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性少數

性少數或性小眾(英語:Sexual minority)是指性取向、性向認同或性行為與周圍社會的大多數不同的群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7 | 歪脑|WHYNOT

【專訪】雙性人細細老師:為了被「糾正」成男子,當了30多年手術床上的白老鼠

2010年開始在香港正式出櫃做雙性人的平權工作,「沒想到13年過去了,我竟然還在做平權工作」,她有些自嘲的説到,「我在香港公開身份後,在街上認得我的人都會對我説鼓勵的話。沒有人罵我、取笑我,我不貪心,這樣已經算不錯。」

2023/01/06 | 賴冠伶

一次看懂歐亞各國法定性別變更規定,台灣該如何借鏡以保障跨性別者的人權?

下一步,除了期待政府在多方聽取各個公部門、人權組織等團體的意見後,改善現有的性別變更認定要件。同時,也希望能更完善LGBTQ+權益的保障,儘速制定一部完整的反歧視法,以確保該法規能有效地應對跨性別者等族群所會遭遇到的人權挑戰,從而接住每位活在二元性別想像以外的人們。

2023/01/05 | 賴冠伶

在身分證上註記性別有必要嗎?政府如何保障跨性別者的個人隱私與自我認同?

戶政機制彼此環環相扣,在身分證註記性別資訊的調整上確實仍需要更細緻的討論。其中,隱藏性別欄位作為一個可行的做法,除了突顯證件背後所存在的僵化二元性別邏輯亟需改變,更代表存在於許多跨性別、雙性人等族群日常生活中的歧視與不理解,仍需要被大眾所看見。

2022/10/28 | 賴冠伶

俄國會下議院一讀通過同性戀修正案,禁止成年人宣傳「同性關係」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東歐暨中亞總監斯特雷特斯(Marie Struthers)向《美聯社》表示,該法案不僅公然剝奪同志群體言論自由的權利,更支持有關於他們的歧視,而且可能會導致針對該群體的暴力襲擊和其他仇恨犯罪的增加。

2022/08/02 | 讀者投書

「免術換證」攻防戰:是否會減損身分證性別編碼「2」及性別欄位「女」之女性固有實質上權益?

本文實無力就架構中的問題給予全面的想法觀點。不過,若單純就目前社群中對於免術換證最激烈的攻防議題,即提高女性被迫目擊男性生殖器官及遭男性生殖器官性侵之機率來說,本文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粗淺蒼白的想法。

2022/05/07 | TNL 編輯

學校不給你看的,這裡都有:美國公共圖書館發放「我讀禁書」借書證

納許維爾圖書館表示,他們不是要針對這些禁書決定作出反擊,而是想成為另一個選擇,「我們的工作是確保如果你想要讀這本書,你會在這裡找到它。」

2022/04/22 | 黃皓筠

韓國最高法院做出里程碑判決,同志軍人間性行為不再受罰

韓國最高法院於昨(21)日推翻了兩名同志軍人在基地外發生性行為的有罪判決,法院認定原懲罰剝奪了憲法所保障人民享有平等、尊嚴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人權團體則是認為這是一項突破性的判決,是韓國LGBTI群體面對歧視的重要勝利。

2022/03/23 | TNL 編輯

遭警察攔下稱「你是男人,留下來打仗!」烏克蘭跨性別者難逃往其他國家

跨性別女性、出生時登記為男性的非二元性別者、跨性別男性都被視為男性,作為潛在的新兵他們不得離開烏克蘭,如果被招募,跨性別者面臨更高的騷擾和暴力風險。

2022/02/09 | 阿登的老人學筆記本

台灣社會即將面臨性少數族群老化問題,LGBT長者在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各方面有何需求?

在性別認同的歧視與老化所帶來的影響下會讓老齡的同性戀長者邊緣化,其中「孤立」是最常發生在高齡同性戀的議題。可想而知的是朋友與伴侶是許多同性戀者在社交網絡中重要成分,然而家人的部分則會相對的缺乏;極度少數的同性戀表示與家人維持良好的關係,並且認為家人是他們重要的社交網絡。

2021/10/01 | 辣台妹聊性別

TikTok如何成為青少年LGBTQ+的線上避風港:不只能展現自我,甚至構築「虛擬家庭」

除了找到「家」的安全感,TikTok的幾項獨特之處,也讓LGBTQ+開展了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許多出櫃創作者擁有百萬追蹤者接納他們性傾向及認同,這是性少數在傳統媒體上較難達到的成就。

2021/06/19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同志驕傲月」相關英文:LGBTQIA各是什麼意思?

LGBTQIA代表著多個同志族群名稱的集合體,結合起來就出現了這個總稱,這裡替大家解讀每個字母的意義,以及五組同志議題中常見又實用的詞彙。

2021/03/20 | 精選書摘

【小說】李琴峰《倒數五秒月牙》:我與實櫻之所以結識交好,契機是那場地震

在日本工作的台灣女同志林妤梅,以及在台灣工作並結婚的淺羽實櫻,兩人曾是研究所時期的好友,但林卻對淺羽懷抱著一段說不出的情感。研究所畢業後兩人分隔汪洋,天南地北,彼此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2021/03/04 | TNL 編輯

以「身心障礙」為由強制退役,韓國跨性別士兵輕生,保守軍方引發社會憤怒

南韓對於性少數議題仍相當保守,和亞洲部份其他地區相比,對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Q)容忍度也較低,南韓的同志與跨性別者大多過著避免引起關注的低調生活。

2020/08/10 | TNL 編輯

「原本打算將祕密帶進墳墓」:美國老人高齡90歲才出櫃,呼籲別等到來不及向摯愛說再見

美國一名90歲老人一輩子隱瞞同性戀身份,即使女兒在25年前就曾向他出櫃,他也不敢對女兒坦承。直到今年終於說出口,也發現一生摯愛已經過世,令他相當遺憾。

2020/06/29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菲律賓性少數團體遊行抗議《反恐怖主義法案》,警方逮捕20名抗爭者

這場遊行中,警方逮捕20名抗爭者,其中10名同性戀和跨性別人士倡議團體Bahaghari的成員、8名來自推動其他進步價值的團體、2名司機。

2019/10/22 | TNL特稿

走向網路社群的八年級男同志:有一群人過著和你不一樣的生活,而且我們很快樂

或許對於像我這樣的八年級生來說,網路跟人群同樣是現實的一部分,而且網路更加安全。但同志大遊行的意義在於,遊行是一種「現身」的表態,告訴網路同溫層之外的人說:「這裡有一群人過著和你不一樣的生活,而且我們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