳統父權家庭裡的兩個女人,一個是想幫家人代言,另一個則是需要透過丈夫才能說話。兩個女人,其實都沒真正的話語權,但又同時被父權框架,擠壓得爭鋒相對。 共用浴巾 婆媳關係 More... 衛生習慣 日用品 性別平等 性別框架 父權家庭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2/03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 疫情終究會有平靜的一天,但對拉美女性來說,終結性別暴力似乎遙遙無期 COVID-19衍生出失業、輟學、健康等諸多問題,但對女性而言,最大的危機不是失去生計,而是長時間留在家裡所遭遇的性別暴力,尤其在拉美各國政府實施隔離期間,性別暴力顯著增加。 拉丁美洲 女性 More... 婦女 女權 貧窮 疫情 性暴力 COVID-19 謀殺案 社會地位 教育權 經濟能力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1/26 | 平雨晨 從賴士葆的「長髮飯局妹」之說,探討社會對女性既厭又愛的矛盾樣貌 在性別權力位階結構式的不對等下,女性成為既能被凝視、也能被貶抑的他者,並從中確保男性掌握話語及定義權,這也說明為何賴士葆能夠堅持認為「沒有歧視女性」,即是性別結構於日常影響、形塑人們思維的展現。 陳時中 賴士葆 More... 長頭髮 飯局妹 性別平等 性別氣質 厭女 社會互動 女性主義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1/19 | 辣台妹聊性別 「限制女性勞工夜間工作」並不是性別平等與進步,而是「新母性主義」的轉型 原本僵固的女性夜工禁止條款無法適當處理這樣的議題,但用「性別平等」之名廢除之,反而限縮了討論空間;由憲法解釋達成的結論,再加上大法官即刻失效的決定,也等同錯失了民主的論辯。 大法官解釋 釋字807號 More... 夜間工作 女性勞工 性別平等 勞基法 保護性立法 母性保護 國際勞工組織 工廠法 勞動力 新母性主義 形式平等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1/12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育嬰假為什麼不能以「小時」請?育兒需求零碎且多變,應完整照顧到子女滿八歲 若今天育嬰假更彈性,前述加起來4成多的人,不必離開職場,只要透過育嬰假制度的調整,就可以緩衝上下班與接送托育的時間,企業將可留下更多珍貴且熟習原職場的勞動力。 育嬰假 請假單位 More... 彈性化 留職停薪 勞動部 性別平等 親職假 女性勞動力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1/05 | 巷仔口社會學 年金分配之性別不平等:為何女性易淪為陷於貧困的「下流老人」? 其實,造成年金分配之性別不平等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結構體制,諸如年金改革、勞動市場極化下,職業分工變革之體制,會不斷再製年金分配的性別不平等,而且年輕世代的性別不平等之年金分配,甚會比年老世代更趨嚴重。 年金分配 性別不平等 More... 經濟安全 勞工退休金 職業年金 人口老化 少子化 退休年齡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0/29 | 辣台妹聊性別 手機世代的拉子交友文化:從T變成P或是不分,你的經歷會豐富你的性別認同 當社群遍地開花,女同志社群(無論交友軟體、LINE群組、網誌或論壇)透過各式拉子(同、雙、泛、無性戀、跨性別等)的現身與結盟,把指尖漫遊的社群能量轉換到日常生活,因此存在本身,就在擾動主流崇尚陽剛的異性戀權力秩序。 同志交友 女同志 More... 手機交友 交友軟體 自我認同 異男 匿名配對 未成年 角色分類 TP 不分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0/22 | 平雨晨 從「台大狼師案」到「台男悲歌案」,女性亂告、男性受害現象反映了什麼樣的微妙意義? 本文認為,或許目前仍不能簡化、斷然指出這種「參與」就是「紅利」,因為這樣的「紅利」牴觸與不符合父權期待,所以那些指控男性性騷擾/侵害的女性,無論案件是否屬實,皆可能在父權體制下也被指控或看待成蕩婦。 台大狼師 dcard More... 造假 性騷擾 性侵害 誣告 父權紅利 受害者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0/15 | 曾秀萍 台灣首部鄉土女同志小說與電影:1990年代《失聲畫眉》的性別突破與時代困局 鄉土女同志在性別、性傾向、地域、階級上的多重弱勢處境,與台灣的鄉土、國族、國際政治交織,構成了《失聲畫眉》這部作品的命運。 失聲畫眉 女同志 More... 同志文學 鄉土小說 凌煙 歌仔戲 性階層 鄉土女同志 國足想像 國族想像 電影美學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0/08 | 辣台妹聊性別 德州心跳法案上路:墮胎是醫療處置還是殺害生命?重新看待子宮與法律的戰爭 綜觀台美兩方的做法,此刻闖關的德州心跳法案更提供了一項明確的論證:期望女人以胎兒作為優先考量,以此成為一位符合社會期望的母親。 德州心跳法案 身體自主權 More... 墮胎權 胎兒 孕婦 羅訴韋德案 優生保健法 女性主義 生育自主 性別特調專欄 2021/10/01 | 辣台妹聊性別 TikTok如何成為青少年LGBTQ+的線上避風港:不只能展現自我,甚至構築「虛擬家庭」 除了找到「家」的安全感,TikTok的幾項獨特之處,也讓LGBTQ+開展了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許多出櫃創作者擁有百萬追蹤者接納他們性傾向及認同,這是性少數在傳統媒體上較難達到的成就。 TikTok 演算法 More... LGBTQ+ 虛擬家庭 青少年 安全感 自我認同 性少數 性別氣質 性別特調專欄 2021/09/17 | 平雨晨 重新思考N號房:如果女性自願參與、男性付費自由觀看,就是「你情我願、皆大歡喜」嗎? 簡而言之,在看似數位色情為自由的前提下,女性其實仍面臨至少三項束縛:(一)性私密影像成為籌碼(二)自由退出困難度高(三)參與色情的動機或過程被重新詮釋或簡化。 線上打工 數位色情犯罪 More... 性私密影像 性暴力犯罪 N號房事件 色情 基進女性主義 男性宰制 性別結構 自由 性別特調專欄 2021/09/10 | 潘柏翰 娘娘專訪張守一未能「打破同溫層」,反而讓影片成為反同的宣傳工具 公投事過境遷之後,關注同婚或性平教育的觀眾,會更好奇正、反雙方在公投過後的發展。傾聽並不代表提問者得溫良恭儉讓(更何況,娘娘剛開始在台灣的網路社群竄紅,憑藉的正是其嗆辣敢言的風格),更不等同無法向受訪者詢問具挑戰性的問題。 娘娘 娘娘研究室 More... 護家盟 張守一 反同團體 影片下架 同溫層 2018公投 愛家公投 平權公投 下福盟 同性婚姻 同婚專法 性別特調專欄 2021/09/03 | 辣台妹聊性別 永遠不夠格的女人與同性戀:你有「冒牌頂替症候群」嗎? 當職場永遠對女人與同志充滿敵意,這樣的社會環境帶來的就是自我能力的懷疑,女人與同志的成功被內化為自我效能的堪慮,認為自己根本不是靠自己努力而來,而是透過某種契機、運氣,甚至詐欺來達成自我現階段的成功。 冒牌頂替症候群 高成就 More... 性別差異 騙子症候群 刻板印象 職場文化 玻璃天花板 種族歧視 性別特調專欄 2021/08/27 | 彩虹平權大平台 匈牙利的LGBT權利岌岌可危,同志團體為何將奧班政府與「中國因素」連結? 為什麼匈牙利的同志團體要將奧班政府跟中國連在一起呢?因為匈牙利是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大計劃中第一個參與的歐洲國家,因為地理位置之故也是連結歐亞大陸的重要據點,奧班政府更與中國簽訂了合作計畫。 歐洲 匈牙利 More... LGBT 奧班 同性戀 變性手術 兒童色情 歐盟 中國 公投 性別特調專欄 2021/08/20 | 平雨晨 保障跨性別選手參賽就是「性別友善」,質疑其資格就是「性別歧視」嗎? 跨性別選手參賽是複雜議題,亦顯現跨性別選手僅因做自己,卻仍可能受生理結構牽制,或承受心理影響與社會眼光壓力,抑或專業與「生理優/弱勢」難以脫鉤討論等現象,皆再再呈現跨性別者的多重困境與不平等之處。 2020東京奧運 跨性別選手 More... 體育競賽 CEDAW 性別差異 生理性別 技術性擊倒 性別認同 性騷擾 性別平等 性別特調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