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性虐待

性虐待(英語:Sexual abuse)或稱性猥瑣(英語:molestation)是一個人濫用權力或利用武力或利用他人,無視非自願人士權利、人權而實施的虐待性性行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3 | 蕭如芯

傑尼斯事務所將改名「SMILE-UP」:藤島茉莉景子保留所有股份,專注於提供受害者補償

傑尼斯事務所(港譯「尊尼事務所」)新社長東山紀之2日表示,傑尼斯的名稱將完全消失,不只傑尼斯事務所將改名為SMILE. UP,以傑尼斯命名的旗下子公司與偶像團體也將更改名稱。此外,東山紀之也宣布將成立新的經紀公司管理旗下藝人,原傑尼斯事務所暫停娛樂事業,專注於補償受害者。

2023/09/26 | 袁齊

澳洲鱷魚專家認罪56條性虐待與強姦狗的指控,有計畫地虐待超過42隻狗、至少39隻死亡

除了虐待與折磨自己的寵物狗,布里頓(Adam Britton)還在Gumtree(澳洲熱門線上二手交易平台)上向達爾文地區毫無戒心的主人購買其他狗。檢察官奧斯特表示,許多狗主人因旅行或工作不得不送走自己的寵物,而布里頓便常以在同意交出寵物之前建立建立良好關係為手法,和狗主人一起討論如何監護他們的寵物。

2023/09/08 | 王昱晴

傑尼斯性侵醜聞:東山紀之接任社長首度承認強尼喜多川惡行、人氣團體「嵐」成員代言恐遭撤換

今年3月,《BBC》公布一支紀錄片,揭穿日本傑尼斯事務所已故創辦人強尼喜多川的性侵醜聞,隨後前小傑尼斯成員岡本考安公開指控喜多川的惡行,驗證了傑尼斯禁忌話題。週四,傑尼斯宣佈社長人事異動,由東山紀之接任,立志改革公司。

2023/05/24 | 張博丞

美國伊利諾州451名天主教神父性侵1997名兒童,檢方消極處理是「不願再揭開兒童的傷疤」

一名被指控虐待許多小男童的神父,被教區的兒童稱為「快樂之手」,他多年來一直逃脫法律制裁。檢察官在面對指控時,往往選擇消極處理,原因是不希望為了懲罰他,讓孩子們面對法律程序,再度揭開他們的傷疤。報告表示,該名神父在1990年開始受到指控後,便多次更換教區,直到2008年才結束神職工作。報告稱,他從未因虐待孩童而受到懲罰。

2023/03/14 | 精選書摘

《靈魂謀殺》:亂倫倖存者的因應策略——防禦機制和對意義的追問

身為榮格心理分析師,沃爾茲引入「靈魂」的觀念看待性創傷,認為創傷經歷可以摧毀意義,使人的靈性層面蒙上陰影,但也正是「靈魂」的深度,使得對意義與愛的體驗成為可能。

TNL+ 2023/02/15 | TNL國際編譯

澳洲北領地犯罪率飆升將重啟禁酒令,專家:錯誤的原住民政策才是元兇

澳洲麥覺理大學法學教授多爾-麥卡威(Holly Doel-Mackaway)表示,澳洲政府經常將禁酒令聲明直接製成告示牌,並放置於原住民社區入口處。在她過去所訪談的原住民兒少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此舉相當不尊重原住民社區,也等同是在羞辱、汙名化。一位13歲的原民少年甚至認為,澳洲政府與「種族主義者」無異。

2022/12/17 | 方格子vocus

從《她和她的她》看「權勢性侵」與「創傷治癒」:從掩埋創傷到重揭傷疤的心靈成長之旅

未成年性侵受害者在現代社會的「做人問題」,源自於父權體制中對於女性的二元化想像——「聖女/妓女」。男性能藉此劃分女性的階級地位:何者屬於妻子、母親、結婚對象和良家婦女;何者屬於賣春女、玩樂對象和蕩婦。

2022/09/15 | 賴冠伶

美國R&B歌手勞凱利製作兒童色情影片與性虐待6項罪名成立,最高恐面臨90年監禁

在本次審判過程中,其餘目擊者還表示,R. Kelly在2008年的審判之前,便提出了高達100萬美元的價格以找回丟失的色情影片,因為他知道這會讓他陷入法律危機。檢察官說,由此可知他掩蓋性侵的陰謀從2000年持續到2020年。

2022/06/30 | 黃皓筠

美知名歌手R. Kelly勒索、性剝削、心理虐待重判30年,紐約法官:本案與性無關,而是關乎暴力、殘酷與控制

美國R&B歌手R. Kelly於昨日因長期對少年、少女以及婦女實施性暴力,被美國紐約法院判處30年有期徒刑。法官指出,這些罪刑是經由R. Kelly之手精心策畫,並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定期被執行,「最終教會受害者愛是奴役與暴力」。

2022/05/23 | TNL 編輯

美國「美南浸信會」爆數百起性虐待醜聞,前主席性侵牧師妻子、高層忽視隱瞞並阻撓調查

福音教派牧師、SBC前主席亨特(Johnny Hunt)在2010年與喬治亞州的牧師,於海灘度假期間性侵另一位牧師的妻子。教會領導人在近20年一方面尋求保護自己的名譽,另一方面還持續阻撓指控性虐待事件的教友。

2021/09/28 | TNL 編輯

曾唱〈I Believe I Can Fly〉走紅,美國歌手R. Kelly遭控性剝削20多年終被判有罪

美國R&B歌手R. Kelly曾演唱膾炙人口的〈I Believe I Can Fly〉,但他20多年來不斷被指控性虐待、兒童性剝削,如今終於被聯邦法院判有罪。判決中,檢察官把R. Kelly描述為一位控制狂,在多項駭人聽聞的指控之下,R. Kelly的律師卻質疑受害女性:「妳是自願的」。

2020/12/09 | TNL 編輯

「問題不在色情,而在強暴」:《紐約時報》專欄揭露成人網站「Pornhub」醜陋面

美國記者紀思道撰文抨擊Pornhub,稱問題不在色情,而在強姦,而這篇文章也發揮影響力,多家國際信用卡業者表明將調查Pornhub的內容是否違法。

2020/07/21 | TNL 編輯

「我被打過數不清多少次」:人權觀察發布日本體育界「體罰報告」

體育界虐待兒童的問題是全球性的,缺乏一致、明確的制度對暴力和虐待加以防治。檢舉虐待的責任通常落在受害者身上,而舉報制度通常不透明也沒能適當回應受害者。

2020/03/31 | 讀者投書

韓國「N號房」事件連署群情激憤,是為了「拯救」還是「報復」?

大家連署真的是為了拯救被害人嗎?抑或是抱持著想讓加害人受到懲罰的報復心態?若大眾只是以「報復」作為目的,那悲劇仍會不斷發生。

2020/03/29 | 讀者投書

「N號房」事件後:除了將罪犯抓起來,該怎麼防治兒童性虐待?

一份文獻顯示,人們「願意」採取行動來防治兒童被虐待,然而,此意願並不保證人們目睹兒童被虐待時真的會立馬採取行動。美國的一份調查顯示,92%的成年人說如果他們目睹孩童們受到虐待,會立即採取行動,但實際上,真正採取行動的只有其中的34%。